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护措施浅谈
李寿元 刘宗学 祁正云 张丽梅 赵紫云通讯作者
保山市隆阳区国有林场 云南保山 678000
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护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科技性的核心任务。唯有综合运用法治、行政、经济、科技、教育等多种手段,构建起“天空地”一体监测、人防技防物防结合、保护与发展并重的现代化管护体系,并辅以坚实的体制机制、资金人才和科技支撑,方能有效守护好这片宝贵的绿色财富,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筑牢生态根基。智慧林业平台的深度应用与社区力量的广泛动员,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路径。
1 主要做法和经验
1.1 踔厉奋发、齐抓共管,各项工作稳步提升
1.1.1 强化组织领导,压实防火责任。实行场、站、组、护林员四级网格化管理,定期不定期召开防灭火工作会议,签订森林草原防灭火责任书、防灭火承诺书,召开联防会议并签订联防协议;落实“五种人”及其监护人,签订监护责任书;切实做到防火工作有计划、有落实、见实效。
1.1.2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防火意识。防火期间利用广播和宣传车滚动播放防火知识,利用集镇街天开展防火宣传,到社区广泛进行防火宣传,翻新书写防火宣传标语,悬挂防火宣传布标横幅,发放入户通知书、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粘贴省、市、区级防火命令、隆阳区森林防灭火通告、隆阳区清明节防火通告,发放五彩旗、防火宣传手提袋、防火宣传围裙、防火宣传背包、防火宣传帽、练习册等。
1.1.3 科学布设哨卡,严防火源管控。设置防火检查哨卡,登记进山人员人次,收缴进山人员携带的火种;并在防火检查哨卡建设了“森林哨卫”,运用人脸和车牌识别技术对入山人员进行实时监控。
1.1.4 强化队伍管理,提升工作成效。加强对护林人员和专业队员的管理和业务培训,每年的防火期间都要组建应急扑火队,统一负责管理和调度。
1.1.5 加强值班值守,推进整改落实。防火期间严格执行24 小时值班和归口上报制度,成立检查组,开展防灭火监督检查。
1.1.6 强化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制定并修改完善《保山市隆阳国有林场防灭火应急处置办法》和专业扑火队相关管理制度。
1.1.7 强化组织领导。根据工作要求,召开场长办公会、场务会、小组会,做到各项相关工作有计划、有部署、强落实。
1.1.8 加强网格化管理。实行“林长制+网格化”模式,将 14.08 万亩管护区划分为 9个责任区,30 个网格区,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
1.1.9 加强野外巡护和联合巡护。分别设立了深度巡护线路和灵活巡护线路,方便开展野外巡护排查和到社区开展入户防火宣传工作,经常开展联合巡护。
1.1.10 严格进山许可制度。与公安部门建立联合监管审查机制,在防火期间尤其在防火高火险期间,严格按照申报、审批、报备、监管程序加强对进入国有林区开展科研科考活动人员,对进入林区的闲散人员、登山人员等进行依法依规审核登记。
1.1.11 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防火宣传进校园活动。多次到保山市第二小学火车站校区、隆阳区幼儿园和保山市实验小学锦绣校区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和森林防火宣传活动。
1.1.12 强部署、增实干,林长制工作扎实开展。一是扎实推进反馈问题整改,确保工作做实做细。二是积极落实省、市、区关于开展林长制工作的通知要求,牢固树立生态发展理念,强化安排部署,根据工作要求,定期不定期召开林长制工作会议。三是按照《隆阳区国有林场年度林长巡林工作方案》定期巡林,围绕重点工作推进、重要事项落实、重大灾害防控等全面开展巡林、护林、养林工作。
1.1.13 严管理、强厚爱,公益林工作成效显著
国家公益林管护面积12.13 万亩,天然林 0.22 万亩,聘用公益林护林员86 人。完成护林员聘用工作,签订管护合同 86 份。利用生态护林员管理系统APP 监督护林员的日常巡护和深度巡护情况。做好护林员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购买工作。组织全体护林人员年均开展培训2 次。
1.1.14 工程建设按质按量完成。一是完成 7 条长约 45 公里的林区连接道路维修,投入资金 5.6 万元。二是完成大沙坝、老白岩凹管护点附属设施建设,投入资金 70 万元。三是正在开展十号界桩、岔河森林资源管护站项目,投入资金70 万元,项目已竣工全部投入使用。四是正在开展 2024 年中央财政提前批次林业草原改革发展资金网络化消防池建设项目,投入资金20 万元。五是积极推进云南省保山市森林火灾高危区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项目,国有林场段涉及 7 个项目标段,线路 56 条,其中:新建 49条,改扩建 7 条;总线路长 189 公里(新建 151 公里,改扩建 38 公里)。认真配合区林草局完成线路踏勘,线路优化工作;完成林木采伐处置和公开拍卖等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方进行全程监督,责任明确到人,确保森林生态的安全,项目已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基础设施功能不完善
部分已建管护房和防火哨卡年久失修,功能不全;部分防火通道路况较差,每年雨季后需要进行维修保通,资金得不到保障。
2.2 资源管护设备不足
监控系统、红外线相机、无人机和野外巡护等装备不足,防火物资破损和老化严重。2.3 周边社区存在隐患
林区盗采的现象还存在。
2.4 资金投入不足,项目争取难
林场储备项目少,项目争取困难,导致部分工作无法按预期开展。
3 对策建议
3.1 加强资源管护工作
全面加强国有林区监管,坚决遏制新增问题,切实提升国有林区资源监测水平。持续做好养殖区域退出监管、进出山人员管理工作,加大安全生产和普法宣传工作力度,加强野外巡护,及时发现和制止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生物生态安全。
3.2 夯实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
做好防火宣传、防火物资储备和防灭火专业队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森林草原防灭火和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谋划2025-2026 年今冬明春森林防灭火工作。
3.3 持续推进项目申报工作
加大本底资源调查力度,摸清家底,做好项目储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不断推进资源管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调查工作。
3.4 积极配合实施好珍稀濒危植物收集培育和展示圃项目
牢牢把握机遇,积极配合市区林草局推进珍稀濒危植物收集培育和展示圃项目建设。
3.5 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与管理
持续开展业务培训,多方争取培训学习机会,培训内容包括办公室文秘培训、财务培训、野生动植物分类、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计算机与软件运用技术、各种科研监测设备使用方法、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科研项目的组织管理等。
3.6 加强森林培育技术
3.6.1 良种选育。选择生长快、抗逆性强、品质优良的树种进行繁殖,提高森林质量和生产力。
3.6.2 科学造林。根据立地条件选择合适的树种和造林方式,注重混交林营造,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
3.6.3 抚育管理。包括除草、松土、施肥、间伐等措施,促进林木健康生长,改善林分结构。
3.7 加强森林保护技术
3.7.1 森林防火。在预防上,加强宣传教育,建立防火隔离带,严格控制火源。在监测上,利用瞭望塔、无人机、卫星等手段进行火情监测。在扑救上,建立专业扑火队伍,配备先进扑火装备,提高扑火效率。
3.7.2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措施,控制病虫害蔓延。
3.7.3 防盗伐。加强巡护力度,利用电子围栏、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打击盗伐行为。
3.8 加强新技术在森林资源管护中的应用
采用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比如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定位系统等,可以提高森林资源监测和管理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森林资源管护技术将朝着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完善政策法规,提高公众参与度,构建全方位的森林资源管护体系,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