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育中引入AI 人工智能

作者

潘昌明 谢雅琴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第一中学校 644100

一、在高中数学教育中引入 AI 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引入的必要性分析

引入 AI 的必要性源于高中数学教育的现实需求。高中数学知识点抽象且逻辑性强,学生个体在理解能力、学习节奏上存在显著差异,传统 “ 一刀切” 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及时、精准的指导,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困难积累;此外,高中数学的练习反馈、学情分析等工作耗时费力,教师精力有限难以全面覆盖。AI 技术能够通过数据分析与智能算法,有效弥补这些不足,为数学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二)引入的可行性基础

引入 AI 具备多方面的可行性基础。技术层面,当前 AI 教育产品已具备智能推荐、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等功能,能够适配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与目标;硬件设施方面,多数学校已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学生用电脑或平板,为 AI 的应用提供了设备支持;政策层面,国家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为 AI 引入高中数学教育提供了政策保障;同时,教师与学生对智能技术的接受度不断提高,为 AI 的落地应用奠定了认知基础。

(三)AI 在高中数学教育中的独特价值

AI 在高中数学教育中具有独特价值。在学习层面,AI 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数据,精准识别知识薄弱点,推送针对性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高效突破难点;在教学层面,AI 可辅助教师完成学情分析、作业批改等工作,使教师有更多精力聚焦教学设计与个性化指导;在评价层面,AI 能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面追踪与多维度评价,超越传统考试的单一评价模式,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数学能力;此外,AI 还能通过可视化技术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直观的动态图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理解效果。

二、AI 在高中数学教育中的引入路径

(一)AI 赋能个性化学习场景

AI 赋能个性化学习场景是引入的核心路径之一。通过智能学习平台,AI 可基于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数据,构建个性化学习模型,为每个学生推送适配的习题、微课等学习资源;针对不同学习进度的学生,AI 能规划差异化的学习路径,基础薄弱的学生侧重基础知识巩固,学有余力的学生则提供拓展性内容;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AI 可提供实时的解题指导与思路提示,当学生遇到困难时,通过交互式问答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而非直接给出答案,培养学生的独立解题能力。

(二)AI 支持教学过程优化

AI 支持教学过程优化,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备课环节,AI 可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学情,推荐合适的教学案例、课件素材,辅助教师设计教学方案;课堂教学中,AI 可实时分析学生的课堂互动数据,如答题正确率、提问内容等,为教师提供学情反馈,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与重难点;课后,AI 能自动批改学生的作业,生成错题分析报告,指出错误类型与涉及的知识点,使教师的辅导更具针对性;同时,AI 可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构建共享资源库,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参考,促进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创新。

(三)AI 创新数学评价体系

AI 创新数学评价体系,实现评价的多元化与精准化。传统评价以考试成绩为主,AI 则能通过追踪学生的学习全过程,收集练习、提问、讨论等多维度数据,实现过程性评价,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进步情况;在评价内容上,AI 不仅关注解题结果的正确性,还能分析解题过程的逻辑性与方法的合理性,评估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此外,AI 可对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多维度画像,如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帮助教师与学生明确优势与不足,为后续学习与教学提供精准指引。

三、引入过程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一)技术应用层面的挑战与应对

技术应用层面面临诸多挑战。AI 系统的算法准确性可能存在偏差,如对学生解题思路的误判,影响学习指导的精准性;学生的学习数据涉及隐私信息,存在数据安全与泄露风险;部分 AI 系统与现有教学管理系统兼容性差,难以有效整合。应对策略包括:选择经过教育实践验证的 AI 产品,加强算法的教育场景适配性测试;建立严格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采用加密技术保护学生信息;推动 AI 系统与学校现有平台的标准化对接,提升系统整合度。

(二)教师适应与能力挑战与应对

教师适应与能力挑战不容忽视。部分教师对 AI 技术的认知不足,存在抵触心理,担心 AI 替代自身角色;教师缺乏 AI 应用的相关技能,难以有效操作智能教学系统;AI 引入后,教师的教学角色从知识传授者向学习引导者转变,部分教师难以适应这种角色转变。应对策略包括:加强教师 AI 技术培训,提升操作能力与应用意识,明确 AI 是辅助工具而非替代者;组织教师参与 AI 教学实践研讨,分享应用经验,帮助教师适应角色转变;建立教师与技术人员的协作机制,及时解决 AI 应用中的技术问题。

(三)学生与教育生态挑战与应对

学生与教育生态层面存在潜在挑战。学生可能过度依赖 AI 的解题提示,削弱独立思考能力;不同学生家庭的智能设备配备与网络条件存在差异,可能加剧教育不公平;AI 教学的过度数字化可能减少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影响教学氛围。应对策略包括:引导学生合理使用 AI 工具,明确 AI的辅助定位,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学校提供设备与网络支持,保障贫困学生的 AI 使用条件;平衡 AI 应用与传统教学方式,保留必要的课堂互动与面对面指导,维护良好的教育生态。

结束语:在高中数学教育中引入 AI 人工智能是教育智能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在个性化学习、教学优化、评价创新等方面的价值显著。尽管面临技术应用、教师适应、教育生态等挑战,但通过合理规划引入路径与有效应对策略,这些问题可逐步解决。未来,随着 AI 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教育理念的持续更新,AI 将更好地融入高中数学教育,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为高中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陶文平.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对高中数学教育的影响探析及应用策略[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4, (27): 36-39.

[2]张延龙. 高中数学教学渗透人工智能教育的策略分析[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20, (07): 80.

[3]吴茂松. 高中数学教学渗透人工智能教育的策略研究[J]. 学周刊,2018, (09): 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