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质量管理措施研究
杨磊
640122198810101815 宁夏银川市 750000
摘要:本文研究了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质量管理措施,探讨了设计阶段、材料与设备管理、施工质量控制等关键环节的质量保障手段。通过分析质量控制流程的优化、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及精益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策略,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适用于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质量管理对策,旨在提高工程质量、减少施工风险、确保项目的长期可持续性,并为相关领域的项目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与操作方案。
关键词: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质量管理
引言
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是城市建设中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其质量管理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与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由于改造项目涉及的建筑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如何有效实施质量管理成为提高工程质量和保障安全的关键。本文通过系统分析设计、施工等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提出了优化质量控制流程、建立健全的质量监督体系以及精益管理等提升质量的策略,旨在为改造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科学的管理思路和实践方法。
一、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
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质量管理依托于一系列理论基础,涵盖了质量控制、质量保证、风险管理及持续改进等方面。在理论体系中,质量管理的核心理念是通过系统化的管理措施确保工程各项质量标准的达成,强调全过程的质量管控,涵盖从设计、施工到验收的各个阶段。首先,质量控制理论强调通过对施工全过程的精确监控,识别并纠正质量偏差,以确保最终成果符合预期标准。这一理论以统计过程控制(SPC)为基础,应用质量检验、检测及反馈机制,针对每一施工环节、每一工序实施精准的质量检查。质量保证理论则进一步提出,在工程实施之前,应通过规范化的设计、标准化的施工程序和严格的验收制度,确保从源头上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结合质量管理体系(QMS),该理论强调通过构建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对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质量追踪和评估,以实现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的双重目标。风险管理理论则为质量管理提供了额外的保障,强调在项目初期对潜在质量风险的识别与评估,制定相应的预防与应对措施,确保工程进度不受质量问题的影响。最后,持续改进理论在质量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强调通过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调整)不断提升质量水平,推动质量管理从合规性管理向创新型管理转变,确保项目能够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持续满足质量要求[1]。
二、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
(一)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中,设计阶段是质量管理的起点,其质量控制对后续施工过程具有重要影响。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首先要求严格遵循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建设要求,并能够满足安全、功能、环境等多方面的需求。在此阶段,设计团队应运用先进的设计工具和技术,如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结构优化设计方法等,对项目的可行性、技术经济性和环境适应性进行全面分析,从而为后续施工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设计质量控制还应包括对设计方案的多次审查与论证,确保设计过程中不存在设计缺陷或不合理之处。在设计图纸的审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施工难度、材料适应性以及未来使用寿命等因素,避免因设计问题导致施工质量的隐患。此外,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还涉及到与相关部门、施工单位的沟通与协调,确保设计图纸能够与实际施工情况相衔接,并且考虑到老旧小区原有结构的特殊性进行适应性改造。因此,在设计阶段加强质量控制,不仅能够为项目提供高效、可行的设计方案,还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和质量风险,保证工程顺利进行[2]。
(二)材料与设备质量管理
材料与设备质量管理是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质量控制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项目的质量稳定性和长期使用性能。首先,材料采购阶段应严格按照国家及行业的相关标准进行,并确保所有使用材料都具备合格的检测报告和质量证明文件。在材料采购过程中,要注重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较高质量保障的供应商,确保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对于特殊材料,如结构加固材料、防水材料等,需进行额外的性能检测,确保其在实际使用中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并具备足够的安全性。在设备采购和管理方面,施工单位需对所有使用的施工机械设备进行严格筛选,确保设备的技术参数、性能和维护状况符合项目施工要求,避免因设备故障造成施工停滞或质量问题。设备的使用前应进行全面检修,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稳定运行。对于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技术装备,也应依据项目的特殊需求进行优化配置,选用高效、节能的设备,以提升施工效率并确保施工质量。材料和设备质量的控制贯穿了整个施工阶段,从采购到使用,再到废弃处理,每一环节都需严格管理,确保所有设备和材料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且在施工和后期使用过程中不影响工程质量[3]。
(三)施工阶段质量管理
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是确保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顺利完成的核心环节,其质量控制需要贯穿整个施工过程。首先,施工质量管理应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控制计划,明确各项工程的质量目标、技术标准以及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施工操作规程和施工工艺标准,确保每个工序的施工质量符合要求。为了确保质量管理的有效性,施工现场应配备专业的质量管理人员,实施全过程质量监控,并通过现场检查、检验和验收等手段,实时掌握施工进展和质量状况。对于关键工序和难度较大的施工部分,如结构加固、电气安装等,需进行重点监控,并及时进行技术指导和工艺调整。施工质量的控制还需要与安全管理相结合,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因操作不当或材料缺陷而导致的安全事故。此外,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还应建立健全的质量反馈机制,通过定期的质量检查、问题整改和质量报告,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施工过程中,还应定期进行质量评审和阶段性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并为后续验收提供依据。通过全面的质量管理,施工阶段能够有效控制质量风险,确保项目能够按时交付并达到预期的使用标准。
三、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一)优化质量控制流程
优化质量控制流程是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其目的是通过精确的管理流程、合理的流程分配和高效的操作机制,提高整体质量控制水平,确保各项施工任务能够在规定的质量标准下顺利完成。首先,在项目启动阶段,应制定科学的质量控制流程图,明确从设计、施工到验收等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点。每个阶段的质量控制流程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跟踪和控制。其次,为确保质量控制的全面性,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均应设置质量检查点,如材料进场检验、施工工艺监督、施工完工后的验收等,并根据每个环节的实际进展进行相应的质量评估与调整。此外,应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技术,如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和统计过程控制(SPC),对施工中的每一工序进行实时监控和反馈,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质量问题,减少人工干预带来的误差。在优化质量控制流程的过程中,还需加强跨部门的协同与沟通,确保设计、施工、监理及业主等各方在质量控制上的有效配合,形成一个高效的质量管控闭环[4]。
(二)建立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
建立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是确保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其核心任务是通过建立健全的质量监管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首先,质量监督体系应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设立专门的质量监督机构,负责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监督,并确保各项工程任务按照既定的质量标准进行。该体系应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个层面,内部监督由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及项目管理方负责,外部监督则由独立的第三方质检机构进行,确保监督机制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其次,在质量评价方面,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全面评估。定量评价侧重于通过对工程质量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如施工质量检测报告、进度报告等,进行客观评价;定性评价则通过现场检查、工序复核等手段,评估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标准。质量评价应贯穿项目的全过程,在每个关键节点进行检查与验收,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施工方案或管理措施,以确保项目始终处于可控的质量水平。此外,应建立质量反馈机制,确保质量问题能够及时反馈并得到有效处理。通过建立科学的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不仅可以有效提升项目质量,还能保障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既定目标和标准进行,确保最终的质量目标得以实现[5]。
(三)精益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
精益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是提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旨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减少浪费、提升效率,从而持续提高工程质量。精益管理强调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与持续改进的理念,要求从项目的各个环节入手,消除施工过程中的不必要浪费,如时间浪费、资源浪费及管理浪费等。在实施精益管理时,首先要通过分析项目全过程,识别出价值流中的浪费环节,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如优化施工工序、改进施工方法、提高设备和人员的工作效率等,以确保每一环节都能够为质量提升贡献最大价值。其次,质量持续改进的核心在于建立基于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调整)的管理机制,通过不断反馈和调整,提升项目质量管理水平。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团队应根据项目的实际进展情况,定期评估质量管理效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调整。质量持续改进还需要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如BIM、物联网(IoT)等,实时监控项目进展、资源使用及质量状况,通过数据分析与挖掘,为质量改进提供科学依据。同时,精益管理要求全员参与质量改进,不仅仅依靠项目管理层的努力,更需要施工团队、设计人员及监理人员的共同参与与协作,从而形成一个以质量为核心的管理文化。通过精益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不仅能够提升项目的整体质量,还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确保项目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6]。
结语
综上所述,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质量管理需要通过精确的设计控制、材料与设备的严格管理、施工过程中的严格质量监控等手段加以保障。优化质量控制流程、建立全面的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并结合精益管理与持续改进,能够有效提高项目的整体质量水平,降低风险,确保工程按期交付。未来,随着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质量管理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的应用将更加智能化、系统化,为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沈鹤松.强化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施工质量管理探讨[J].散装水泥,2024,(06):197-199.
[2]周蕾.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4,27(24):40-42.
[3]张贵群,张欣.高质量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实现路径——以重庆市双钢路小区为例[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5(05):60-67.
[4]李济承,武凤文,曹天雅,等.基于多源绿建软件叠加的老旧小区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研究[J].北京规划建设,2024,(03):86-92.
[5]苏琦.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施工质量风险控制研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4,(07):142-144.
[6]王家茂,何思阳.城市郊区老旧小区改造问题与对策研究[J].安徽建筑,2024,31(08):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