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修复技术在土壤污染治理中的环保应用路径
鲁月
黑龙江和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8
引言
植物修复技术主要是利用植物根系的吸收和降解等相关作用,将土壤和水体中的多种污染物进行去除,减轻污染程度,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土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旦土壤面临严重的污染,就会产生一系列问题。植物修复技术可以降低治理成本,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一、土壤污染带来的危害
在土壤污染中包含两种类型,一是有机物,二是重金属,其中,重金属所带来的污染最为严重。人类在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时,会对土壤造成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随着重金属物质的不断积累,污染程度日益严重,常见的重金属有铜、铅、锌、铬等,来源比较广泛,治理难度比较高,一旦重金属超标,就会对农作物的质量和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许多工厂在生产的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废水,在这些废水中包含许多重金属和有机物,这样就会对其周边的土壤和水源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在降雨的影响下,土壤也会面临日益严重的污染。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工业废弃物,若不能对这些废弃物进行有效处理,随意丢弃,就会对其周边土壤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导致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增加。此外,在开采冶炼等活动中,也会造成较为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提升,在使用各种润滑油和含铅汽油的过程中,也会释放出许多重金属。在农业生产中,农药和化肥若得不到合理利用,就会对土壤造成污染,部分农户不注重科学合理的使用,盲目增加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导致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不断增加,使土壤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土壤污染不仅会对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还会对人类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胁。
二、植物修复技术在土壤污染治理中的环保应用
1、科学选择植物类型
研究表明,向日葵可对土壤中的铅和镉等重金属进行有效的吸收;印度芥菜对镉有突出的吸收能力;蜈蚣草可对砷进行有效吸收。总之,要科学选择植物类型,这样不仅可以确保土壤中的重金属得到有效的吸收,还能保证植物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进一步改善本地生态环境,提高修复水平。在选择植物时,还要根据本地的环境气候条件选择相应的植物,比如,土壤为盐碱地,就要选择适合盐碱土壤生长的植物。
2、优化植物生长条件
为了更好的发挥植物修复技术的作用,需进一步完善植物的生长条件,分析影响植物修复效果的相关因素。其中,土壤中的 pH 值对植物的修复能力有很大的影响,以向日葵为例,土壤中的 pH 值为 5.5 和 7 时,向日葵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有所不同,pH 值越小,其吸收能力越强,若能进一步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也能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此外,添加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也能保证植物正常生长,促进植物更好的吸收重金属。除此之外,要合理控制水分,这样不仅关系到植物的正常生长,更关系到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程度。
3、植物与微生物的协同
采用植物修复技术时,要充分发挥植物与微生物的协同作用,比如,选择菌根真菌协助植物对土壤污染进行修复,可保证植物有更加强大的吸收能力。比如,在铜污染中,为植物接种菌根真菌,可进一步提高植物对铜的吸收能力。部分细菌可进一步提高铬的可溶性,便于植物更好地的对这一物质进行吸收。此外,采用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处理,不仅可以提高植物的吸收能力,还能减少重金属对植物造成的不良影响,促进植物正常生长。总之,合理运用植物和微生物,不仅可以进一步改善土壤环境,还能提高治理效率和质量,达到环保目的。
4、将植物修复与其他技术相结合
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壤污染的治理效果,可将植物修复技术与其他技术相结合,比如,合理进行深耕翻土,可确保土壤中的重金属暴露在外,有助于植物尽快吸收重金属。适当添加改良剂也可改变土壤中的 pH 值,这样就可对土壤中的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形成很大的影响。此外,要合理运用生物技术,比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植物进行改造,使植物对重金属有更强的耐受能力和吸收能力,同时,改造后的植物的生长速度更快,对重金属的吸收效率提升,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环境,还能确保污染物得到更加有效的去除。
5、加大监测和管理力度
合理开展监测不仅可以及时了解污染物的浓度变化情况,还能了解土壤的理化性质,对植物的生长状态进行观察。比如,定期对土壤中的重金属浓度进行监测,了解具体的修复效果, 及时对后续的修复策略进行调整。此外,要加强对植物生长过程的检测,了解植物的根系发展情况,对植物的吸收能力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同时,加强对微生物群落的监测,确保土壤中的污染物得到有效的降解,改善土壤环境。总之,通过有效的监测,不仅能够更好的发挥植物修复技术的作用,还能进一步完善管理方案,保证土壤修复工作持续开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土壤污染进行治理时,要善于运用植物修复技术,可达到环保的效果。要合理选择服务的类型,对植物生产条件进行优化,充分发挥微生物和植物的协同作用,将其他修复技术与植物修复有机结合,确保土壤的修复效率和修复能力得到提升,维持生态系统平衡,进一步加大监测与管理力度,及时对修复方案进行调整,确保土壤结构更加健康。
参考文献:
[1]江吉红,骆大为,刘静静. 植物修复技术在土壤污染治理中的环保应用策略 [J].清洗世界, 2024, 40 (05): 152-154.
[2]胡玲君. 植物修复技术在土壤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J].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22, 35(02): 80-81.
[3]孙瑞,韦伟. 植物修复技术在土壤污染治理中的环保应用策略 [J]. 新型工业化,2020, 10 (10): 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