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动态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作者

文靓

吉林省白城中心医院 医务科 吉林省白城市 137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为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迅速聚集形成血栓,完全堵塞血管,致使心肌处于急性缺血缺氧状态,最终导致心肌坏死,是冠心病发展到就位严重阶段[1]。当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患者通常会感到胸部不适,出现严重的心绞痛,感觉胸口像被重物压迫,且疼痛一般持续超过半 h,服用硝酸甘油也无法缓解。有的患者还会伴有上腹部疼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情况。急性心肌梗死多发于 45 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而且男性患病的情况比女性更为常见。由于这类人群的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影响,以及肥胖、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增加患病的可能性[2]。随着老年人口数量增多,患有各种基础疾病的人越来越多,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情况也变得更加普遍。复发时,病变可能出现在原来病变冠状动脉分支的不同节段,也可能出现在其他冠状动脉分支。急性心肌梗死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所以尽早识别并治疗非常关键。一旦怀疑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因此,需要尽快送医进行介入治疗,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找到堵塞位置,再用球囊扩张或植入支架开通血管。在诊断过程中,心电图因为操作快捷、没有创伤、使用方便等优势,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而动态心电图能对患者进行长时间的心电监测,相比常规心电图,可以捕捉到短暂发作的心电异常情况,为医生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更全面准确的依据[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3.1.1-2024.12.31 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188 例,发病时间分别为 ⩽6h 、 >6h ,并按照发病时间依次将患者记为 A、B 两组,各 94 例。A组男 49 例,女 45 例;年龄 43-79 岁,平均( 61.72±4.37 )岁;B 组男 50例,女 44 例;年龄 42-80 岁,平均( 61.98±4.61 )岁。经统计学分析( P> 0.05)。

1.1.1 纳入标准

① 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② 患者意识清晰,能正常配合诊断演技进行。

1.1.2 排除标准

① 伴有免疫功能障碍; ② 合并恶性疾病病变者。

1.2 方法

患者均进行 24h 动态心电图检查。检查时,使用专门的 24h 动态心电图监测仪。检查开始前,患者需要先平躺在床上,方便医生操作。把电极片粘贴在患者胸部指定位置,捕捉心脏跳动产生的电信号。贴好电极片、连接好监测仪后,在接下来的 24h 里监测仪会持续记录患者心脏的电活动情况,而患者可以进行自主活动;医生通过关注监测仪上显示的心电数据,重点观察心电图上 T 波、Q 波和 ST 波的变化,一旦发现 T 波高耸或倒置、Q 波异常加深加宽、ST 段抬高或压低等阳性改变,就能为诊断病情提供重要线索。

1.3 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动态心电图阳性改变结果,包括 Q 波、T 波和 ST 波阳性改变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1.0 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数( % )表示,比较用 x2 检验。 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 组的 Q 波阳性改变率为 39.36% ,T 波阳性改变率为 45.74% ,ST 波阳性改变率为 52.13% ,心电图显示的阳性改变率均高于 B 组,见表 1。

1 两组动态心电图阳性改变结果[例 (% )]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严重的冠心病类型,就算患者度过急性发作期,后续还可能出现各种麻烦的并发症。心脏的电活动会紊乱,导致心律失常;心脏的泵血功能下降,引发心力衰竭;更严重的还可能出现室间隔穿孔、心脏破裂,或者心包炎、心肌梗死后综合征,以及心脏瓣膜功能出问题。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较为危险。冠状动脉堵住初期,患者可能还没什么明显症状,很容易不当回事。可这个阶段发病突然,又没办法提前预防,一旦忽视,患者的死亡风险就会大大增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核心是保住心脏功能,不让梗死的范围扩大,同时缩小心肌缺血的区域,帮助患者挺过最危险的时期[4]。而准确治疗的前提是有效诊断,心电图就是医生的重要帮手。医生通过观察心电图上 T 波、Q 波和 ST 波的变化,比如 ST 波是不是抬高或者下移、Q 波有没有变宽、T 波是不是异常高耸,就能判断心肌缺血的程度,为诊断提供关键线索,尽早确定病情并展开治疗[5]。动态心电图能连续 24h 监测患者的心电活动。监测期间,患者可以自由行动,不影响正常生活。动态心电监测仪会把 24h 的心电变化都记录下来,形成完整的变化曲线,给医生提供更全面的数据,使医生能更清楚患者的心电波动情况,尤其是对超急性期患者,动态心电图能大大提高确诊率,让治疗效果更好。结果显示:A 组的 Q 波阳性改变率为 39.36% ,T 波阳性改变率为 45.74% ,ST 波阳性改变率为 52.13% ,心电图显示的阳性改变率均高于 B 组。分析原因:在检查急性心肌梗死时,动态心电图能发挥重要作用,能准确检测出心电图上的阳性改变。尤其对于有的患者症状不典型,发病过程缓慢,普通检查可能难以发现问题[6]。动态心电图通过持续监测,能把不同患者心脏电活动的异常变化都记录下来,医生通过分析这些变化,就能判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发展阶段。正因如此,动态心电图在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过程中,有着很高的实用价值,是医生诊断这类疾病的得力助手。

综上所述,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测,可以清晰呈现患者心电改变情况,进而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急性期情况,为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孙云,谷慧平,徐长松.24h 动态心电图参数联合心脏彩超及 NT-proBNP 对急性心肌梗死PCI 术后远期MACE 的预测价值[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4,19(7):858-862.

[2]张囡囡,史韩峰,岳志杰,等.动态心电图联合淀粉样蛋白 A1、miR-499-5p 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24,28(12):1403-1408.

[3]殷英,要彤,张越杨,等.动态心电图参数、微小 RNA-187-5p、嘌呤能离子通道型受体7 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J].中国医刊,2024,59(9):1011-1013.

[4]王凯,李浩亮,汪麟,等.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 PCI 后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与心电图 QRS 时限的关系[J].山东医药,2024,64(23):82-84.

[5]李扬,刘娟,潘晶,等.动态心电图联合血清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4 和微小RNA-139-5p 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4,22(3):267-272.

[6]蒲连美,韩福生,李红,等.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心电图动态演变 1 例[J].心肺血管病杂志,2023,42(8):859-864.

作者简介:文靓,1982.6.12,女,汉,吉林白城,本科,副主任技师,研究方向:心血管内科、心电图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