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肥管理技术在绿色蔬菜种植中的运用分析
褚丽丽
枣庄市薛城区农业农村局
引言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绿色蔬菜因其安全、营养的特点,市场需求日益增长。绿色蔬菜种植强调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化学物质投入,遵循生态平衡原则,而土肥管理作为影响蔬菜生长的关键因素,直接关系到蔬菜的产量、品质及土壤的可持续利用。科学合理的土肥管理技术,既能为蔬菜生长提供充足养分,又能避免土壤污染和肥力下降,是绿色蔬菜种植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统一的重要保障。深入研究土肥管理技术在绿色蔬菜种植中的运用,对促进绿色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蔬菜种植与传统蔬菜种植的显著区别在于对 “绿色” 的严格把控,即从种植到收获的全过程都需符合相关标准,其中土肥管理是核心控制点之一。传统粗放式的土肥管理模式,如过量施用化肥、忽视土壤养护等,不仅会导致蔬菜中硝酸盐含量超标,还会破坏土壤结构,引发土壤板结、酸化等问题,与绿色蔬菜种植理念相悖。因此,探索适合绿色蔬菜种植的土肥管理技术,成为当前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的重要方向。
一、绿色蔬菜种植对土肥管理的特殊要求
(一)兼顾养分供给与生态安全
绿色蔬菜种植要求土肥管理兼顾养分供给与生态安全,需满足三个核心要求。其一,养分供给需精准均衡,既要保证蔬菜生长所需的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又要补充钙、镁、铁等中微量元素,避免因养分失衡导致蔬菜品质下降。例如,生菜种植中若缺钾会导致叶片发黄,缺硼则会出现生长点坏死,影响商品价值。其二,需严格控制化学物质残留,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化肥,优先选择有机肥、生物肥等绿色肥料,减少对土壤和蔬菜的污染。其三,要注重土壤生态保护,通过合理的耕作与施肥措施,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维持土壤微生物群落平衡,为蔬菜生长创造健康的土壤环境[1]。
(二)适配不同蔬菜的生长特性
不同种类的绿色蔬菜对土肥的需求存在差异,这也增加了土肥管理的复杂性。叶菜类蔬菜如菠菜、芹菜,生长周期短,对氮素需求较高,但过量施氮会导致硝酸盐积累,因此需采用 “少量多次” 的施肥方式,并配合磷钾肥使用;果菜类蔬菜如番茄、黄瓜,生长周期长,需注重花期和结果期的养分供给,尤其要保证钾肥的充足,以促进果实膨大与品质提升。此外,绿色蔬菜种植对土壤 pH 值也有特定要求,多数绿色蔬菜适宜在中性至微酸性土壤中生长,若土壤过酸或过碱,需通过施用石灰或有机肥进行调节,以提高养分的有效性。
二、绿色蔬菜种植中土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施肥理念与方式落后
当前绿色蔬菜种植的土肥管理实践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部分种植户对绿色种植理念理解不深,仍沿用传统施肥习惯,存在过量施用化肥的现象。虽然短期内能提高产量,但长期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蔬菜中有害物质超标,不符合绿色蔬菜的质量标准。例如,一些种植户为追求黄瓜的产量,大量施用氮肥,导致黄瓜中硝酸盐含量超过国家标准,失去了绿色蔬菜的市场竞争力。
(二)土壤改良与养护不足
另一方面,土壤改良措施不到位,土壤理化性质恶化问题突出。长期连作种植绿色蔬菜,会使土壤中的病原菌积累、养分失衡,引发土传病害,影响蔬菜生长。而部分种植户缺乏土壤养护意识,未定期进行土壤检测,也未采取轮作、深耕、增施有机肥等改良措施,导致土壤板结、透气性差,蔬菜根系生长受阻,吸收养分的能力下降。此外,有机肥的不合理使用也会带来问题,如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会在土壤中发酵产生高温,灼伤蔬菜根系,同时释放出有害气体,污染土壤环境[2]。
三、土肥管理技术在绿色蔬菜种植中的具体运用
(一)科学施肥技术的实践应用
科学施肥是绿色蔬菜土肥管理的关键,需遵循 “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为主、追肥为辅” 的原则。基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如堆肥、沤肥、沼肥等,每亩施用量根据土壤肥力和蔬菜种类确定,一般在 2000-5000 公斤之间。有机肥不仅能为蔬菜提供全面养分,还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例如,在番茄种植中,定植前每亩施入 3000 公斤腐熟的鸡粪作为基肥,可有效提升土壤肥力,为番茄生长奠定良好基础。
追肥需根据蔬菜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进行,采用配方施肥技术,精准补充所需养分。叶菜类蔬菜在苗期和生长旺盛期,可追施适量的氮肥,如腐熟的人粪尿或氨基酸肥,促进叶片生长;果菜类蔬菜在开花结果期,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如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施,提高果实品质。同时,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将肥料溶解在水中,通过滴灌系统均匀施入土壤,减少肥料浪费和环境污染,提高肥料利用率。
(二)土壤改良技术的实施路径
土壤改良是保障绿色蔬菜持续高产的基础。定期进行土壤检测,了解土壤的 pH值、有机质含量、养分状况等,针对性采取改良措施。对于酸性土壤,每亩施用 50-100公斤生石灰,调节土壤 pH 值至适宜范围;对于碱性土壤,可施用硫磺粉或腐熟的锯末,降低土壤碱度。采用轮作技术,避免连作障碍,如将绿色蔬菜与豆科作物轮作,豆科作物的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增加土壤氮含量,改善土壤肥力。
深耕松土也是土壤改良的重要措施,每年进行 1-2 次深耕,深度在 25-30 厘米,打破土壤犁底层,增强土壤透气性和透水性,促进蔬菜根系生长。此外,增施生物菌肥,可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抑制病原菌繁殖,减少土传病害发生。如在黄瓜种植中,每亩施用 200 公斤生物菌肥,能有效降低枯萎病的发病率,提高黄瓜产量。
(三)养分调控技术的应用方法
绿色蔬菜生长过程中,需对土壤养分进行动态调控,确保养分供应与蔬菜需求同步。通过安装土壤养分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含量,根据监测数据调整施肥方案。在蔬菜生长的关键时期,如苗期、花期、结果期,重点监测土壤养分变化,及时补充缺失的养分。例如,在西兰花结球期,若监测到土壤中钾含量不足,及时追施硫酸钾,促进花球膨大。
采用秸秆还田技术,将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等粉碎后翻入土壤,秸秆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释放出养分,同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秸秆还田每亩用量一般为 300-500 公斤,配合施用适量的氮素化肥,调节碳氮比,加速秸秆腐熟。这种技术既解决了秸秆处理问题,又实现了养分循环利用,符合绿色蔬菜种植的生态理念[3]。
结语
绿色蔬菜种植中,土肥管理技术起到不可替代之效用,科学恰当的土肥管理可提升绿色蔬菜产量与质量,又可呵护土壤生态体系,推动绿色蔬菜产业开启可持续征程,应直面土肥管理现存问题,积极促进科学施肥、土壤改良、养分管控相关技术推广,契合各地区实际情形,制订具个性的土肥管理预案,借由持续优化土肥管理技术体系,提升种植户对技术的实操水平,推动绿色蔬菜种植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实现人们对安全、优质蔬菜的期盼。
参考文献
[1]安韦韦.绿色蔬菜种植与管理技术要点[J].现代农村科技,2021(11):25.
[2]宋彦斌.绿色蔬菜种植与管理技术研究[J].农家参谋,2021(20):50-51.
[3]董艳霞.绿色蔬菜食品种植与管理技术要点[J].新农业,2021(18):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