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从严从实加强年轻干部廉政教育监督管理的路径研究

作者

庄硕

中共枣庄市委讲师团 山东枣庄 277100

一、强化团队廉洁监督意识,坚持教育主导

第一,发挥专家理论优势,为廉政教育监督管理提一质。

专家理论是廉政教育监督管理的深厚基石和智慧源泉。针对年轻干部群体,应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深厚理论功底的廉政教育专家,教育活动兼具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的双重属性,德高望重的教育者本身即是对年轻干部的一种重要教育示范和影响力。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深入剖析当前廉政建设的形式与任务,解读党纪国法的精神实质,为年轻干部提供权威、系统的理论指导。这些专家不仅能够传授专业知识,更能以其独特的见解和深刻的洞察力,引导年轻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抵御腐败侵蚀的能力。

与此同时,对组织内部的廉政教育监督管理负责人进行系统性、专业性的理论和技能培训。这一举措不仅基于“教育者先受教育”的教育学原理,更是因为廉政教育监督管理活动的成效高度依赖于教育者的素质和能力,而我们的教育对象——具有相对稳定认知结构的成年干部,其廉政监督意识的培养与引导尤为复杂和艰巨。在加强理论学习方面,我们要认识到,深厚的理论功底是廉政教育监督管理者开展工作的坚实基础。只有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廉政理论,教育者才能在讲授过程中深入浅出,使干部深刻理解廉政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年轻有为的干部来说,引导他们认识到廉政对个人职业发展和集体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是防止腐败思想萌芽的关键。第二,依托党组织优势,为廉政教育监督管理增量。

为了确保廉政教育工作的持续有效性和针对性,各级党组织应当定期组织内部交流活动,并主动对工作成效进行系统性总结。对于年轻干部而言,廉政教育监督管理的成效与其开展的频率密切相关,但若此类活动缺乏创新与改进,长此以往,则可能沦为形式化的例行公事,难以激发年轻干部更高的期待,进而削弱廉政教育监督管理的实际效果。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年轻干部的廉政教育监督管理是一项长期且持续的任务,需根据工作实际进行阶段性评估与调整,以期不断优化并提升教育成效。高效的廉政教育监督管理团队通过内部交流,能够有效推动年轻干部廉政教育工作的优化进程,使其更加紧密地融入党组织生活的各个环节,从而及时有效地纠正组织内部的不良风气与思想倾向。然而,当前各级党组织在实施廉政教育监督管理时,多倾向于采用便于组织的专题式学习模式,但相应的教育总结工作往往滞后,多以季度或年度为单位进行数据性汇报。这种总结方式虽具有全局性,但在具体改进措施上易产生疏漏。

鉴于此,党组织内部关于廉政教育监督管理工作的交流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是确保及时性。廉政教育监督管理团队应在每次教育活动结束后,立即组织总结会议,通过设计相关小问卷等方式收集年轻干部的反馈意见,深入分析其反应,评估监督管理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并明确后续改进方向,以满足年轻干部的实际需求。二是坚持规范性。廉政教育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应遵循统一的基本标准,在原则性问题上保持高度一致。团队成员应各司其职,勇于承担责任,在反思总结时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进行,全面、客观地讨论年轻干部廉政教育监督管理工作的优缺点,避免回避问题或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发生。通过良好的内部交流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未来年轻干部廉政教育监督管理工作的方向,确保其持续、有效地开展。

二、构建多元化教育平台,加强廉政教育监督管理的载体建设第一,充分发挥线下廉政教育监督管理载体的深刻性。

线下廉政教育监督管理载体以其独特的沉浸式体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年轻干部提供了直观、深刻的廉政教育监督环境。首先,我们可以利用党校、干部学院等实体教育机构,作为廉政教育监督管理宣讲的主阵地。通过组织专题培训班、现场教学点考察等方式,让年轻干部身临其境地感受廉政文化的熏陶。例如,可以安排他们参观廉政教育基地,通过历史案例的回顾与剖析,增强他们对腐败危害的直观认识。其次,可以采用纸质载体来宣讲廉政教育监督管理的知识与理念。纸质资料载体,广泛被称为纸质媒体,作为一种传统的信息传播工具,依赖纸质材料来记录并扩散信息。当前,鉴于廉洁教育及监督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相关主题的纸质出版物数量正随着公众关注度的提升而不断增多。比如,编纂并分发廉政教育手册、案例分析集等书籍资料,供年轻干部在业余时间自学与研讨。这些书籍不仅应涵盖廉政理论、法律法规等基础知识,还应包含国内外成功的廉政建设案例和反面教材,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现廉政教育的深刻内涵,促使年轻干部在思考中深化认识,在比较中明确方向。

第二,以“互联网+”思维完善线上教育载体的便捷性

运用“互联网+”的策略,拓宽廉政教育监督管理的实施渠道。从一方面来看,互联网思维为各项工作提供了可追溯的轨迹,并强化了参与者的责任意识。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它深刻影响着个体的工作行为。互联网以其庞大的信息网络和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为廉政教育监督管理的内容检索、存储和审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为工作者提供了严谨、负责的工作环境。特别是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接受教育的干部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随时验证廉政教育内容的真实性,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廉政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心理压力,从而促使他们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从另一方面来看,网络文化所营造的“虚拟”廉政教育环境,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不良社会思潮的渗透,避免产生负面影响。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文化形态,为廉政教育监督管理构建了一个全新的“虚拟”环境,使传统的廉政教育方式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挑战,同时也考验着廉政教育工作者在新时代背景下应对干部廉政教育工作的能力。

结语

年轻干部廉政教育监督管理的有效实施,是新时代背景下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迫切需求。及时纠正并预防年轻干部可能出现的贪腐倾向和行为,是确保反腐败斗争取得胜利、推动社会风清气正的关键路径。鉴于年轻干部在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中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新时代对年轻干部的廉政教育监督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采取更加科学、系统、高效的方法,确保年轻干部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参考文献

[1]纪燕,王凤祥,张克新.高校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24):271-273.

[2]楚晰.高校廉政教育融入学校管理的策略分析[J].中国军转民,2024,(13):164-166.

项目信息:本文系 2024 年清廉枣庄廉洁文化建设专项课题“从严从实加强年轻干部廉政教育监督管理的路径研究”(编号:LJWHLX2024013)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