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速公路交通工程改扩建项目的施工交通组织方案设计与安全管控

作者

王耿仁

身份证号:320321197206192613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进入“ 建养并重、改扩建为主” 阶段,2024 年全国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里程突破 5000 公里。改扩建项目要在保障现有道路通行能力前提下施工,面临交通流疏导难、施工与通车空间交叉、安全风险突出等挑战。据统计,未科学组织交通的改扩建路段,施工时拥堵时长增加 3 - 5 倍,事故发生率平均上升 65% ,影响工期且威胁人员安全。因此,设计适配的交通组织方案、强化安全管控是核心任务。

二、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的交通组织核心难点与原则

2.1 交通组织核心难点

高速公路改扩建交通组织面临多重制约:一是空间资源冲突,施工占行车或应急车道,使通行断面减少,如双向四车道改六车道常临时压缩为双向两车道,通行能力降 40% 以上;二是交通流复杂,改扩建路段多为繁忙干线,货车占比高,大小车混行易致交通紊乱;三是施工阶段转换频繁,不同阶段对交通组织需求差异大,需频繁调整导行方案;四是外部衔接不畅,出入口、互通立交等节点易成瓶颈,未协同疏导易致区域拥堵;五是安全风险叠加,施工与通车区无物理隔离时,车辆、机械侵入风险突出。

2.2 交通组织基本原则

基于上述难点,交通组织需遵循四项原则:一是“ 最小干扰” ,精准划分施工区、优化时序,优先“ 半幅施工、半幅通车” ;二是“ 安全优先” ,设置导行标志和隔离设施,明确两区边界;三是“ 效率兼顾” ,通过分车型限行等手段利用通行资源;四是“ 协同联动” ,统筹多方力量,协同推进施工与交通管控。

三、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施工交通组织方案设计

3.1 分阶段交通组织方案

根据施工时序分三阶段设计方案。

3.1.1 路基拓宽与管线迁改阶段

此阶段施工多占公路红线外或应急车道,交通组织重点是“ 局部隔离、单向疏导” 。用隔离墩或水马隔离施工与行车道,隔离距离不小于 5 米;来车方向设置预警标志;占应急车道时在互通立交设提示;占行车道采用“ 夜间施工、白天通车” ,避开高峰时段。

3.1.2 路面铣刨与摊铺阶段

此阶段占 1 - 2 条行车道,核心是“ 半幅封闭、双向分流” 。采用“ 半幅施工、半幅双向通行” ,封闭半幅施工,另半幅调为双向两车道,车道宽不小于 3.5 米;在互通立交设分流点,引导绕行;货车占比高路段实施“ 货车限行 + 错峰通行” 。某项目采用此模式后,施工路段高峰通行效率维持在正常的 70‰

3.1.3 交安设施与机电系统改造阶段

此阶段施工分散,重点是“ 定点管控、动态导行” 。标志标线施工用“ 临时标志 + 现场指挥” 引导车流;收费站、互通立交改造设临时车道或便道,提前推送绕行信息;机电设施施工用高空作业平台,周边设警示标志与防撞桶,专人疏导。

3.2 关键节点交通组织优化

针对出入口、互通立交等节点制定专项方案。施工路段出入口设标志限流,主线车流密度超 0.15 辆/米时临时关闭入口;互通立交施工提前 2公里设分流标志,拓宽连接道;施工与非施工区衔接处设过渡车道。某项目通过节点优化,使互通立交拥堵时长从 40 分钟缩至 15 分钟。

3.3 智能交通组织技术应用

引入智能技术提升交通组织精准度。在施工路段部署毫米波雷达与视频检测器,实时监测车流密度、车速等参数,数据通过 5G 传输至交通指挥平台,当检测到车流拥堵时,自动触发可变情报板提示信息,引导车辆分流;在施工区域两端设置电子警察,抓拍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超速等违法行为;利用导航大数据分析车辆行驶路径,向途经施工路段的车辆推送实时路况与绕行建议,准确率达 90% 以上。采用无人机对施工路段进行定期巡查,及时发现交通组织漏洞与安全隐患。

四、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施工安全管控体系构建

4.1 施工前风险预判与准备

施工前开展全面风险评估,用LEC 法识别风险点并划分等级、制定防控措施;编制安全专项方案,明确隔离、标志设置及人员防护要求;组织施工与交管人员联合培训,合格上岗;提前一周发布施工交通管制信息。

4.2 施工中现场安全管控

施工期间强化现场安全管理。用物理隔离设施分隔施工与通车区,设反光标识;施工人员规范着装,机械安装报警装置与倒车影像并专人指挥;在施工区来车方向设安全警示区,各区设警示标志;实行“ 双人双岗” 制度,安排安全员与交警联合值守。

4.3 施工后应急处置与评估

建立应急处置机制,制定专项应急预案,明确分工;每 5 公里设应急救援点,配备物资;发生事故时,通过智能交通系统定位,启动分流与救援程序,30 分钟内完成初步清理;项目完工后,开展交通组织效果评估,总结经验为后续项目提供参考。

五、实践案例与效果分析

5.1 案例背景

某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改扩建为双向六车道,全长 30 公里,途经城区与工业区,日均交通量 4.5 万辆,货车占比 55‰ 。项目采用 “ 半幅施工、半幅通车” 模式,施工周期 18 个月,通过分阶段交通组织与全流程安全管控保障施工与通车安全。

5.2 实施效果

项目实施后,成效显著:一是通行效率稳定,施工路段高峰时段平均车速维持在 60km/h 以上,为正常水平的 78% ,拥堵时长较同类未管控项目减少 65% ;二是安全形势良好,施工期间共发生一般交通事故 3 起,较预期降低 80% ,未发生施工人员伤亡事故;三是项目推进顺利,各施工阶段均按期完成,未因交通问题延误工期;四是公众满意度高,通过问卷调查,驾乘人员对交通导行清晰度、绕行方案合理性的满意度达 85% 以上。

六、结论

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的施工交通组织与安全管控需兼顾 “ 施工推进”与 “ 交通保障” 双重目标,通过分阶段组织方案、关键节点优化、智能技术应用,可有效降低施工对交通的干扰;依托 “ 事前预判 - 事中管控 -事后评估” 的安全体系,能全面防控各类风险。

参考文献

[1]闫晟煜,赵转转,赵凌煜,等. 基于收费数据的高速公路改扩建路段OD 反 推 方 法 [J/OL]. 长 安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版),1-10[2025-09-02].https://link.cnki.net/urlid/61.1393.N.20250812.1053.002.

[2]任家博,陈大山,荀敬川,等. 基于多车型系统最优的高速公路改扩建交 通 分 流 模 型 [J/OL]. 武 汉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 交 通 科 学 与 工 程版),1-9[2025-09-02].https://link.cnki.net/urlid/42.1824.U.20250320.1743.074.

[3]王学军,刘健斌,代萱,等. 基于模糊综合模型的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组织方案评价研究[J].公路,2023,68(07):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