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的小学音乐律动创编教学策略
陈斯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泰美中心小学 516100
随着新课标颁布和执行,小学音乐教学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律动创编教学作为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音乐创新创造力和音乐审美鉴赏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音乐律动创编教学中,需要丰富的音乐教学素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笔者结合多年小学音乐教学经验,结合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材,下文将详细论述小学音乐律动创编教学策略。
一、根据音乐的节拍、节奏、情绪创编简单的律动动作
在小学音乐律动创编教学中,节奏和节拍是教学的基础,为了使学生感知音乐旋律,教师在音乐律动创编教学中需根据音乐的节奏节拍、情绪来创造和编制简单的音乐律动动作。可创编的音乐律动动作有很多种,如以坐姿律动为主的上部肢体动作、以站立动作为主的下部肢体动作,和以音乐情绪为主的身心和谐动作等,教师可根据具体的音乐教学内容和学生音乐认知特点进行选择,使律动创编教学发挥最大化作用。
具体而言,以创编以音乐情绪为主的身心和谐动作为例,为了使学生感知音乐情绪,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音乐教学氛围,使学生身体动作与音乐内容相协调,教师需对音乐情绪进行分析,在全面了解音乐情绪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创编与音乐情绪相符合的身心和谐动作。例如,以欢快歌曲代表《铃儿响叮当》,在创编教学之前,教师需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将眼睛闭上,认真倾听这首欢快的歌曲,感知歌曲欢乐的情绪氛围。在倾听之后,教师需引导学生之间相互分享其在倾听歌曲时的情绪感受,为创编教学奠定基础。当学生对《铃儿响叮当》这首歌曲情绪有充分的理解后,教师可开展音乐创编教学,鼓励学生随着音乐的节拍,自由摆动肢体动作。在学生体验到这首歌曲的欢快情绪后,教师可引导其作出跳跃、快活摆动身体等动作,以将歌曲情绪呈现出来,使音乐情绪和身心动作相和谐。
二、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来表现音乐的内容和意境
在小学音乐律动创编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感知音乐情绪,创编与音乐情绪相符合的身体动作,还要将动作系统化,串联成舞蹈动作,表现音乐内容和音乐意境,使音乐和舞蹈相协调。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用舞蹈动作展示音乐内容和音乐情绪,教师需向学生讲授少儿基本舞步法、引导学生模仿动植物动作和分析音乐段落主题思想,使学生理解音乐内容。整个音乐律动创编流程下来,学生才能掌握良好的舞蹈技能,并能创编简单的舞蹈来展现音乐内容,促进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具体而言,以分析音乐作品主题思想,结合音乐内容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为例,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将舞蹈和音乐联系起来,教师在音乐作品选择过程中首要标准就是清晰和具有典型性。例如,截取《天鹅湖》片段(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没有这首歌曲),在创编教学之前,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旋律,让学生分析该首音乐的段落结构,并准确找出每个段落的中心思想。在聆听《天鹅湖》音乐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能对不同场景的音乐进行有效区分,如天鹅出场等。在分析音乐结构后,教师可结合小组讨论法,要求学生以音乐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出每个段落所表达出的中心思想,使学生充分理解音乐内容。在学生明晰《天鹅湖》段落主题思想后,教师可鼓励学生创编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来展示音乐内容和音乐情绪。如引导学生挥动双臂模仿天鹅飞翔的翅膀,并以轻快的动作来展示天鹅的优雅姿势。在学生理解天鹅动作精髓后,教师需引导学生将这些展示天鹅的动作组合起来,并思考合理的动作展现顺序,使这些模仿天鹅的动作形成一个连贯的主题动作。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音乐内容,能使学生了解音乐结构和音乐内涵,提高学生舞蹈创编能力。
三、用本民族体态和风格动作表现民族歌曲与乐曲
为了促进学生了解中华民族音乐的多样性,促进学生理解音乐内涵和提高音乐审美鉴赏能力,教师在小学音乐律动教学中,可分析民族歌曲和乐曲的特点,引导学生用本民族的体态和风格动作展现出这些民族音乐的特点。在音乐律动创编教学中,讲解到民族音乐的部分,教师需先向学生讲解民族音乐的文化背景,促进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内涵和风格理解,同时,要组织学习应用民族风格的动作,使学生更好地用民族风格动作展示民族音乐。
具体而言,教师在五年级音乐律动创编教学中,可选择一些各民族代表性的音乐,如蒙古族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没有这首歌曲)。在创编音乐教学之前,先向学生介绍蒙古人的草原游牧生活,理解这些音乐创作的文化背景,了解蒙古族人具有热情和奔放的性格特点。在分析完这首音乐的创造文化背景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和现场示范等方式,向学生展示蒙古族人民的体态风格动作,如硬肩、柔臂、马步等动作,并详细讲解动作要领。在学生熟练掌握蒙古族风格动作后,可引导学生配合音乐创编出符合蒙古族人特点的舞动动作。
总之,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律动创编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创编舞蹈要领,还要使学生理解音乐的文化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具体的创编教学策略上看,首先,教师可根据音乐节拍,引导学生随着音乐情绪摆动身体,创编简单的动作;其次,引导学生分析音乐段落中心思想和结构,使学生在掌握音乐内涵后将动作串联起来组成舞蹈;最后,在教学民族音乐律动创编过程中,需引导学生以民族体态和风格动作来展示民族音乐。
参考文献:
[1]樊巧会.节奏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教学实践[J].读写算,2025,(15):151-153.
[2]李欢.音乐律动体验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方法——以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二年级下册中的歌曲《报春》为例[J].琴童,2025,(05):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