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一体培养模式下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设计
苑成龙 宋裕
青岛工学院 山东省青岛市
摘要:三维一体培养模式应用于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可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实践能力。通过整合理论、实践与职业素养培养,构建科学教学体系。阐述教学设计思路、方法与实施策略,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在仓储与配送领域的综合能力,为行业输送优质人才。
关键词:三维一体培养模式;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设计
引言: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仓储与配送管理人才需求日益增长。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三维一体培养模式应运而生。它强调理论、实践与职业素养的融合,为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带来新方向,对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三维一体培养模式概述
三维一体培养模式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理念,旨在从三个维度全面培养学生在仓储与配送管理方面的能力。这三个维度包括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素质养成。在知识传授维度,涵盖仓储与配送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如仓储设施布局、库存管理原理、配送路线规划等。这些知识是构建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基石,通过系统的教学,使学生深入理解仓储与配送管理的内涵与运作机制。在技能训练维度,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例如,让学生熟练掌握仓储管理系统(WMS)的操作,进行货物的入库、存储、盘点和出库等操作流程的模拟训练,以及配送调度软件的使用,进行配送任务分配和路线优化等实际操作。在素质养成维度,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等。
2.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设计
2.1教学目标设定
教学目标设定是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教学目标需明确、具体且具有可衡量性。仓储与配送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位置。同时,对库存管理中的库存控制方法、安全库存计算等也要有透彻的了解。在技能目标上,要求学生具备熟练操作仓储设备的能力,像叉车的安全操作、货架的组装与调整等。还应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仓储与配送管理,如使用物流信息系统进行订单处理、货物跟踪等操作。对于配送环节,学生要学会优化配送路线,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和交通状况制定合理的配送计划。
2.2教学内容规划
教学内容规划需全面且有条理。首先,仓储管理基础知识应占据一定的教学比重。包括仓储的功能、仓储企业的组织架构等内容。要详细讲解不同类型仓储设施,如平房仓、立体仓库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让学生对仓储设施有直观的认识。对于仓储作业流程,要从货物的接运、验收、入库、储存保管到出库等各个环节进行细致剖析,让学生清楚每个环节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其次,库存管理是教学内容的关键部分。涵盖库存的分类、库存成本的构成等知识。重点教授库存控制方法,如经济订货批量模型(EOQ)、ABC分类法等,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这些方法进行有效的库存管理。最后,还应加入仓储与配送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内容,如自动化仓储系统、物联网技术在仓储与配送中的应用等,让学生了解现代技术如何提升仓储与配送的效率和准确性。
2.3教学方法选择
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适用于向学生传授仓储与配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教师通过系统的讲解,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例如,在讲解仓储设施布局原理时,教师可以通过PPT演示、板书等方式,详细阐述不同布局方式的优缺点。案例教学法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入实际的仓储与配送管理案例,如某大型电商企业的仓储管理模式或者某快递公司的配送网络优化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这种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法不可或缺,它能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仓储与配送管理的技能。
3.教学设计实施与保障
3.1教学过程组织
教学过程组织是教学设计实施的关键。在课程开始阶段,要通过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展示一些仓储与配送管理中的有趣现象或者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好奇心。接着,按照教学内容的规划逐步展开教学。对于理论知识部分,要注重讲解的逻辑性和条理性,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如使用动画演示仓储作业流程、库存控制模型等,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直观易懂。在实践教学环节,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如果是实地参观,要与仓储企业沟通协调好参观的时间、内容和流程等。在学校实训中心进行操作时,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教师要进行详细的操作示范,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练习,教师在旁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在小组项目环节,要明确项目的目标、要求和评价标准,定期检查小组项目的进展情况,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2教学资源建设
教学资源建设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教材是教学资源的核心部分,要选择适合的仓储与配送管理教材,教材内容应涵盖全面的理论知识、丰富的案例和实用的操作指南。同时,要根据实际教学需求,编写补充教材或者教学讲义,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详细解析,补充一些最新的行业动态和研究成果。实训设备是教学资源建设的关键内容。学校应配备齐全的仓储与配送管理实训设备,如自动化立体仓库模型、叉车模拟器、仓储管理软件等。这些设备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性能的先进性。网络资源也是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搜集仓储与配送管理的相关教学视频、在线课程、行业资讯等资源,建立教学资源库。例如,可以将一些优秀的仓储与配送管理案例视频上传到教学资源库,供学生随时观看学习。
3.3教学质量评估
教学质量评估是检验教学设计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评估应从多个方面进行。首先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这包括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如通过期末考试、平时测验等方式,考察学生对仓储与配送管理核心概念、原理等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要注重对学生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估,例如通过实践操作考核,观察学生对仓储设备的操作熟练程度、对配送路线规划的合理性等。对于学生的项目成果,如小组设计的仓储配送中心运营方案,要从方案的可行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其次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估。要评估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有效地传授了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反馈、教学督导的听课评价等方式进行。此外,还要对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评估。检查教材是否满足教学需求,实训设备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是否被有效整合到教学过程中等。通过全面的教学质量评估,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以不断提高仓储与配送管理的教学质量。
结束语:三维一体培养模式下的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设计,是适应行业发展的有益探索。通过科学设计与有效实施,能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出具备综合能力的专业人才。未来需持续优化完善,为物流行业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谢曼,康万杰.基于OBE理念的“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设计[J].科教文汇,2024,(07):81-86.
[2]傅俊.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设计改革研究——以《仓储与配送管理》为例[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3,(14):77-78.
[3]封志敏.CDIO教学模式在中职《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