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规划中加油站销售场景的功能重构路径
孙浩强
中国石油甘肃昆仑好客销售分公司 730030
引言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已成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关键举措,其核心是让居民在步行15 分钟内便捷解决买菜、吃饭、取快递等日常需求,这一理念契合了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得到了国家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然而传统加油站却面临着功能单一、空间浪费、综合服务能力差等困境,其主要功能仍然以燃油加注为主,占地面积虽大但闲置空间多,且受新能源汽车发展冲击,生存压力渐增,更重要的是,部分加油站虽区位较好、周边居民众多,但其现有功能与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严重不符,无法满足居民买菜、餐饮、快递收发等需求,因此,在“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规划下,对加油站销售场景进行功能重构势在必行。
一、功能重构总体思路
(一)核心理念
加油站功能重构核心理念可概括为“ 能加油,更能‘ 加’ 生活” ,即在保留成品油加注这一核心功能的基础上,拓展出丰富的与居民生活相关的服务功能,使加油站从单纯的交通能源服务站点转变为融合多种生活服务的社区综合服务空间,通过功能的拓展与融合,让加油站更好地融入居民生活,成为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的重要场所。
(二)分层级服务圈构建
为实现上述核心理念,按照居民活动半径和时间需求构建分层级服务圈:5 分钟服务圈主要满足居民即时需求,在步行 5 分钟可达范围内设置早餐售卖点、快递取件点等,方便居民在上班或日常生活中快速获取基础服务;10 分钟服务圈着重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在步行 10 分钟范围内设置生鲜蔬菜售卖点、咖啡店等,满足居民稍长活动范围内的多样化需求。
二、功能重构实施路径
(一)精准“ 体检” ,需求诊断与可行性评估
在功能重构前,需对加油站及周边区域进行精准“ 体检” ,一方面深入调查附近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了解其在买菜、就餐、快递取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需求;另一方面分析加油站周边的人口密度、人流量分布、交通状况等,明确区域人口规模和活动特点,通过需求诊断与可行性评估,为后续的功能规划和布局提供准确依据,确保重构后的功能贴合实际需求。
(二)多元“ 共议” ,主体协同与方案共创
功能重构涉及多方利益相关者,因此要组织街道管理人员、周边居民代表、加油站经营者及专业设计师等进行多元“ 共议” ,街道管理人员熟悉区域整体规划和管理要求,居民代表能反映实际需求,加油站经营者关注经营效益和可行性,设计师提供专业空间规划方案,通过多方充分沟通讨论,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凝聚共识,从而确保功能重构方案既符合居民需求,又具备实际可操作性。
(三)创新“ 绘蓝” ,空间立体重构设计
在摸清需求并达成共识后,进行创新“ 绘蓝” ,根据功能需求变化,重新规划布局空间,如将传统大型油罐缩小或改为地下油罐,释放地面空间用于建设早餐铺、生鲜超市等,同时有条件的加油站可利用闲置场地和空间打造闪电仓、汽车维修保养美容和车友聚会场所等,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空间利用率和安全性,确保各功能区域独立又连通,且符合消防、环保等规范要求。
(四)高效“ 通途” ,审批流程集成优化
为推动功能重构项目顺利实施,需构建高效“ 通途” ,对审批流程进行集成优化,建立消防、住建等多部门联合审批机制,对加油站功能重构项目集中审核,缩短审批时间,力争30 天内完成所有审批手续,为项目快速推进提供保障,减少因审批流程繁琐导致的项目延误。
(五)快速“ 筑巢” ,模块化装配式施工
施工阶段采用快速“ 筑巢” 方式,即模块化、装配式建设,像搭积木一样进行施工,以缩短施工周期,同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工序,尽量减少对加油站正常加油业务的影响,确保15 天内完成施工任务,使加油站尽快恢复全面运营,为居民提供服务。
(六)持续“ 健诊” ,效果监测与动态优化
功能重构完成后,需进行持续“ 健诊” ,对运营效果全面监测评估,重点关注居民满意度,如早餐排队时长、生鲜蔬菜价格合理性、社区活动参与度等,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动态优化调整,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和质量,确保加油站持续满足居民需求。
三、试点探索与模式验证
(一)兰州建新路综合服务站
兰州建新综合服务站作为试点,在功能重构方面积极探索,保留加油功能的同时,增设早餐供应点和社区食堂,早餐供应点提供便捷实惠的早餐,满足周边居民和上班族需求,社区食堂则为居民提供价格合理、菜品丰富的午晚餐,解决部分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的就餐难题,这些功能的增加使该站人气大幅提升,前来加油和就餐的人数较之前增加 30% ,不仅提高了经营收入,还成功融入“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验证了功能重构模式的可行性。
(二)兰州莫高能源服务中心
兰州莫高智慧能源服务站在功能重构上更为多元化,屋顶安装光伏板利用太阳能发电,既节能环保又补充站内用电,设立车友客厅供车主交流休闲,晚上还播放电影吸引居民参与。同时,设置闪电仓、快递柜和生鲜柜,实现24 小时不打烊服务,方便居民随时取寄快递、购买生鲜食材和生活商品配送,这种多元化服务模式使其成为集能源供应、休闲娱乐、生活购物于一体的24 小时生活空间,受到居民广泛好评,进一步验证了功能重构模式的有效性。
四、功能重构的优缺点和问题
(一)优点
功能重构后的加油站对居民而言,能提供多样化生活服务,居民在步行范围内即可解决诸多需求,节省时间和交通成本,生活更便捷,同时也为居民提供了更多交流活动空间,增强社区凝聚力;对企业而言,拓展了服务功能,增加了经营收入,提高了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也提升了品牌影响力,有助于可持续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安全问题是居民和社会各界最为担心的,加油站涉及燃油储存加注,新增餐饮、社区活动等功能后,安全保障难度增加,对此可采用智能监控系统、自动灭火装置等新科技手段实时监测预警,同时加强严格监管,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培训。
盈利问题也不容忽视,功能重构需要一定资金投入,部分经营者担心难以盈利,应对措施包括政府给予适当补贴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投资回报率,增强其参与积极性。
五、结语
在“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规划背景下,加油站不应局限于“ 加油” 功能,通过科学合理的功能重构,能够拓展出丰富多样的生活服务功能,成为服务居民的重要载体和社区的“ 大客厅” ;这种重构不仅能提高加油站自身效益和竞争力,更能有效补齐社区服务短板,让居民在步行15 分钟内满足各种生活需求,真正实现“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想.中石油某销售公司加油站业务场景数字化转型优化策略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23.
[2]解文镇.基于改进协同过滤算法的汽车服务推荐及其在加油站销售平台的应用[D].天津理工大学,2019.
[3]王婷,李思.新兴信息技术在成品油销售企业的应用发展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19):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