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大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途径

作者

姚彦丽

义煤集团宜阳义络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邮编:471600

摘要:财务管理对于国有企业来讲是核心所在,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之际,国有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高质量的财务管理工作不仅是服务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更是推动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鉴于此,笔者认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要不断顺应时代发展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新要求,利用好财务管理及数据信息体现出的企业各项业务流程的特性与状况,加强管理会计的职能,向企业管理者提供更多经营决策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途径

1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不足之处概述

1.1财经法律制度尚不够完善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会计准则和税收管理制度不断随着时代发展变化进行优化与调整,但是仍然无法做到将所有细节都涵盖进去。尤其是对于国有企业来讲,因为经营属性的限制,一些财务活动会严格受到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的影响。但是一些财务活动中没有根据和参考,就只能由企业管理者和财务部门负责人秉承严谨规范的原则自主进行。尤其是对于笔者所就职的煤炭企业来讲,业务活动涉及方面较广,现行的法律法规确实无法完全成为所有经营管理环节的指南,并不能很好地做到指导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就在部分会计处理环节的规范性方面无法得到保证。因为制度还不能满足企业财务管理全方位内容的需要,这种漏洞和不足必然有可能会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造成影响。

1.2企业内控制度有待加强

内部控制是提升财务管理工作质量,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途径。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国有企业管理者都非常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行。在中国式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国有企业实施之后,目前很多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已经贯穿到了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之中,但是因为一些企业部分生产加工环节粗放或者从业者现代化工作素养不足等原因,不少国有企业虽然看似建立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在落实和执行方面并没有做到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不仅有助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更能够对于各项收支活动起到预判或预警的作用,有效控制好企业经营行为中的收支使用。

2  大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途径分析

2.1转变财务管理思路

在大型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环节中,涉及到很多类目,财务管理作为保障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推手,在企业采购、工资支出、行政管理、投资管理等多个环节,需要加强监督与管理工作,提前做好必要的资金计划,进一步提升企业经营的资金健康状况。伴随着当前信息化背景下智能财务管理体系的应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思维和模式都产生了较大的变化,从企业管理者到财务部门负责人都应当顺应时代发展对于财务管理工作创新带来的契机,采取更加灵活高效的手段应对财务管理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尤其是要考虑将企业更多的资金投入在研发、产品科技含量提升、管理质量提高等方面,从而在精细化财务管理理念的指引下,不断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发展状况。

2.2注重信息化财务管理软件的应用

在当前智能化财务管理的时代背景下,不少国有企业也开始积极做出创新与尝试,在原有符合企业生产经营业点会计类目设定的基础上,借助互联网和应用软件的优势结合准确与高效的财务管理工作原则开发和定制了一些更加符合企业经营特点的应用功能。例如,从国有企业的经营实际中,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会产生大量的分类明细的纸质凭证和记录。而在信息化财务管理的今天,企业可以向业务关联部门开放信息录入权限,让企业生产经营中产生的各类财务收支信息能够做到及时快速地汇总,由会计管理部门统一编制与保存。在时代发展的车轮下,一些投入大量时间研发出的专业化的财务软件已经在实践应用中开始结合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趋势,不仅具有快速整理、准确统计的基本功能,还具备针对不同类目财务数据进行分析的能力,能够精准评判出相关财务数据体现出的经营导向,发挥好财务部门服务企业经营管理的职能,为企业高级管理者调整和制定经营决策提供财务数据的参考与支撑。

2.3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财务人员作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其从业能力无疑决定着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在当前会计准则和税务管理制度不断优化与调整的环境下,会计人员也必须不断与时俱进,加强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的学习,才能够更好地承担起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具体工作职能。笔者认为,国有企业可以借助自身资源优势,邀请同行业的优秀工作者,财税领域的专家学者定期组织财务部门及人员开展主题鲜明的学习活动,提升他们的理论知识储备和应用技能,还可以结合当前时代发展变化对于财务管理工作带来的变革和趋势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在此过程中,要注重培训学习过后对于财务人员的考核与评价,确保组织培训学习活动行之有效,能够帮助财务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实现应用。对于确实因为年龄或其它因素,已经不能满足财务部门工作需要的,还可以通过岗位优化调整,招募或聘请专业能力更强的参与进来。对于财务管理质量有更高要求的国有企业,还可以聘请社会上的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作为第三方专家团队,定期对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专业指导,在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同时,提高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2.4提高经费预算执行力

因为国有企业具有收支类目广泛且数额相对较大的实际特点,经费预算便成为了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国有企业为了应对各类正常收支产生,建立有完善的经费预算体系。但是由于企业生产经营环节具有不可预测的实际特点,面对特定的事务或情况,可能会有随机性支出发生,这些都可能会打乱原有的资金预算计划。鉴于此,笔者认为,对于偶然或不可抗拒力导致的计划改变理应设定在资金预算计划范围内,排除特殊异常情况的前提下要严格执行好经费预算工作,不能由个别领导或财务管理人员随意变动预算计划或使用资金,以保障企业运行期间的资金健康状况。为了更好地增强经费预算工作的执行力,国有企业和财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经常有资金收支需求的部门、人员进行财务知识培训,强调经费预算的重要性,让他们能够多站在企业资金健康运行的角度考虑问题,有效提升相关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形成他们自觉遵守经费预算管理规定的习惯。

2.5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沟通机制

财务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反馈机制,在实施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要强调持续沟通和适时调整。在沟通中要给予普通员工足够的话语权,建立友好的对话、沟通渠道,及时听取意见和建议,减少实施财务管理的阻力。沟通形式应当包含绩效分析辅导、集体性沟通、专题讨论会议、留言信箱、一对一沟通等,应当结合使用以上沟通方式,确保沟通方式的多样性,充分听取企业干部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对财务管理的对象和方法进行调整,根据年度或季度的重心来调整财务管理的对象,确保财务管理的有效覆盖。

3  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理应以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水平为先导,不断优化自身经营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谋得生存发展空间。在财务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当下,国有企业必须以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带动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飞跃,让高质量的财务管理工作成为服务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重要推手,实现企业各项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