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既有建筑工程抗震加固中碳纤维布技术的应用效果与经济性分析

作者

汤洪泽

身份证号:110224197312193833

一、引言

我国大量既有建筑建于抗震规范不完善时期,存在结构体系、材料强度、连接构造等问题,地震下易严重破坏,威胁安全。传统抗震加固技术有施工周期长、扰动大、增加自重等弊端,难以适应需求。碳纤维布(CFRP)技术以碳纤维材料为核心,通过粘结剂粘贴于构件表面,协同受力,提升承载与抗震性能。近年来,该技术在既有建筑加固中应用渐广,但应用效果验证及经济性分析需完善,开展相关研究有工程实践意义。

二、碳纤维布技术的加固原理与施工要点

2.1 加固原理

碳纤维布高强度、高弹性模量,抗震加固基于“ 协同工作” 与“ 约束强化” 机制。受弯构件加固时,粘贴于受拉区,与钢筋共担拉力,提高抗弯承载力与刚度,减少裂缝;受压构件加固时,环向缠绕或纵向粘贴,形成约束,提升抗压承载力、延性与抗剪性能,避免脆性破坏;节点加固时,粘贴形成加强层,改善受力性能,增强整体抗震协同性。此外,还能抑制裂缝扩展,延缓老化,延长寿命。

2.2 施工要点

碳纤维布加固施工需严格遵循 “ 前期检测 - 基层处理 - 粘结剂涂刷- 碳纤维布粘贴 - 养护验收” 的流程。前期需通过结构检测明确构件损伤程度、材料强度等参数,制定针对性加固方案;基层处理时需清除构件表面的浮浆、油污、疏松混凝土,对裂缝进行修补,确保基层平整干燥;涂刷底层粘结剂时需控制厚度均匀,待其固化后涂刷找平胶,弥补基层缺陷;粘贴碳纤维布时需采用滚压法排除气泡,确保与基层紧密结合,多层粘贴时需保证纤维方向与受力方向一致,层间涂刷浸渍胶;施工完成后需进行养护,养护期间避免构件受力与扰动,最终通过外观检查、粘结强度检测等验收环节确保施工质量。

三、碳纤维布技术的抗震加固应用效果分析

3.1 结构性能提升效果

3.1.1 承载能力提升

通过对某建于 20 世纪 90 年代的框架结构办公楼加固工程案例分析,该建筑原框架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20,抗震承载力不足。采用环向缠绕碳纤维布加固后,经结构验算,柱的轴心抗压承载力提升 35%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提升 42% ;框架梁受拉区粘贴碳纤维布后,抗弯承载力提升28% ,满足现行抗震规范要求。现场加载试验表明,加固后构件在极限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能力显著增强,裂缝出现时间推迟,裂缝宽度明显减小。

3.1.2 抗震延性改善

延性是结构抗震的关键指标,碳纤维布加固能有效提升构件延性。以某砖混结构住宅抗震墙加固为例,原墙体采用 MU10 砖、M5 砂浆砌筑,抗震延性较差。采用碳纤维布网格状粘贴加固后,通过拟静力试验测试,墙体的屈服位移从 1.8mm 增至 3.2mm ,极限位移从 3.5mm 增至 6.8mm ,延性系数提升 85% ,在地震作用下能更好地吸收和耗散能量,减少结构破坏。

3.1.3 耐久性与适用性

碳纤维布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酸碱、耐腐蚀,不受环境湿度、温度变化的明显影响。某沿海地区工业厂房采用碳纤维布加固后,经过 5年跟踪监测,碳纤维布无老化、剥离现象,构件混凝土表面未出现新的裂缝 , 结 构 性 能 保 持 稳 定 。 同 时 , 碳 纤 维 布 厚 度 薄 ( 通 常 为0.111mm-0.167mm )、重量轻(面密度仅为 200g/m2-300g/m2 ),加固后不增加结构自重,不影响建筑使用空间与外观,适用性极强。

3.2 工程应用优势对比

与传统加固技术相比,碳纤维布技术具有显著优势。在施工效率方面,碳纤维布加固无需大型施工机械,施工工期较粘钢加固缩短 40% ,较加大截面加固缩短 60% ;在对原结构影响方面,无需剔凿大量混凝土,对原结构扰动小,避免施工过程中对建筑正常使用的干扰;在耐久性方面,其使用寿命可达 50 年以上,远超传统粘钢加固的 20-30 年,减少后期维护成本。

四、碳纤维布技术的经济性分析

4.1 成本构成分析

碳纤维布加固成本主要包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辅助材料成本及检测验收成本。材料成本占比最高,约占总成本的 50%-60% ,主要包括碳纤维布(市场价约 200-300 元 /m2 )与专用粘结剂(约 150-200 元 /kg );人工成本占比 25%-30% ,因施工便捷,人工效率高于传统技术,单位面积人工成本较低;辅助材料(如找平胶、修补材料)及检测验收成本占比约10%-15%. 。以某框架结构办公楼加固工程为例,碳纤维布加固单位面积成本约 800-1000 元 /m2 ,具体成本因加固方案、材料规格、施工难度等因素有所差异。

4.2 经济性对比分析

4.2.1 与传统加固技术对比

以相同加固效果为基准,对比碳纤维布加固与粘钢加固、加大截面加固的经济性。某 6 层砖混住宅抗震加固工程中,碳纤维布加固总成本为120 万元,粘钢加固总成本为 150 万元,加大截面加固总成本为 180 万元。碳纤维布加固成本较粘钢加固降低 20% ,较加大截面加固降低 33‰ 从长期成本来看,碳纤维布加固后期维护成本仅为粘钢加固的 1/3,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势更为明显。

4.2.2 成本效益分析

碳纤维布加固虽材料成本较高,但凭借施工周期短、对建筑使用影响小等优势,可产生显著的间接效益。某商业综合体加固工程中,采用碳纤维布加固仅需 2 个月完工,期间商场可部分正常营业,减少停业损失约500 万元;若采用加大截面加固,工期需 6 个月,全额停业损失约 1500 万元,间接效益远超材料成本差异。此外,加固后建筑抗震性能提升,降低地震灾害中的损失风险,具有显著的安全效益与社会价值。

4.3 经济性优化策略

一是合理优化加固方案,根据构件受力特点确定碳纤维布的粘贴方向、层数与范围,避免材料浪费;二是批量采购材料,与生产厂家建立长期合作,降低材料采购成本;三是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人工与工期成本;四是推广标准化施工工艺,降低施工失误导致的返工成本。

五、结论

碳纤维布技术在既有建筑抗震加固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能够有效提升结构的承载能力、抗震延性与耐久性,且施工便捷、对原结构扰动小。经济性分析表明,尽管其材料成本相对较高,但综合施工周期、后期维护、间接效益等因素,其总成本与全生命周期效益优于传统加固技术。

参考文献

[1]王亚男,杜羡羡,杜芬芬. 碳纤维布在既有建筑混凝土结构抗震加固中的创新应用[J].居舍,2025,(20):62-64.

[2] 方 娇 . 既 有 建 筑 工 程 抗 震 加 固 技 术 研 究 [J]. 砖瓦,2025,(03):52-54.DOI:10.16001/j.cnki.1001-6945.2025.03.012.

[3]黄灏. 砌体结构抗震鉴定与加固[J].价值工程,2022,41(13):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