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机电工程中PLC 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自动化运维技术优化研究

作者

刘攀攀

身份证号:410882199009108639

一、引言

在现代机电工程中,PLC 控制系统因可靠性高、编程灵活等优势,广泛用于工业生产线等场景,承担核心功能。但随着机电系统复杂,其故障诱因多元,传统运维模式存在故障定位滞后等问题,探索高效故障诊断与自动化运维技术成关键课题。

二、PLC 控制系统的典型故障类型与运维痛点

(一)典型故障类型及特征

PLC 控制系统故障分硬件、软件、通信三类。硬件故障涉及主机、I/O模块等部件损坏,表现为设备无响应等,成因有电压波动等;软件故障体现为控制逻辑错误等,表现为执行动作紊乱等;通信故障发生在通信链路,表现为数据传输中断等,成因有通信线缆老化等。

(二)传统运维模式的核心痛点

当前运维模式有三大痛点:故障定位难,依赖经验判断,易误判漏判;运维响应效率低,被动模式致设备停机损失大;运维管理碎片化,缺乏统一平台,难实现全生命周期运维追溯与分析。

三、PLC 控制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的优化路径

故障诊断技术优化需通过“ 智能算法赋能、状态监测升级、诊断流程标准化” 实现故障精准定位与快速识别。

(一)智能诊断算法创新:实现故障精准识别

依托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构建智能诊断模型。基于数据驱动的算法,采集运行数据,用机器学习算法建正常模型,自动识别故障;基于规则推理的软件故障诊断,梳理逻辑规则,构建故障树定位漏洞;基于振动与温度的硬件故障诊断,安装传感器,提前识别潜在故障。

(二)状态监测技术升级:实现故障提前预警

集成升级监测技术,构建全维度状态感知网络。部署分布式监测节点,采集参数传至云端;结合边缘计算与本地预警,轻微异常本地预警,严重异常启动应急程序;构建可视化监测平台,直观展示运行状态等信息。

(三)诊断流程标准化:提升故障处置效率

制定标准化诊断流程。设计分级诊断流程,按故障影响与紧急程度分级处理;制定诊断操作规范,编制手册明确步骤;建立跨专业协同诊断机制,复杂故障多专业实时协作解决。

四、PLC 控制系统自动化运维技术体系的构建

以 “ 智能化监测、自动化处置、信息化管理” 为目标,构建 PLC 控制系统全生命周期的自动化运维技术体系。

(一)自动化运维平台搭建:实现运维流程数字化

搭建集 “ 状态监测、故障诊断、维修管理、数据追溯” 于一体的自动化运维平台,整合 PLC 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故障记录、维修档案、备件信息,实现运维流程的数字化管理。其一,维修工单自动化生成,当智能诊断平台识别故障后,自动生成维修工单,明确故障位置、类型、处置建议、责任人与时限,通过平台推送至运维人员移动端,避免人工派单延迟。其二,备件管理自动化调度,平台关联备件库存系统,当维修工单生成时,自动查询所需备件的库存数量与位置,若库存不足,触发自动采购申请,确保维修备件及时供应。其三,运维数据自动化分析,平台定期对运行数据、故障记录、维修成本等进行统计分析,生成运维报告,展示设备故障率、平均修复时间、备件消耗情况等指标,为运维策略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二)远程运维技术应用:实现运维服务便捷化

依托网络通信技术,实现 PLC 控制系统的远程运维,降低现场运维成本,提升服务响应速度。首先,远程程序调试与更新,通过 VPN 或专用通信链路,运维工程师可远程访问 PLC 控制程序,实现逻辑修改、参数调整、程序下载等操作,避免因现场调试导致的长时间停机,例如针对生产线 PLC 程序的小范围优化,远程调试可将停机时间从 8 小时缩短至1 小时以内。其次,远程故障排查与指导,当现场出现复杂故障时,远程专家可通过运维平台查看实时运行数据、控制程序逻辑、设备状态画面,通过视频通话指导现场人员进行排查,实现 “ 专家资源共享” 。最后,远程备份与恢复,自动定期备份 PLC 控制程序、参数设置、系统配置等关键数据,存储至云端服务器,当程序丢失或损坏时,可快速远程恢复,避免因数据丢失导致的系统重建成本。

(三)全生命周期运维管理:实现运维决策科学化

以自动化运维平台为载体,构建 PLC 控制系统全生命周期的运维管理机制,实现运维决策的科学化。其一,设备建档与追溯管理,为每台 PLC设备建立电子档案,记录设备型号、安装时间、运行参数、维修记录、校准情况等信息,实现从采购、安装、运行到报废的全流程追溯。其二,预测性运维策略制定,基于平台积累的运行数据与故障规律,利用大数据算法预测设备剩余使用寿命,制定个性化的维护计划,例如根据 PLC 电源模块的温度变化趋势,提前安排更换,避免突发故障。其三,运维成本优化管控,通过平台统计分析不同设备、不同故障类型的维修成本,优化备件采购策略与维护周期,例如对于故障率低、维修成本高的模块,采用备用模块轮换维护的方式,降低总体运维成本。

五、工程应用实例与效果

以某汽车零部件生产线 PLC 控制系统的运维优化项目为例,该生产线采用多台西门子 S7-1200 系列 PLC 实现冲压、焊接、装配等工序的自动化控制,传统运维模式下年均故障停机时间达 200 小时,运维成本较高。采用优化后的故障诊断与自动化运维方案:部署智能监测节点 32 个,搭建自动化运维平台,集成 SVM 故障诊断算法与远程运维功能。应用效果显示:故障识别准确率从原来的 70% 提升至 96% ,平均故障修复时间从 4小时缩短至 1.5 小时,年均故障停机时间减少至 60 小时,运维成本降低40% ;同时通过预测性维护,成功提前识别并更换 5 个即将失效的 I/O 模块,避免了生产线突发停机事故,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与系统可靠性。

六、结论

PLC 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与自动化运维技术的优化,是提升机电工程自动化水平与运行可靠性的重要举措。通过智能诊断算法创新、状态监测技术升级、自动化运维平台搭建,可有效解决传统运维模式的痛点,实现故障的精准识别、快速处置与全生命周期管理。

参考文献

[1]孙辽原. 机电工程中照明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与节能策略研究[J].中国照明电器,2025,(06):162-164.

[2] 王 彦 儒 . 建 筑 机 电 工 程 中 的 消 防 系 统 控 制 应 用 [J]. 石材,2025,(04):121-123 + 144.DOI:10.14030/j.cnki.scaa.2025.0193.

[3]杨立军,曲业岭,陶开国. 建筑机电工程中的消防系统控制技术探讨[J].今日消防,2025,10(03):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