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水利水电工程水库大坝坝基固结灌浆施工技术研究

作者

董治霞

宁夏诚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宁夏 银川 750000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水利水电工程水库大坝坝基固结灌浆施工技术的原理、特点、技术要点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通过详细阐述固结灌浆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该技术在提升坝基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的作用,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效益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水库大坝;坝基固结灌浆施工

引言

水库大坝作为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水资源调节、防洪、发电等多重功能。而坝基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运行。因此,研究坝基固结灌浆施工技术,提高坝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对于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1.坝基固结灌浆施工技术原理

固结灌浆施工技术是一种通过向坝基岩体中注入高强度灌浆材料,形成坚固的固结体,从而提高坝基整体性和稳定性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灌浆材料的流动性和渗透性,填充坝基岩体中的裂隙和孔隙,通过固结作用形成连续的、高强度的岩体结构。固结灌浆施工的主要步骤包括勘探、预处理、灌浆、固结和验收五个阶段。在灌浆过程中,灌浆材料在压力作用下渗透到岩体的裂隙和孔隙中,随着材料的凝固和硬化,与岩体形成一个整体,从而提高坝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坝基固结灌浆施工技术特点

坝基固结灌浆施工技术作为水利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特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显得尤为突出,以下是对这些特点的深入分析:

2.1围、挤、压

“围、挤、压”不仅是灌浆施工的基本原则,更是确保灌浆质量的核心策略。具体而言,首先通过在外围布设一圈灌浆孔,形成一个封闭的包围圈,即“围”的过程,这一步旨在隔离灌浆区域,防止浆液外溢,确保灌浆的集中性和有效性。随后,在包围圈内按预定方案钻孔并进行灌浆,利用新灌入的浆液对周围土体产生挤压作用,即“挤”的过程,这一步骤有助于消除土体内的空隙,提高其密实度。最后,通过有序地逐孔加压灌浆,即“压”的过程,进一步巩固灌浆效果,确保每一区域的土体都能达到设计的固结强度,从而全面提升坝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2.2分序加密

分序加密原则体现了灌浆施工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实际操作中,将整个灌浆区域划分为多个序列,先从第Ⅰ次序孔开始,这些孔通常位于区域的外围或关键部位,通过初次灌浆建立起基本的固结框架。随后,逐步向内部或次要部位推进,钻灌第Ⅱ次序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密,以此类推,直至完成所有序列的灌浆工作。这种逐步加密的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灌浆压力和浆液扩散范围,还能避免因一次性灌浆量过大而导致的土体抬动或裂缝产生,从而确保灌浆效果的均匀性和可靠性。

2.3材料选择多样

灌浆材料的选择是坝基固结灌浆施工中的另一大特色,其多样性使得该技术能够灵活适应各种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泥作为最常用的灌浆材料,因其成本相对较低、施工工艺成熟、固化后强度高且耐久性好等优点,在多数工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然而,在某些特定环境下,如地下水丰富、土壤渗透性强或需快速固化的场合,粘土、沥青或特定的化学材料(如聚氨酯、环氧树脂等)则可能成为更优选择。这些材料能够针对特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如粘土灌浆可用于封堵地下水流,沥青灌浆则适用于需要高度防水和耐腐蚀性的场合,而化学材料则因其快速固化、可调节的粘度等特性,在处理细小裂缝或特殊地质条件时表现出色。因此,根据工程的具体需求和地质条件,合理选择灌浆材料,是实现坝基固结灌浆技术高效、经济、安全的关键。

3.坝基固结灌浆施工技术要点

为确保坝基固结灌浆施工技术的有效实施,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技术要点:

3.1施工前准备

施工前准备是确保整个大坝建设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它不仅涵盖了基础的勘探工作,还涉及了一系列细致的预处理措施。施工人员需利用先进的勘探技术和设备,对坝基区域进行深入而全面的地质勘探。这一过程包括钻探取样、声波测试、雷达探测等手段,旨在详尽地了解坝基下岩体的组成结构、裂隙的具体分布情况、岩石的坚固程度以及可能存在的地质隐患,如断层、软弱夹层等。通过这些勘探数据,工程团队能够建立起精确的地质模型,为后续的施工设计、材料选用及施工方案制定提供坚实可靠的数据支撑,有效预防因地质因素导致的施工风险和安全问题。同时,还需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搭建必要的临时设施,如施工平台、材料堆放区等,并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为正式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3.2灌浆材料选择

灌浆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灌浆工程的质量与效果,因此必须根据工程的具体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灌浆目的、地质条件、环境要求以及成本预算等,来科学合理地选定灌浆材料。常见的灌浆材料有水泥浆、水泥砂浆、化学灌浆材料等,每种材料都有其特定的适用场景和优缺点。例如,水泥浆因其良好的固化性能和相对低廉的成本,在多数大坝建设中被广泛采用;而水泥砂浆则适用于需要更高强度和耐久性的场合。

3.3 灌浆孔布设

在坝基表面的灌浆孔布设工作,是确保整个灌浆工程质量和效果的关键步骤之一。根据详尽的设计要求,施工人员需严格遵循预定的间距与深度规划,科学合理地布设灌浆孔。这些间距和深度的确定,不仅基于对坝体结构、地质条件以及灌浆材料特性的深入分析,还充分考虑了灌浆孔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坝基加固效果的影响。在实际操作中,常用的布孔形式多样,包括方格形、梅花形和六角形等,每种形式都有其特定的适用场景和优势,选择时需根据具体工况灵活决定。

钻孔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坚持“精确、规范”的原则,确保每一个孔位都精准定位,孔距严格符合设计要求,孔斜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钻孔完成后,还需进行细致的洗孔处理,利用高压水或空气将孔内残留的碎屑、泥土等杂质彻底清除,确保孔内清洁无污,为后续灌浆作业奠定坚实基础。

3.4 灌浆施工

灌浆施工是坝基加固的核心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灌浆过程中,需采用了先进的灌浆泵设备,将精心配制的浆液均匀、稳定地注入孔内。为确保灌浆效果,施工人员严格控制了灌浆压力、浆体稠度和灌浆顺序等关键参数。在灌浆过程中,施工人员密切关注流速的变化,通过调整灌浆泵的输出量,确保流速适中,既避免因流速过快导致的堵塞问题,也防止因流速过慢而造成的漏灌现象。同时,施工人员还根据灌浆过程中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灌浆压力和浆体稠度,以确保灌浆作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灌浆完成后,施工人员并未立即结束工作,而是进行了充分的养护工作。通过覆盖保湿、定期洒水等措施,为灌浆体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养护环境,确保其强度能够逐步发挥到最大值。此外,施工人员还对灌浆效果进行了严格的检测和评估,确保整个灌浆工程的质量和效果均符合设计要求。

4.结论

综上所述,坝基固结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水库大坝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选择灌浆材料、优化施工方法、严格控制施工参数和注重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可以充分发挥灌浆工程的作用,提高坝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施工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以提高工程效率和质量,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效益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徐更晓,孙洪涛.隘口水库大坝工程施工技术综述[J].低碳世界,2024,14(11):52-54.

[2]罗康权.坝基固结灌浆施工技术研究[J].广东建材,2024,40(04):119-121.

[3]王奋发.水利工程建设中灌浆施工技术应用探究[N].中华建筑报,2024-08-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