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复杂地质条件下桩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作者

芦志国

甘肃省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兰州 730070

引言

桩基础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应用广泛,尤其是在高层建筑、桥梁、大型厂房和港口工程等领域,桩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体结构的安全性。然而,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条件复杂多样,既有软弱可压缩土层,也有富水砂层和坚硬岩层,在这些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桩基施工往往面临诸多挑战。传统施工工艺难以满足不同地质条件的适应性,容易造成孔壁坍塌、沉渣过厚、桩身质量不均、承载力不足等问题,进而影响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与此同时,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因素也不可忽视,如地下水的涌入、地层扰动带来的地表沉降及环境污染风险。为了保障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必须在全面掌握地质情况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施工技术,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与监测。因此,研究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桩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对于推动基础工程建设的安全性与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复杂地质条件对桩基施工的影响及风险分析

复杂地质条件对桩基施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承载力、成孔稳定性及施工环境三个方面。在软土层施工时,由于土体结构疏松,孔壁极易坍塌,需借助泥浆护壁或钢护筒维持稳定;在膨胀土条件下,土体遇水易膨胀、干燥时收缩,极易引起桩身受力不均,导致桩基承载力衰减;在流砂层或富水砂层中,地下水压力大,孔壁稳定性差,若处理不当可能出现流砂涌动、塌孔和缩径;而在强风化岩层中,成孔难度大,钻进效率低,且容易发生钻具磨损与卡钻问题。此外,地下水丰富的地质条件还可能在混凝土灌注阶段造成离析和断桩风险。总体而言,复杂地质条件增加了桩基施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如果施工技术与措施不当,极易导致桩基失效甚至引发结构安全事故。

二、复杂地质条件下桩基施工技术选择与应用

在桩基施工中,地质条件的差异直接决定了施工技术的选择与工艺优化。对于软土层,常采用钻孔灌注桩,并辅以泥浆护壁技术,通过严格控制泥浆比重和黏度来维持孔壁稳定,避免坍塌;在膨胀土地区,则可采取扩大桩底、加密配筋和设置防水层等措施,以提高桩基的抗拔和抗压性能。遇到流砂层时,旋挖成孔结合钢护筒护壁的方式较为常见,同时需在短时间内完成钢筋笼下放与混凝土连续灌注,以防止孔壁失稳和流砂涌入。对于强风化岩层,则更适合采用冲击钻或潜孔锤钻进,既能提高钻进效率,又可通过循环清孔减少沉渣,确保桩端持力层质量。若遇到地层复杂、土层软硬不均的情况,可先采用换填、CFG 桩或高压旋喷桩等方法进行地基加固,再开展桩基施工,以保证稳定性和承载力。此外,在深基坑或富水地层施工中,地下连续墙常被应用,不仅能起到有效的支护作用,还具备防渗功能。总体而言,桩基施工技术的选择应结合地质条件、施工环境、工期要求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权衡,才能实现安全、经济与高效的统一。

三、桩基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质量控制环节

质量控制是复杂地质条件下桩基施工的核心环节,其成败直接关系到基础工程的安全与耐久性。首先,成孔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施工过程中应通过专用设备实时监测孔深、孔径与垂直度,确保成孔尺寸与设计一致,同时严格控制孔底沉渣厚度,以避免桩端承载力下降。在采用泥浆护壁工艺时,还需对泥浆的比重、黏度和含砂率进行动态检测,保证孔壁的稳定性和防渗效果。其次,钢筋笼的安装精度不容忽视。应确保钢筋笼位置正确,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避免因偏位或保护层不足而导致桩身承载力下降或耐久性减弱。再次,混凝土灌注必须连续进行,以防止产生冷缝和离析现象。通过导管灌注工艺可确保混凝土能够均匀充盈整个桩孔,施工后还应利用声测管开展桩身完整性检测,确认质量可靠。最后,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突发情况,如孔壁坍塌、流砂涌入等,应提前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配备相应的抽砂、补浆和加固设备,做到快速处置,避免质量事故扩大。通过全过程的严控与预防,方能保障桩基施工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四、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的迅速发展,桩基施工的质量控制手段正在不断升级与完善。通过在施工设备上安装多种传感器,可实时采集钻进速度、扭矩、泥浆比重与黏度等关键参数,并借助大数据平台进行存储与分析,实现对施工全过程的动态监控与质量追踪。这种方式不仅提升了数据的精确性,还使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措施。与此同时,无人机航测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现场地质勘察和施工质量复核中应用日益广泛,能够快速获取高精度的地形与施工数据,大幅提高现场检测与管理效率。BIM 技术在桩基施工中的引入,则实现了从前期地质勘探、设计建模到施工过程控制及后期运维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提供了直观的可视化支持。更进一步,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深度融合,使施工管理逐步迈向智能化。通过建立预测性分析模型和风险预警机制,可以在潜在质量与安全隐患发生前进行干预,显著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水平。总体而言,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桩基施工的效率和精度,也推动了施工管理模式向现代化和智能化方向转型。

五、结论

综上所述,复杂地质条件对桩基施工提出了严峻挑战,但通过合理的施工技术选择与科学的质量控制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施工风险,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未来,随着智能建造和绿色施工理念的普及,桩基施工将更多依赖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实现施工过程的精细化与可持续化管理,从而推动工程建设质量与效率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姚果.西安市复杂地质条件下长螺旋钻孔灌筑桩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研究[C]//《施工技术》杂志社.2024 年全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册).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4:480-482.

[2]梁昌德.复杂地质条件下桥梁桩基施工的质量控制研究[J].产品可靠性报告,2024,(07):114-115.

[3]柳青.复杂地质条件下桥梁桩基施工的质量控制探究[J].全面腐蚀控制,2024,38(04):39-41.

[4]朱伟何,李亮,陈凯,等.复杂地质条件下桩基施工技术质量要点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3,50(10):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