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智慧工地在市政公用工程中的运用黄娅

作者

黄娅

身份证:653130198603192843

1 智慧工地的概述

智慧工地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工地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它通过集成各类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实时收集和分析工地上的各种数据,从而实现对工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施工过程的精细管理以及安全风险的实时监控。智慧工地的核心在于通过技术手段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减少人为错误,提升施工安全水平,最终达到节约成本、缩短工期的目的。

2 智慧工地在市政公用工程中的运用

2.1 人员管理系统

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队伍进入现场时,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和管理的高效性,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身份验证和信息登记。通过采集施工人员的人脸、指纹等生物特征信息,建立详细的身份档案,同时记录他们的健康状况、相关证书等重要信息。这些信息将被传输至一个集中的信息平台,以便通过人员管理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共同管理施工人员。这样的管理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施工队伍的管理效率,还能为员工工资的准确发放提供可靠的依据。(1)入场登记环节。施工人员在进入现场时,需要使用具备近距离无线通信功能的智能手机。通过下载并安装相关软件,并与手机的蓝牙指纹设备连接,可以快速录入员工的指纹、工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等关键信息。此外,利用手机的自动识别功能和拍照软件,每位员工的信息录入时间可以控制在短短的两分钟之内,大大提高了入场登记的效率。(2)信息显示功能。在施工场地的大门或合适的位置安装显示屏,当员工通过该区域时,显示屏会自动显示出员工的工号、姓名、进场时间等关键信息。这样的设置不仅方便了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人员的实时监控,也提高了施工场地的安全性。(3)考勤管理措施。在员工宿舍、常用出入口等关键位置安装门禁装置,用于记录员工进出施工现场的时间。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统计各班组和个人的出勤情况,并在每月底进行一次详细的统计,以月度考勤报表的形式展示出来。这不仅方便了工资的准确发放,还能够结合每天的出场记录,对施工场地的用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对项目计划进行合理调整,确保现场施工人员的合理调配。此外,借助远程监控系统,在不同区域分散设置摄像头,并将数据集中于云平台,实现对人员信息的智能化管理。(4)闸机管理。人员通道的闸机配备了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等多种功能,只有经过认证的员工才能被放行,而未经过认证的员工则会被拒之门外。对于那些无进出权限但试图硬闯的人员,闸机会发出警报,以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同时,人员通道还具备紧急逃生功能,一旦施工现场发生紧急事件,闸机会自动开闸,确保员工能够迅速撤离,保障人员安全。

2.2 环境监测系统

环境监测系统是智慧工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安装各种环境监测设备,如噪声监测器、扬尘监测器、气象站等,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的环境状况。这些设备能够对施工现场的空气质量、噪音水平、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参数进行持续跟踪,并将数据传输至中央控制系统。通过这些数据,管理人员可以及时了解施工现场的环境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和改善环境质量,确保施工活动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例如,当监测到施工现场的扬尘水平超过规定标准时,系统会自动启动喷雾降尘装置,以减少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在噪声监测方面,如果检测到的噪声水平过高,系统会提醒施工人员采取降噪措施,如使用低噪声设备或调整作业时间,以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干扰。此外,环境监测系统还可以与气象站数据相结合,预测恶劣天气,提前做好防范措施,保障工地安全。智慧工地的环境监测系统不仅提高了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水平,还为城市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环境监测系统有助于实现绿色施工,推动市政公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2.3 物料管理系统

智慧工地的物料管理系统是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关键环节。通过安装在工地各关键位置的传感器和监控设备,系统能够实时追踪材料的使用情况和库存状态。这包括对材料的入库、出库、使用和存储进行精确监控,确保材料的合理分配和使用。利用物联网技术,物料管理系统可以自动记录材料的流转信息,减少人为错误和材料浪费。此外,系统还能通过数据分析预测材料需求,优化采购计划,避免材料短缺或过剩的情况发生。通过这样的智能化管理,不仅提升了物料管理的效率,还为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2.4 设备维护与调度系统

智慧工地的设备维护与调度系统是确保施工设备高效运行和合理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通过集成先进的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实时监测施工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维护需求。通过收集设备的使用数据,系统能够预测设备的维护周期,提前安排保养和维修工作,从而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确保施工进度不受影响。同时,系统还能够根据施工计划和现场需求,智能调度各类设备,优化设备的使用效率,避免资源浪费。此外,设备维护与调度系统还能够记录设备的使用历史和维护记录,为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有助于企业进行设备投资和更新决策。通过这样的智能化管理,智慧工地不仅提高了设备管理的效率,还为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和资产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2.5 远程安全监控

(1)实时监控与预警。远程安全监控系统通过安装在工地各处的高清摄像头,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实时视频监控。系统能够自动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如未佩戴安全帽、未系安全带等违规行为,并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发出警报。此外,系统还能够结合天气预报和环境监测数据,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或恶劣天气进行预警,提前做好应对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2)数据分析与报告。收集到的监控数据将被传输至云平台进行存储和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管理人员可以生成各种安全报告,如事故率统计、安全检查记录等,为施工安全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这些报告不仅有助于发现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还能为制定更有效的安全措施提供参考。通过远程安全监控系统的实施,智慧工地能够实现对施工现场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监管,显著降低事故发生率,为市政公用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3 结语

智慧工地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市政公用工程的管理水平,还为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人员管理、环境监测、物料管理、设备维护与调度以及远程安全监控等系统的综合运用,智慧工地实现了对施工现场的全面智能化管理。这种创新的管理方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还确保了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施工现场的环境质量。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智慧工地概念的深入人心,未来市政公用工程将更加依赖于智能化技术,以实现更加高效、安全、环保的施工目标。

参考文献

[1]熊诗意.智慧工地在市政公用工程中的应用与分析[J].数码-移动生活,2023(4):478-480.

[2]邓春雅.智慧工地在市政公用工程中的应用与分析[J].城市情报,2023(10):100-102.

[3]林赵龙,李正雄.智慧工地在市政公用工程中的应用与分析[J].云南水力发电,2022,38(10):27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