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政策下怎样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更出彩

作者

苏士芳

亳州市夏侯小学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强调过程和经验的综合性课程。因此,要想学好这门课,就必须做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通过认知、动手、考查、访问、表演、设计、创作等不同的学习形式去了解、发现、感知、体验、创造,并在这个过程中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造精神。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创新,教育教学,探究活动

引言:我写这篇论文的目的是为了在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时,能更加让学生贴近生活,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学习形式掌握科学知识。本篇论文的观点就是在教学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主体和学习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做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为了推动双减政策的落实落细,为了认真贯彻落实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文件精神。为了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升孩子的综合素养。现在,我作为一名最基层的教师,谈一谈我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主体和学习内容

1.培养学生的情感

比如说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走进家乡》时。首先让学生明白家乡,我们祖祖辈辈长期生活在自己的家乡,并且快乐的学习、生活、成长在那里,不论成年后生活在哪里,都不能忘记自己家乡的山山水水。同时要热爱自己的家乡,教师通过出示祖国版图的形式,让学生自己说家乡在什么地方,并能找出家乡的位置,说出行政区划、地貌特征和人口数量等基本情况,以此激发孩子对家乡的热爱。

2.发散学生的思维

同样以《走进家乡》为例,让学生通过访谈的形式,访谈老师或者家长,请他们说家乡的变化,学生作记录,从而感受家乡的变化日新月异。还可以利用调查表的形式记录家乡的过去,现在,让学生通过观察、说一说家乡变化的原因,以及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了什么影响,再畅想一下未来怎样。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

3.走进生活实际,深入调查

老师在教学《走进家乡》时,还可以调查家乡的特色产品,比如说我们亳州最出名的是药材。让学生在家长或老师的帮助下,实地考察亳州的白芍这一特产的生产过程。并把了解到的情况记录下来,可以记产品的名称、生产过程以及和白芍有关的历史故事。也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去说说自己所看到的白芍。比如说,白芍是秋天播种,第二年春天发芽,初夏时开出红色的花,花既可以欣赏,又可以入药,三到五年之后就可以采收,白芍的根可以入药。白芍作为药材,还有不同的等级,白芍的作用能养血柔肝,还可以保护心脑血管等等,这样更能为学生打开一扇“认识自然,观察社会,了解自然”的窗户。同时让学生明白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思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

1.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

比如,教师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探访家乡》时,先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可以介绍家乡的标志性建筑,例如我们亳州的花戏楼,让学生通过查资料说一下花戏楼的特点、故事,同时,让学生了解亳州这座城市的繁荣,历史悠久。告诉学生“亳人不薄,人皆厚道”的真正内涵,还可以通过调查了解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像亳州的五禽戏,它的创始人是神医华佗,这是一种中国传统健身的养生方法,有增强腰腹力量、四肢灵活的作用,由五种模仿动物的动作组成。这五种动物分别是虎、鹿、熊、猿、鸟。同时,也让学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人生幸福快乐,强身健体十分重要”的思想。

2.创作不同的学习形式

如学习《风土人情》这一环节,先让学生调查了解自己家乡的风俗习惯,谈一谈自己对这些习俗的看法,也可以用表格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填写。比如清明节,先让学生自己说,我们亳州家乡的习俗是扫墓、植树、祭祖、踏青。但是我的家乡正在争创双拥文明城市,所以祭祖也要低碳、环保、科学祭祖,不能放炮,不能放烟花,不能烧纸钱,如果家人外出打工,还可以网络祭祖,写几句寄语,包含浓浓的思念之情,在网上还实行为仙人上香、献花等等,以此表达对故人的缅怀之情。

就以《探访家乡》为例,在教学家乡揽胜这一环节时,让学生先实地考察家乡的自然景观或名胜古迹,为家乡的风景名胜建立档案。比如说亳州的陵西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可以选择让学生拍个图片,拍个小视频,或者画一幅画,写一写景点文字介绍,讲一讲家乡的故事传说等。把这些整理出来之后,在班级内进行交流,也可以为人文景观写一份解说词,写写陵西湖的位置、湖景长廊、健康文化长廊、景观平台等等,同时让学生周末时亲自到陵西湖去一次,让学生走出校门,真正感受一下综合实践活动的快乐。到学校之后,再扮演成小导游的形式,在班里演一演,然后同学们评一评优秀导游或者文明游客,让学生在感知体验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三、做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综合实践活动面对的是学生不同的成长环境和需求。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是建设者和开发者。就以《建设家乡》这一课为例,首先学生要知道谁是家乡的建设者,教师可以出示不同职业的图片给学生看,无论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伯伯,还是忙忙碌碌的车间工人;无论是不分昼夜辛苦工作的白衣战士,还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粉笔工匠;无论是不畏风吹雨打的警察,还是早出晚归的快递员。他们都是家乡的建设者,以此引导学生不仅要爱自己的家乡,同时更要热爱和敬佩家乡的建设者。这样就会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互相融合。

总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双减政策下,要想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上得有声有色,必须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调学生的真情实感,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以及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参考文献:

[1] 王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实思考[J]. 课程·教材·教法,2019(4):122-12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