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形状
彭勇
四川省屏山县中学校 64530
形状是指物体或图形在空间中所呈现的外部轮廓和几何特征。最直观的就是物体的剪影形,它包含了物体很多的信息量。在一次观看的歌舞表演中,一个傣族女子在月亮背影下表演的独舞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完全靠身体的剪影形就表现出舞者的情感。国画中的水墨,用极简的笔法,两样依托剪影形表现出丰富饱满的意境,大道至简。
在天津学习期间,于小冬老师的降维观察让我印象颇深。所谓降维即把眼睛看到的三维立体世界降到二维平面的观察方式,观察方式发生的转变,思维方式也发生变化。抛开光影、体积、质感等因素的干扰,注意力聚焦到平面的形状上来。
平面的形状复杂多样,很难发现有两块完全相同的形状,即使一模一样的形状,因距离、位置、角度的不同,也会呈现不一样的形状。
当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形状,我们还是要从源头思考,从最原始的形状是三角形开始入手。最简单的形状是三角形,两点只能形成线,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可以形成面,面的最小单位是三点组成的三角形,所以三角形是形状的源头。这也符合中国道家学说中的“三生万物”原理,三点成形,三面成体,黑白灰表现光影空间,红黄蓝描绘多彩世界。
要画好一个三角形,最核心的是先要确定三个关键转折点的位置,才能精确地画出三角形的大小、比例、形状。如何才能确定三角形三个关键转折点的位置呢?我的办法是借用初中数学所学的数轴知识帮助解决。确定方位,数轴最有效,船只在大洋中航行靠的是经纬度确定方位。在数轴中,水平垂直的 X、Y 轴相交于原点,把原点作为参照点去观察各关键转折点与原点的相对位置和距离,测量 X、Y 轴上的数值可以准确地帮助我们找到关键点的位置,从而精确画出三角形的形状。
我在素描教学中也尝试过用数轴法帮助学生提升形准能力,效果不错。学生们很容易掌握,经过大量的训练,形成固定的观察方式,他们在画形状之前先确定好参照点,再确定好关键转折点与参照点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非常有效地提升形状的准度。静物、风景、头像都可以适用此法,静物通常以最高、最低、最左、最右四点的中点为参照点,风景也可以使用九宫格,头像是以头顶、下巴、最左、是右四点的中点为参照点,画面中有且只有一个参照点,用参照点来确定关键转折点与相对位置关系,找到关键转折点位置关系,形状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解决了三角形的形准问题,可以延伸到其它更复杂的形状中去,四边形是两个三角形,五边形是三个三角形,更复杂的形状其实都可以用更多的三角形组成。用这样三角形的思维方式,任何复杂的的形状都可以一一解决。当然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也没有万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是从形状的源头思考,从最基础的三角形入手,从找准关键转折点位置入手,解决最基础的形状问题。
形状从面积上可以分为大形、中形和小形,解决大、中、小形也有先后顺序。大形是物体最大的外轮廓形,就如同我们国家的国境线,围合出我们国家的形状,中形就是各省、自治区的边界,小形就是各市县乡镇村。一级一级逐渐分解下去,要形状也要这样从大到小逐渐地分解下去,等到深入刻画后又从小到大组合形的方式检查调整。让每一级的形都具体化,位置对了,形状具体了,形象自然就真实可信了。
大形要整体,大形由很多中形和小形组成,往往都很复杂,如果还要表现出各自形的差异化、个性化,画面难免会太碎、太零乱。所以面对大形时反而需要整体,所有形状往相同的属性方向靠,让它们呈现出共同的特征形,用一个整体的感觉去统领各中小形。这也许就是画面的气势,古代大师作品都有一种整体的气质和气势,再繁杂的形状都有统一的气势。个人偏见,越是大的形状,越是复杂的形状,画面元素越多,越应该整体简练,大道至简。
中形是最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大多数人在学画之前都喜欢细节,死扭局部,学画之后,掌握了一定的基础后,开始重视并训练出整体意识,能看到整体大形。但对中形还是缺少重视,例如,我们往往容易到看眼睛的黑眼珠、上眼皮、下眼袋、睫毛及瞳孔周边的高光,却对上下眼皮围合起来的眼窝以及左右眼加上鼻子唇珠围合的心形视而不见。中形是连接大形和小形的桥梁,只有重视中形,你才能有效地用中形去验证大形和小形。
小形是大多数人都迷恋的,每个小形都有差异化和个性化,世界上没有长得完全相同的两张脸,世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形状。要尊重每一个形状,允许它们有差异化和个性化,耐心地观察它们的形状,用心体会每块形状的特征,才能自信大胆的去表现每块形状。有的形状简单直接,有的丰富微妙,有的含蓄朦胧,有的清晰明了,有的锋芒毕露,有的内敛低调,形状有性格、有格调、有情感,只要用心去观察、体会,方能感悟到形状的妙趣。
过去的画家为了画好形状,使用过不同的方法和工具,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丢勒都使用过带网格的方框去观察模特,用网格确定形状的位置。卡拉瓦乔、维米尔也曾使用过小孔成像原理的暗箱辅助勾形状。安格尔使用过投影仪辅助绘画,现代写实主义大师美国画家克洛斯和我国当代写实领军画家冷军都使用照相机、高清照片、电脑、投影机用于辅助绘画。画家依赖工具绘画并非是不耻的行为,他们之所以能画出佳作,根本不是工具和方法的原因。“他们以独特的方式对应了自然的丰富与情感的微妙,灵动鲜活,直指人心,照亮了世界也照亮了我们的人生”最后借用一下央美贺羽老师的一句话结束我对形状论述的浅尝辄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