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策略

作者

杨雪芳

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礼义镇椅掌寄宿制小学

引言

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至关重要。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正处于认知世界和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想象能力不仅能助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还能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注入创新活力。当前,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广泛关注。

、想象能力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小学低段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当学生展开想象时,脑海中会浮现出丰富多样的画面和场景,这为他们提供了大量鲜活的素材。通过不断锻炼想象能力,学生能逐渐丰富词汇量,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表达更加准确、生动、富有感染力,为今后的写作和口语交际打下坚实基础[1]。

(二)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小学低段是创造性思维萌芽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想象能力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核心要素。在语文教学中,丰富的想象能让学生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理解文本。想象能力还能让学生在面对新的学习任务和问题时,提出独特的见解和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具竞争力。

二、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小学低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生动具体的情境能让他们更直观地感受和理解知识,为想象力的驰骋搭建平台。

例如,在教学《荷叶圆圆》时,教师可在教室布置一片“荷叶天地”,用绿色卡纸制作大大小小的荷叶贴在墙上,再准备一些小水珠、小青蛙、小蜻蜓等头饰。上课伊始,教师播放轻柔的池塘音乐,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美丽的池塘边。随后,让学生戴上头饰,分别扮演小水珠、小青蛙、小蜻蜓等角色。扮演小水珠的学生可能会说:“我躺在荷叶上,就像躺在舒服的摇篮里,摇啊摇,可惬意啦!”扮演小青蛙的学生则兴奋地喊道:“荷叶是我的歌台,我要在上面尽情地唱歌!”扮演小蜻蜓的学生也会展开想象:“荷叶是我的停机坪,我飞累了就在上面休息。”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们仿佛真的走进了课文描绘的世界,在角色体验中充分发挥想象,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让想象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二)阅读指导,拓展想象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空白处、情节发展处、人物形象等进行合理想象,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同时拓展想象思维,提升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2]。

例如,在学习《雪孩子》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雪孩子的善良和勇敢。读完课文后,教师提出问题:“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变成了水,后来又怎么样了呢?”学生们纷纷展开想象,有的说:“太阳一晒,水变成了水蒸气,飘到了天空中,又变成了云朵,雪孩子就在云朵里看着小白兔呢。”有的说:“水蒸气聚集在一起,又变成了雪,雪孩子又回来和小白兔一起玩耍啦。”教师接着让学生把自己想象的内容画下来,并和同学们分享。此外,教师还可以推荐一些类似的童话故事,如《小鹿斑比》《绿野仙踪》等,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继续拓展想象,感受不同故事中的奇妙世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阅读兴趣。

(三)写作训练,实践想象

通过写作训练,能为学生搭建将想象转化为文字的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想象能力,学会用文字描绘脑海中的奇妙画面,同时提升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实现想

象与语文技能的共同发展。

例如,在教完《假如》这篇课文后,教师布置写作任务“假如我有一双翅膀”。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展开想象,有的写道:“假如我有一双翅膀,我要飞到宇宙中,看看神秘的星星和月亮,和外星人交朋友,告诉他们地球的美丽。”有的描述:“假如我有一双翅膀,我会飞到沙漠,撒下无数树种,让它们快快长大,把沙漠变成绿色的海洋,让小动物们都有新家。”还有学生想象:“假如我有一双翅膀,我要带着爸爸妈妈去环游世界,先去巴黎看埃菲尔铁塔,再去埃及看金字塔。”教师引导学生先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再写下来,对于写得好的地方及时表扬,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通过这样的写作训练,学生们不仅将想象具象化,还提高了写作兴趣和能力,让想象在实践中得到充分锻炼。

(四)游戏互动,体验想象

游戏互动为学生提供了自由想象的空间,使他们在玩乐中突破常规思维,创造出新奇的情境和玩法,有效提升想象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3]。

例如,在教师组织“故事接龙”游戏中,先给出一个故事开头,如“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兔子蹦蹦跳跳地来到森林里”,然后让学生依次接着讲下去。第一个学生可能会说:“它看到了一朵巨大的蘑菇,就像一把彩色的大伞。”第二个学生接着:“小兔子好奇地走近蘑菇,突然从蘑菇后面跳出一只小松鼠。”第三个学生继续:“小松鼠邀请小兔子一起玩捉迷藏,它们在森林里跑来跑去。”学生们在游戏中充分发挥想象,让故事越来越精彩。还有“词语联想”游戏,教师说出一个词语,如“月亮”,让学生依次说出与月亮相关的事物,有的说“星星”,有的说“嫦娥”,有的说“月饼”,在游戏中不断拓展,学生想象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五)评价激励,巩固想象

教师及时、恰当的评价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想象的价值和优点,激发他们继续想象的热情,同时通过评价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挥想象,提升想象的质量和水平。

例如,在一次以“未来的学校”为主题的想象绘画活动中,学生们画出了各种奇妙的学校。有的画了会飞的教室,有的画了可以自动批改作业的机器人老师。教师在评价时,不仅关注画面的美观,更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肯定。对一个画了“能根据学生心情变换颜色的墙壁”的学生,教师说:“你的想法太独特了,能想到根据心情变颜色,这样的墙壁一定会让同学们每天都有好心情,继续发挥你的想象力,说不定未来真的能实现呢!”教师还在班级里设置“想象之星”展示区,将优秀作品展示出来,让学生们互相学习、欣赏。运用评价激励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热爱想象,大胆创新,促进其想象能力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阅读指导、写作训练、游戏互动和评价激励等多种策略的综合运用,能够为学生打开想象的大门,让他们在语文的海洋中自由遨游。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持续优化教学方法,为学生想象能力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想象的滋养下茁壮成长,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曹瑞.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策略[J].启迪与智慧 (上),2025,(02):2-4.

[2]王洁敏.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创造力激发的策略[N].科学导报,2025-02-20(B03).

[3]贺雪琴.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J].小学生(上旬刊),2025,(02):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