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作业系统性构建与实践
梁敏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江南小学 湖南常德 415000
当前小学英语教育中,传统作业设计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导致作业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此外,作业设计体系不够健全,不同知识点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与联系,造成作业设计碎片化,需要更有趣、更具挑战性的作业来提升学习兴趣和水平。《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是学习语言最重要的内容。这一理念强调了主题意义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为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单元整体教学
单元整体教学强调以单元为单位,整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实现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在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中,这意味着教师需要围绕单元主题,将词汇、语法、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性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作业体系。然后为了实现知识的连贯性,教师还应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和递进,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一系列作业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此外除了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外,小学英语作业设计还应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爱好,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作业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英语,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研究以2024湘少版三年级上Unit 5“Is this your pen?”一课为例:本课围绕“确认物品归属”展开,内容贴近学生日常生活,通过生动的图片、简单的对话和有趣的活动呈现知识点,易于学生理解。教学重点在于:学生需要掌握核心词汇、熟练运用句型;难点在于正确区分和使用“this”和“that”来指代不同距离的物品,并能够在实际交流中,根据物品的属性和位置,准确运用句型进行回答。
传统作业设计主要集中在单词抄写、句型练习、语法训练方面,教师作业设计方式较为机械,缺乏实际应用场景,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作业设计,则将语言学习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通过确定主题、明确目标、分课时设计及多元评价,改进传统作业设计的机械性,激发学生兴趣。
三、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一)结合实际生活情境,确定主题、明确目
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作业设计,应将语言学习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确定主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围绕这个主题明确学习目标。这种设计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能够使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同时增强他们运用语言进行实际交流的能力。
在三年级上 Unit 5“Is this your pen?”一课中,教师以“School Life(学校生活)”为主题,与学生日常学习环境紧密相关,能迅速引起学生共鸣。围绕该主题,设计如“寻找失物”“介绍校园设施”等任务,或在作业中加入游戏、竞赛、角色扮演等趣味环节,不仅能够增加作业的吸引力,而且能够促进学生掌握与学校生活相关的词汇、句型和表达方式;提高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特别是口语交流和写作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珍惜校园生活的情感,以及积极合作、勇于探索的学习态度。
(二)分课时与作业分层设计
1.分课时设计的方式
教师将学习内容分解成多个课时,每个课时都设定明确的学习任务和目标,有助于学生逐步深入掌握知识,避免一次性学习压力过大。且分课时设计使学习过程更具条理性和阶段性,学生能够在完成每个课时任务后获得成就感,并促使学生主动规划学习进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Is this your pen?”一课中,教师以“School Life(学校生活)”为主题,将教学分为三个课时:第一课时“认识用具询问归属”主要帮助学生认识和熟悉学校生活中常用的文具和物品,并将学习如何用英语询问物品的归属,这是本单元的核心句型之一;第二课时“巩固问答,物品管理”以及第三课时“CLIL 项目,字母发音”都旨在进一步巩固学生之前学到的知识,并通过内容与语言整合学习(CLIL项目)和字母发音的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作业分层
教师将作业分为必做基础性作业和选做迁移性作业,既有助于学生逐步深入学习,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又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促进其全面发展。
以第三课时:“CLIL 项目·字母发音”的作业为例,必做基础性作业的发音侦探(在书附录 P66-68的单词表中寻找字母 Q/R/S/T 开头的单词,并尝试跟读单词和《基础训练》(P24 核心素养综合练)与课时目标紧密相关,题型简单,步骤清晰,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能掌握基本概念和技能,逐步建立学习自信心,并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选做迁移性作业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中,(文具时空探险队(School Things Time Travel)要求 3-4 人小组课后合作,分别扮演考古员、观察员、解说员、美术总编等角色,制作《School Things Change 文具变形记》作品,并以纸质绘本或海报或电子相册或 PPT 选一提交)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任务,不仅有助于实现个性化学习,而且其语言支架(基础版:"This is (old/new).";进阶版:"People used in the old days. Now we use ______."能够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与应用,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多元直观的作业评价
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注重多元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通过多元评价,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Is this your pen?”一课中,教师以“School Life(学校生活)”为主题,将教学分为三个课时,教学评价主要围绕第三课时“CLIL 项目,字母发音”中的选做迁移性作业展开,作业设计初衷在于突破传统单一评价模式的局限,通过让学生将课堂所学字母发音知识迁移至实际情境或创新任务中,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方法及结果的立体化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不再局限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与复现,而是深入到知识应用的层面,从而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
其“文具时空探险队”作业评价表将评价维度细化为内容完成度、语言应用、合作表现、创意表现四个方面。这种细化有助于教师更精准地把握学生在迁移性作业中的表现,从而给出更具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其中,内容完成度主要评价学生是否按照作业要求完成了任务,以及完成的质量如何,这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迁移应用能力;语言应用主要评价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是否正确、流畅地使用了所学字母发音知识,以及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丰富性,这体现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迁移应用能力;合作表现主要评价学生的合作态度、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创意表现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在作业中展现独特的创意和想法,这体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迁移应用能力。将学生的表现分为一星需改进、二星良好、三星优秀三个等级。这种直观的评价方式便于学生快速了解自己的表现水平,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清晰的评价依据。
四、结束语
较于传统作业设计的机械性,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作业系统性构建与实践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通过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和内容,如项目式作业、探究式作业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成为了主动的学习者和探索者。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未来,教师应继续优化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作业系统性构建与实践,并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作业设计中的不足之处,提高作业的质量和效果。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还应积极探究新技术在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中的应用和前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以推动作业设计的创新和升级。
参考文献
[1] 游彩霞. UbD 理论指导下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实践研究[J]. 英语教师,2025,25(1):41-43,84.
[2] 卜路珍. 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下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J]. 江西教育,2025(7):78-80.
[3] 王鑫. 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理念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策略研究——以 T 市 S 小学为例[D]. 天水师范学院,2024.
[4] 张宇玲. 单元整体视角下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J]. 小学教学研究,2024(15):53-55.
【注: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基础教育一般课题“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课题编号:XJKX23B624)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