缩略图

项目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王莉苹

库车市第六中学  842004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传统灌输型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素质教育要求。项目式教学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完成实际项目培养综合能力教学方式,逐渐受到教师的重视。化学学科具有实验性、探究性特点,与项目式教学理念高度契合。文章立足初中化学教学实际系统分析项目式教学实施现状探索创新方法,识别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希望能够推动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提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与创新精神。

一、项目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现状分析与实施策略深入探讨

目前在初中化学教学领域应用呈现出四个显著特点,实施范围逐步扩大,许多学校开始将其引入日常教学,尤其在实验探究单元中应用较为广泛。教学形式呈现多样化趋势,从简单实验项目到综合性研究课题,类型丰富多元。学生参与度明显提高,通过亲身体验化学现象,激发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教师角色转变明显,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与促进者。部分教师对项目式教学理解不够深入仅停留于表面形式,学校硬件设施不足制约项目开展,课时安排紧张导致项目执行匆忙,评价机制不完善难以全面反映学生表现,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欠缺影响项目质量。

针对上述现状可构建主题明确项目库,将教材知识点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项目任务,优化教学流程包括项目导入、问题设计、资料收集、方案制定以及成果展示五个环节,确保每个环节衔接紧密。注重小组合作,科学分组并明确分工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强化教师指导把握引导时机与力度,避免过度干预或放任自流。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重视学生自评与互评,全面反映学生表现。通过这些策略实施能够克服现实困境,促进项目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开展。

二、项目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方法创新与实践路径有效构建

情境引导式项目设计将抽象化学概念融入生活实际情境中,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过程中自然习得知识,探究递进式项目组织按照科学研究基本步骤,引导学生体验完整科学探究过程。技术支持式项目实施借助虚拟仿真实验、在线数据采集等现代技术手段,突破传统实验局限拓展项目实施空间与深度,成果多元化展示评价鼓励学生通过实物制作、实验报告、科普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项目成果,培养综合表达能力与创造力。实践路径构建需循序渐进,从入门级微项目到创新性研究课题,逐步提升难度与复杂度。基于核心素养构建项目链,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分解为具体能力点,围绕每个能力点设计相应项目任务。建立课内 + 课外双线实施模式,课内完成基础项目内容,课外拓展延伸研究,创设校本资源库积累优质项目案例与相关学习资料为教师提供教学支持。

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水的组成为例,可设计水分子结构探秘综合项目。此项目从学生日常生活用水问题出发,提出水为何能溶解多种物质等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水特性与分子结构关系。项目实施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资料收集与分析学生通过查询文献、网络资源了解水分子结构基本知识。第二阶段为实验探究设计电解水实验验证水化学组成,通过收集氢气与氧气体积比观察并推断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比例关系,进而构建水分子结构模型。第三阶段为应用拓展学生分组探究水特殊性质与分子结构关联,如表面张力、溶解性、热容量等并制作实验演示装置。第四阶段为成果汇报学生以科学报告形式呈现研究过程与结论,制作水分子三维模型,解释水特性与分子结构关系。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 , 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项目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问题识别与改进措施系统完善

教师专业能力不足对项目设计、组织与引导缺乏经验,工作量增加导致积极性不高,学生基础知识欠缺自主学习习惯未养成合作意识薄弱,部分学生参与度不够。教学进度与项目周期冲突难以平衡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关系,实验条件受限,场地不足耗材供应不及时,信息资源获取渠道狭窄。评价标准不明确,过程性评价难以量化,评价主体单一难以全面客观反映学生表现。针对这些问题可采取系统改进措施:强化教师专业发展开展培训,建立学习共同体组织经验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预习指导、阶段性反馈、典型案例引导,提升项目参与水平,优化课程结构设计合理安排项目周期,将知识点融入项目中教授。完善资源支持系统加强实验室建设开发校本资源包,构建网络学习平台建立多元评价机制明确标准,采用电子档案袋记录学生表现引入多元评价主体。

以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 1 燃料的燃烧为例可通过集体备课设计燃烧与环保主题项目。备课团队确定核心问题:如何实现燃料高效清洁利用?,围绕这一问题设计四个探究任务:燃烧条件探究、燃烧产物检测、清洁燃料比较以及节能减排方案设计。备课过程中教研组成员分工协作,物理教师提供热量转换原理支持,生物教师提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地理教师提供能源分布资料形成跨学科备课模式。项目实施采用四框架事实阶段,学生收集燃料种类与燃烧现象资料,总念阶段提出燃烧影响因素假设,学习问题阶段设计实验验证不同条件对燃烧影响,行动计划阶段制作家庭节能减排指南。教研组通过集体研讨确定各环节评价标准与教师指导要点,编制项目学习手册包含实验安全提示、资料收集指南、成果展示要求等。这种集体备课模式确保项目设计科学合理,实施过程衔接顺畅评价标准一致明确,有效提升项目式教学质量使燃烧知识学习与环保意识培养有机结合。

结论:文章通过现状分析、方法创新与问题识别三个维度,系统阐述项目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路径。项目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提升化学核心素养,但仍面临教师专业能力不足、资源配置不均等现实挑战。通过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强化教师专业培训、完善资源支持系统等改进措施,能够有效解决实施困境促进项目式教学质量提升。未来应加强跨学科项目设计、智能技术应用等方向探索,进一步拓展项目式教学应用空间。

参考文献

[1] 林心贤 . 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以酸碱中和反应为例[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5,(14):124-126.

[2] 王建秀 . 化学启航问驱前行——问题驱动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J]. 读写算 ,2025,(14):22-24.

[3] 贺玉蓉 .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C]// 广东教育学会 . 广东教育学会 2025 年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 兰州市第六十六中学 ;,2025:1218-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