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阶梯式心理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响分析

作者

朱燕妮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无锡市,214000

作者简介:朱燕妮(1993.01.21),女,汉族,江苏连云港,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妇科恶性肿瘤心理方面

摘要:目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对其施加阶梯式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方法:回顾2024年7月~12月期间入院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共计70例,根据心理护理方法进行分组,阶梯式护理组(n=35例),对患者施加阶梯式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n=35例),对患者施加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情绪指标、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的情绪指标未见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阶梯式护理组的两项情绪指标评分均更低(P<0.05)。阶梯式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阶梯式心理护理可以更显著地改善患者的情绪,而且能够让患者满意度更高。

关键词:心理护理;恶性肿瘤;妇科肿瘤

引言:妇科恶性肿瘤主要是指宫颈癌、卵巢癌等对妇女生命健康具有严重影响的恶性肿瘤。对于患者来说,妇科恶性肿瘤经常会为其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其出现负面情绪降低其的依从性同时也会间接地影响其的机体状态不利于后续的治疗,所以,需要为患者提供心理干预以改善情志问题。而阶梯式心理护理是一种针对患者不同心理阶段和需求逐步深入、循序渐进的心理干预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正确看待疾病减轻其的心理压力。为此,考虑采用阶梯式心理护理。在此背景下,本文回顾了2024年7月~12月期间入院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共计70例,对阶梯式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展开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2024年7月~12月期间入院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共计70例资料,根据心理护理方法进行分组。阶梯式护理组(n=35例),对患者施加阶梯式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年龄40~56岁,均值(50.62±1.02)岁;有11例子宫颈癌、有9例卵巢癌、有10例子宫内膜癌、有5例其他妇科恶性肿瘤。对照组(n=35例),对患者施加常规护理干预;患者年龄41~58岁,均值(50.87±1.26)岁;有13例子宫颈癌、有9例卵巢癌、有9例子宫内膜癌、有4例其他妇科恶性肿瘤。对比阶梯式护理组及其对照组的一般资料,结果显示P>0.05,说明两组数据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方法:常规的心理护理包括情感支持、口头科普、心理状态监测等。

阶梯式护理组方法:阶梯式心理护理干预:1)心理评估:护理人员可以采用问卷、访谈等方式在患者入院时进行初步的心理评估以了解患者的情绪状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情况等。此后,护理人员即可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方案;2)建立信任关系:护理人员需要积极通过倾听、同理心的表达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其能够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为后续的心理护理打下基础;3)认知重建:护理人员应当为患者提供准确的妇科恶性肿瘤科学知识对患者的疾病认知进行正确引导。在此过程中,针对患者的错误认知或消极观念护理人员需要及时通过解释、引导等方式促进其调整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情绪管理干预:护理人员可以鼓励患者通过倾诉、写日记等方式表达、宣泄自己的情绪,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教授患者采用深呼吸、冥想、正念练习等进行情绪调控。对于心理问题严重的患者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人员对其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软件处理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护理前后的数据,满意度采用χ2检验,以n(%)表示。情绪指标采用t检验,以()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情绪指标

护理前,两组的情绪指标未见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阶梯式护理组的两项情绪指标评分均更低(P<0.05),如表1。

2.2两组患者的满意度

结果显示,阶梯式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P<0.05),如表2。

3讨论

妇科恶性肿瘤主要源于细胞内基因突变所导致的细胞增殖失控。在病程期间,随着肿瘤细胞的增殖,癌细胞会突破基底膜打破其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屏障开始侵袭周围组织,此时肿瘤细胞就可能通过浸润血管和淋巴管进入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引发肿瘤的远处转移。在此过程中,肿瘤细胞可能通过表达免疫抑制分子、改变细胞表面抗原等方式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和清除进一步增殖和扩散最终累及其他器官引发一系列严重的临床症状[1]。目前,在治疗上,医院一般会使用活检或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来确定肿瘤的类型、分级和分期,然后医院再根据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和转移情况对妇科恶性肿瘤进行临床分期以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但在治疗期间,妇科恶性肿瘤经常会为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加之疾病症状让患者所产生的不适和痛苦会使其更容易出现负面情绪对治疗的效果产生影响,所以,妇科恶性肿瘤通常需要接受相关的心理护理。而阶梯式心理护理作为一种较为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案支持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施加相应的心理支持手段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自身的情绪状态,为后续的治疗提供良好条件。为此,考虑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施加阶梯式心理护理[2]。

在此背景下,本文围绕阶梯式心理护理干预展开对比分析。研究显示,阶梯式心理护理后患者的SDS、SAS评分更低,说明其的抑郁焦虑情绪得到了更加显著的改善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配合度具有重要意义,为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满意度上,阶梯式心理护理组的满意度更高,说明阶梯式心理护理能够为患者带来更佳的医疗体验,让患者更容易对护理干预产生认可。

综上所述,阶梯式心理护理干预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连聪聪, 张芳, 陈小岑等. 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放射性肠炎的影响[J]. 天津护理, 2024, 32 (06): 645-649.

[2]吴秀玲, 刘蓓, 王蓼戮. 阶梯式心理护理对乳腺癌免疫治疗患者的影响研究[J]. 心理月刊, 2024, 19 (22): 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