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 的工程项目进度- 成本动态协同控制研究
马峰
身份证号:513027197511275917
引言
在工程建设中,进度与成本控制相互依存且制约,传统分部门管理模式缺乏统一平台与实时交互,易造成信息孤岛和反馈滞后,影响决策与资源利用。BIM以三维模型为核心,集成多专业信息,实现可视化和协同。结合 4D可优化施工顺序,结合 5D可实现工程量统计与动态预算,将二者集成可构建动态协同体系,实现工期与预算同步优化,推动项目管理向精益化与智能化发展。
一、BIM 技术在工程项目进度与成本管理中的作用机理
BIM技术本质上是基于三维数字化的建筑信息管理平台,它通过建立包含几何信息、物理属性、构件关系及施工工艺等多维数据的建筑模型,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集成与共享。在进度管理中,BIM通过将时间维度(4D)叠加到三维建筑模型中,能够直观地展示各施工阶段的空间布置与进度安排,帮助项目团队提前发现施工冲突、优化施工路径。在成本管理中,BIM通过与预算软件或成本数据库集成,形成5D模型,实现工程量自动提取、动态预算调整和成本分析。基于BIM的进度与成本协同控制,是将 4D进度模型与 5D成本模型在同一平台集成,通过统一的数据接口实现进度与成本信息的实时关联。当进度计划发生调整时,BIM能够自动计算其对工程量和成本的影响,并实时反馈给管理人员;反之,当成本预算发生变动时,系统可以快速模拟其对工期的影响,从而辅助管理人员在不同方案之间做出平衡决策。这一机制使得进度与成本不再是独立的管理对象,而是形成了一个动态交互、实时更新的协同管理体系。同时,BIM平台还能与物联网设备相连,将施工现场的实际进度、机械使用情况、材料消耗等数据实时传回系统,通过对比计划与实际的差异,及时调整施工策略,避免延误与超支。
二、基于BIM 的进度-成本动态协同控制模型构建
为了在工程项目中有效实现进度与成本的动态协同控制,需要构建一个以BIM为核心、涵盖计划制定、过程监控、数据分析与反馈等环节的整体管理模型。该模型的第一步是建立统一的数据基础,即通过BIM模型将建筑、结构、机电等多专业信息以及与之相关的时间计划和成本数据进行集成,形成包含三维空间信息、时间进度信息和成本信息的多维数据库。第二步是制定基于BIM的进度-成本一体化计划,将施工任务、资源分配和成本预算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关联,形成可视化、可调整的施工方案。第三步是实施过程中,利用BIM平台进行实时进度与成本数据的采集与比对,通过物联网传感器、现场巡检记录、材料出入库数据等来源,确保信息的实时性与准确性。第四步是利用数据分析功能,对进度偏差和成本偏差进行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延误与超支,并通过BIM的模拟功能测试不同调整方案的效果,从而选择最佳方案进行实施。第五步是形成反馈机制,将实施结果与模型数据进行比对,持续优化计划和控制策略,实现动态循环的协同管理。这种模型不仅可以在单个项目中应用,还可以推广到企业级的项目集群管理,实现多项目间的资源共享与风险均衡。
三、基于BIM 的进度-成本动态协同控制的实施策略
在具体实施中,首先应确保BIM平台与现有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兼容性,避免数据孤立和重复录入问题。项目启动阶段,应建立统一的BIM数据标准和编码规则,确保进度与成本数据在不同专业和不同阶段间可以无缝对接。在计划制定环节,通过BIM平台进行多方案模拟,分析不同施工顺序、资源配置和预算方案对项目整体绩效的影响,选择最佳组合方案作为基准计划。在施工过程中,通过BIM与现场信息采集系统(如RFID、GPS定位、智能传感器等)联动,实时获取施工进度、机械利用率、材料消耗等数据,动态更新BIM模型中的进度与成本信息。当实际数据与计划数据出现偏差时,利用BIM平台的模拟和分析功能快速制定调整方案,并在实施前进行可行性验证。此外,项目管理团队应建立跨部门的BIM协同工作机制,使进度管理人员、成本控制人员、设计人员和施工团队能够在同一平台上共享信息、协同决策,从而减少信息传递中的失真和延误。
四、基于BIM 的进度-成本动态协同控制的应用效果与案例分析
在实际工程中,基于BIM的进度-成本动态协同控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以某大型市政综合体项目为例,该项目总建筑面积超过50 万平方米,涉及多个专业分包单位,施工周期长、协调难度大。项目团队在实施过程中引入BIM技术,将设计模型与施工计划、预算信息集成到统一平台,通过4D施工模拟优化了施工顺序,减少了工序冲突和返工现象。在成本控制方面,BIM平台实现了工程量的自动统计与动态预算调整,使得成本变动能够实时反映到进度计划中。当项目中期因设计变更导致部分施工任务顺延时,BIM系统迅速计算出工期延长的同时增加的人工、机械和材料费用,并生成调整后的进度-成本方案,帮助管理层在限期内做出合理决策。最终,该项目的实际工期比原计划缩短了 5% ,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并且减少了约 8% 的材料浪费。这一案例表明,BIM在进度与成本动态协同控制方面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还显著降低了风险和浪费。
五、结论
基于BIM的工程项目进度-成本动态协同控制,打破了传统管理模式下进度与成本相互独立、信息滞后的局限,形成了以统一数据平台为核心的动态交互机制,实现了进度计划与成本预算的实时联动和同步优化。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显著提升项目计划的准确性、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管理风险,并在多方协作中减少信息延误,提高决策效率。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融合,BIM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将进一步向智能化、预测化和全过程数字化方向发展。未来,基于BIM的进度-成本协同控制有望与云计算平台结合,构建跨区域、多项目的集中管理体系,为大型工程项目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管理支持,从而推动工程建设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左雨菲.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4,(22):112-114.
[2]杜智华.基于 BIM 技术的建筑工程造价标准化管理分析[J].大众标准化,2024,(22):139-141.
[3]肖鑫,焦震宇,唐孟,等.基于 BIM 的汉钢中厚板 EPC 项目全周期数字化技术应用[C]//中国图学学会.2024 第十三届“龙图杯”全国 BIM 大赛获奖工程应用文集.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冶赛迪上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2024:179-188.DOI:10.26914/c.cnkihy.2024.043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