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不同体能基础初中生的中考体育个性化备考方案设计与实践

作者

黄北京

甘肃省天水市育生中学 甘肃 天水 741000

引言:近年中考体育分值不断攀升而成为影响学生升学的重要因素的情况下,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学生体能基础、兴趣爱好和运动能力差异大且传统统一备考模式效果不佳的状况,像体能好的学生易懈怠、体能弱的学生易放弃,如此既难调动学生积极性又阻碍学生个性化发展,所以探索适应不同体能基础学生的中考体育个性化备考方案就显得十分迫切,本文便要结合教学实践对其设计思路与实施路径加以探讨。

一、学生体能基础现状分析与评估体系的构建

实施个性化备考需准确了解学生体能基础并构建科学、全面、易操作的评估体系,即在学期初依据中考体育必考和选考项目对学生进行基线测试以收集成绩、运动习惯、伤病情况、兴趣爱好等信息,随后根据数据将学生分为体能基础较好、中等、较弱三组且该分类动态可变会根据定期复测调整,如此通过评估与分层为制定差异化备考目标和训练内容奠定基础来确保个性化方案精准实施。

二、差异化备考目标与训练内容的精准设计

明确学生体能分层后关键在于依不同层次学生量身定制备考目标及训练内容,体能基础较好学生的备考目标不止于维持现有水平更要突破极限挑战更高标准,训练内容方面在巩固基础同时增加强度与难度,像耐力跑训练中引入间歇跑、变速跑等高阶训练方法以及力量训练中增加负重或次数组数;体能基础中等学生目标是巩固优势项目弥补薄弱环节力争达到良好甚至优秀水平,训练内容侧重技术动作精细化打磨与体能短板针对性提升,如对立定跳远成绩不理想学生增加专项力量训练和起跳落地技术指导;体能基础较弱学生首要目标是激发运动兴趣建立运动自信确保各项成绩及格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升,训练内容更注重基础技能掌握和基础体能积累,采用低强度、多重复、趣味性强的训练方法,如将长跑分解为多次短距离跑结合游戏进行以减少学生畏难情绪,同时确保训练内容全面覆盖所有中考项目避免偏科。

三、分层教学与动态调整策略的有效实施

个性化备考方案的落地需课堂分层教学与训练过程动态调整相配合,即在体育课和课外训练中按学生分层情况将其编入不同训练小组并由体育老师或助教负责针对小组共性与个体差异予以指导,比如练习篮球运球时让基础好的小组全场变速运球上篮、中等的练半场综合运球、较弱的从原地运球和基础步伐开始,且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训练反应和进步,一旦学生进步超越所在层次或因伤病落后便及时调整层次以确保训练适宜,而此动态调整是基于客观观察和数据反馈并非频繁变动且通常在每次复测后进行。

四、过程性评价与心理疏导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中考体育备考这件事,并非仅仅是体能方面的单纯较量,实际上更是对心理素质的一场严峻考验。维持学生备考动力,至关重要的是要建立起科学的过程性评价体系,并且同步开展心理疏导工作。不能仅以最终成绩来进行单一的评价,而应着重去关注学生在备考过程里所展现出来的努力程度、取得的进步以及参与时的态度。可以设立诸如进步之星、努力之星这类小奖励,以此来肯定学生所取得的进步,还要定期组织开展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活动,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看清自身的成长情况,同时学习到他人的优点。对于那些体能不太好、心理压力又比较大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与鼓励,帮他们细致入微地分析原因,精心地制定短期目标,并且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当学生遇到挫折的时候,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助力他们调整好心态,重新拾起信心,就像面对害怕长跑的学生,教师可以分享自身的经验,或者引导其去想象成功带来的喜悦那样。要借助过程性评价与心理疏导,全力营造出积极的备考氛围,促使学生能够愉悦地投入到训练当中去。

五、个性化备考方案实践效果与反思

经过一学期实践的个性化备考方案成效显著,中考体育成绩显示三个层次学生均获提升,体能好的学生于优势项目保持稳定且部分刷新个人最佳,体能中等的绝大多数达良好以上实现突破,体能弱的及格率大幅提高且从害怕考试变得自信、对体育兴趣增加,问卷调查表明学生对“因材施教”备考方式满意度高且认为训练有针对性、易见进步,不过实践中存在如科学划分层次、平衡统一与分层教学时间、利用场地器材满足不同需求等问题,这提示未来需优化评估工具、探索灵活教学组织形式、争取资源支持以完善备考方案。

结论:在应对中考体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为不同体能基础初中生设计并实践中考体育个性化备考方案是有效途径,其通过科学评估、精准设计、分层实施、过程激励等环节,满足学生个体差异以激发内在动力进而提升备考效率与效果,实践证明能助学生取得好成绩且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与习惯,当然这对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要求更高,未来需于实践中反思、优化来为更多初中生提供科学有效的备考支持。

参考文献

[1] 王晓红. 初中体育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J]. 体育教学, 2022,42(5): 45-48.

[2] 李明. 中考体育项目训练方法创新研究——以中考体育项目为例[J]. 当代体育科技, 2021, 11(29): 120-122.

[3] 陈思远. 新课标下初中体育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 课程教育研究, 2023(18): 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