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中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途径
彭锦霞
五华县梅林中学,514445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初中音乐课对学生的素质培养作用越来越重要,音乐感知能力是学音乐的一个关键能力,但是在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初中音乐教学作为研究对象,讨论怎样用多听音乐、带着分析等方法培养这种能力,并且用实际课堂例子说明这些方法怎么操作,希望为提高教学效果、加强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给出一些帮助。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音乐感知能力;培养途径
一、引言
音乐感知力是开启音乐艺术大门的关键钥匙,这对初中生理解音乐里面的内涵、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来说都非常重要。但是现在初中音乐课里,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这个事情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比如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实践活动也不够多。如果能找到有效的培养路径,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美,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另外对初中音乐教学的促进发展也有帮助,可以完成用美育培养人的教育目标。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丰富音乐聆听体验,拓宽感知广度
音乐听是培养音乐感知的基础。初中生正好处于对世界特别好奇年纪,多听各种风格、各个地方和不同年代的音乐,这能开阔他们的音乐见识,还能提高对音乐元素的敏感度。老师可以挑些经典的和流行的、国内外的不同种类音乐,教他们从音高、节奏这些方面去感觉,比如旋律怎么变化、音色有什么不同。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选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音乐。比如说在上音乐欣赏课时候,可以先给学生们放中国的传统民间乐曲《彩云追月》。放音乐前老师要让同学们准备好听,让他们把眼睛闭起来,安静下来。等音乐响起来的时候,那些轻轻的旋律就像小溪水一样流出来,这时候老师要提醒学生注意里边的乐器声音,比如很清脆的木鱼声、拉得很长的二胡声,还有古筝那种圆圆的音色,这样学生就能感觉到这些乐器混在一起带来的那种安静的感觉。然后老师再放拉丁音乐《热情的探戈》,这个节奏特别强。听的时候老师要让同学注意里面那些不规则的切分节奏,还有小提琴和手风琴这些乐器表现出来的很热情的感觉。通过这两个完全不同类型的音乐,学生就能直接感觉到节奏、旋律还有音色这些地方的不同。像这样多听不同类型的音乐,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样的音乐文化,扩大他们对音乐的了解范围,让他们对音乐的感觉变得更灵敏。
(二)引导音乐要素分析,加深感知深度
分析音乐的要素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理解音乐作品里面的内涵,还能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些分析水平,老师可以带他们分析音乐作品中旋律怎么变化的、节奏的特征还有和声的使用这些因素,还有通过这些因素传递出来的情感。
以《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先让同学们完整听一遍这部作品,体会它整体的情感基调。然后分段讲解,比如爱情主题那里,曲调优美柔和,节奏比较慢,用到了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表现了梁山伯和祝英台之间纯真的感情。在'楼台相会'和'化蝶'这些段落里,旋律有变化,节奏有快慢,还有和声的衬托,表现出不同的情感气氛。通过这样分析下来,同学们就能更深入理解音乐要素在情感表达中的作用,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力和感受能力。
(三)开展多元音乐实践,强化感知能力
音乐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们通过自己参加来增强他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初中生这时候年纪小很活跃,特别喜欢展示自己,所以参加唱歌、弹琴、创作这些活动的话,就能把学的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自己在做的时候体会到音乐的美。
在“学吹竖笛”这门课里,组织学生开展竖笛的演奏比赛活动。学生为了在比赛里取得好的成绩,就会更认真去练习,在练习的时候,他们会对竖笛音色的变化,还有用气息控制音高和节奏的效果变得更敏感。另外还能搞音乐创编的实践活动,比如让学生根据老师给的题目或者节奏类型,创作出简单的旋律。当他们在创编时,必须得仔细考虑怎么使用音乐的各种元素,这样就能更好提升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力。
(四)融入文化背景教学,提升感知高度
音乐作为文化里很重要的载体,知道这些音乐的文化背景的话,学生就能从更高层次去感受音乐。初中生们对不同文化都挺感兴趣的,在教的时候加入文化背景的内容,可以让他们明白这些音乐作品里面包含的更深的意思,这样就能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在教《青花瓷》这首很有中国味道的歌时候,老师可以先讲讲古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从青花瓷的起源、发展开始讲起,还有它怎么做的工艺和艺术特色这些,让学生知道青花瓷在咱们传统文化里特别重要。然后看歌词部分,比如'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这句,其实这是说青花瓷的天青色需要下雨天才能烧制出来,这里面有美好期待的意思,这种表达方式就是我们中国人那种含蓄的说法。再说这个歌的调子,它用的是中国传统的五声音阶,就是五个音组成的调式,和西方音乐完全不一样。老师可以让学生比较比方说西方的音乐用的音阶有什么不同,这样他们就能感受到不同文化在音乐里的差别。通过这样详细讲文化背景,学生在听和唱《青花瓷》时候就能更懂里面包含的传统文化,提升对音乐的感知高度,让音乐感知不仅仅是听,而是从文化角度来理解,所以说这样子效果更好。
三、结语
培养初中生音乐感知能力是需要系统长期过程,可以通过丰富他们聆听音乐的经验、指导他们对乐曲要素进行分析、组织多样化音乐活动以及结合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等方式来相互联系和促进。在初中音乐课上老师需要充分意识这种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要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灵活使用这些方法,从而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热情和兴趣。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发展学生音乐感知力,使他们在音乐领域里逐渐进步,增强音乐素养水平,享受音乐的美好。
参考文献
[1]韩业凡.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初中生音乐感知力培养研究[D]. 曲阜师范大学, 2023.
[2]宋佳乐. 初中音乐视唱教学的调查研究与对策[D]. 重庆师范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