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路径
杨萍
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实验小学
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阅读教学,需强调语用实践,并重视思维发展。同时,关注文本文化内涵,强化个性化阅读体验,以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打造良好育人环境。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优化语文阅读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到语文阅读教学中,更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效培养学生语言建构能力、思维能力、审美鉴赏能力以及文化理解能力。其次,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开展阅读教学,更强调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内容,多元解读文本内涵,并进行大胆质疑。如此,能有效激发学生求异思维,充分唤醒学生内生动力。除此之外,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阅读教学能转变传统“教教材”、“以教为主”的教学问题,基于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基础上推进教育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路径
(一)品味语言特色,强化语言建构
阅读教学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规律,丰富对语言知识的积累。实际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细细品味文中的字词、句式、语段和篇章。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赏析其修辞手法,并通过反复阅读方式锻炼学生语言敏感度,以此促进学生语言建构能力发展。《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科普小品文,告诉了学生牛有四只胃这一科学知识。在本节课教学中,为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科普小品文的语言特色,可在课文精读中带领学生细细品味其语言的精彩之处,指导他们默读课文,圈画出青头与红头的对话的句子,与其他同学分享。接着,重点为学生出示“‘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这个句子,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的方式体会红头当时的心情,再随机邀请学生把红头害怕、慌张的语气读出来。然后,引导学生品味分析“‘你在哪儿’青头急忙问。”这个句子,重点品读“急忙问”这个词语,以便于深入体会青头对红头的关心。在这里,通过品味课文的语言特色,增进了学生对科普小品文生动有趣语言特色的了解。
(二)深入剖析人物,激活深度思考
阅读教学中为引发学生深度思考行为,助力学生思维品质提升与发展,要重视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从言行举止、心理活动、外貌描写等多个维度入手剖析人物性格特点、情感变化、思想内涵等,让他们慢慢学会深度思考。如在《梅兰芳蓄须》一课教学时,为激活学生深度思考文本内容,可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文中写了梅兰芳先生的哪些事情?梅兰芳蓄须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当学生通过阅读初步剖析出梅兰芳身上的爱国情怀以后,为学生布置一项“人物剖析”任务,并细分为几个小任务。任务一,圈画出文中描写梅兰芳蓄须前后不同表现的句子;任务二,合作讨论日军为什么“威逼利诱”?“威逼利诱”具体包括哪些方面?任务三,思考梅兰芳把胡子留起来对自己有何影响?为什么他仍要坚持蓄须?任务四,如果你是梅兰芳的家人,看到他蓄须明志你想对他说什么。用任务驱动学生深入剖析梅兰芳这一人物,根据上下文推断人物内心活动和事件发展,并通过合理的想象理解、解释人物行为。在人物分析过程中,学生将形成深度思考。
(三)解读文本内涵,深刻理解文化
语文阅读中潜藏着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化精髓,要重视挖掘文本中文化信息、文化象征、文化影响等进行教学,通过解读文化元素高效培养学生文化传承能力。同时,阅读教学中要重视通过中外文化对比、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来增进学生文化认同。《开国大典》是一篇纪实性写实文章,描绘了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盛况。为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中传递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传统文化精神,可在第一部分研读中引导学生自由想象开国大典前天安门广场的景象,闭眼感受人多、热闹、喜庆、充满希望的氛围。在研读第二、三部分时,可先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直观展示毛泽东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视频以及祖国景象的今昔对比图,再引导学生品读“排山倒海的掌声”、“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等词句,深刻体会其表达了怎样的心情,以此形成情感共鸣,准确理解人们发自内心的激动、兴奋、幸福以及苦尽甘来、翻身解放的喜悦之泪。然后,可引导学生一同追溯历史,通过为学生补充简要的中国近代史背景资料升华情感,激励学生传承团结统一、为国奋斗的精神文化。
(四)鼓励创新表达,丰富审美鉴赏
阅读教学中为丰富学生审美鉴赏体验,要重视给他们创造一些情境想象的机会,让学生置身于富有美感的意境之中,以获得良好审美体验。同时,要注重鼓励学生通过创编诗歌、续写课文、创作短剧等创新表达的方式描述自己的审美感受。如在《草原》一课教学时,可指向审美鉴赏与创造实施教学。实际教学中,当学生初步掌握了本节课所学知识以后,精心设计一个“我是小小创作者”的创新表达环节。在这个环节,为学生提供多种创新表达方法。方法一,结合文中印象深刻的草原场景画一画草原美景,并用简短文字说明这个场景;方法二,配上悠扬的蒙古族音乐朗读课文中某个段落,用声音表现出草原的辽阔以及蒙古族人民的热情;方法三,假设自己是作者,运用文中学到的修辞手法,通过展开大胆想象用第一人称讲述自己在草原上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方法四,仿照课文语言风格写一段草原小诗。请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身审美感受。
综上可知,在核心素养视角下优化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获得个性化学习体验,还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程教育质量。教学实践中,为打造高效课堂,要重视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文本语言特色,并对人物特点展开深度剖析。同时,科学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内涵,给学生创造一些创新表达机会,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凤.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J].成长,2023(7):106-108.
[2] 刘 林 . 核 心 素 养 视 域 下 小 学 语 文 阅 读 教 学 策 略 探 究 [J]. 学 周刊,2023(10):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