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水隐喻研究

作者

王笑寒

东北大学

摘要:隐喻是一种传统的修辞手法,在认知语言学中是基于人类自身经验并且能够表达抽象观念的一种认知机制。贝加尔湖作为世界第一深淡水湖,在俄罗斯境内外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通过对在贝加尔湖的旅游广告文本中水观念的物理特征,水名,隐喻和颜色词分析,从而在挖掘水观念隐喻在广告旅游文本中的民族独特性,更好地促进世界的多元发展与包容共识。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隐喻;水

一、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

隐喻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上世纪末认知语言学兴起,将认知科学与语言学结合起来,从一个崭新的视角研究隐喻,得到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对广告文本中隐喻的研究也成为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热点。

(一)隐喻的定义

传统上作为一种修辞手段的隐喻在现代继续发展,莱考夫和约翰逊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继续探索,深入探讨了语言和隐喻的认知结构之间的紧密联系。1987年,莱考夫提出:“隐喻是认知结构在认知过程中由一个领域向另一个领域的映射”。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当前的事物”。隐喻不光是一种语言符号或修辞格,还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也是因为思维过程中隐喻的存在,让人类能通过另一种事物(至少部分的)来体验和理解当前的事物,进而用一个概念的词语来谈论、表述另一个概念,这就是莱考夫提出的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理论。

(二)认知隐喻的分类

莱考夫和约翰逊曾根据规约化的程度,将语言表达中的隐喻分为常规隐喻和新奇隐喻。

常规隐喻指的是那些自产生以来已为相当一部分语言使用者所认可和接收、成为日常语言的一部分的隐喻。因为常规隐喻已经被语言使用者所接受,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意识到这些隐喻的存在。新奇隐喻,即一个隐喻不是用来建构我们平常概念系统的部分,而是思考某事物的新方式。

常规隐喻和新奇隐喻的界定是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框架下的,这种区分与隐喻的认知本质并行不悖。一方面所有的常规隐喻在刚被创造出来的时候都是新奇隐喻,随着它被人们逐渐接受,就会失去新意。另一方面新奇隐喻如果能够广泛传播,被人们所熟知,就会逐渐变成常规隐喻。

在观念隐喻中有两个基本元素,源域和目标域。一般来讲,源域是具体的,目标域是抽象的。水观念作为一个非常基础具体的观念,已经被所有人熟悉,但贝加尔湖水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在隐喻上也有一定的独特性。

二、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贝加尔湖水观念隐喻

水作为神话形象、宗教象征和哲学概念存在于不同民族的文化中。水是各种类型的景观的组成部分。广告旅游文本中水的观念特征通过其定性、动态、定位、物理、实用、温度、拟人化特征进行描述。这些特征借由联想语义场来解释,而水通过各种命名方式、属性和联系来体现出它的现实存在意义:蓝色,珍珠,镜子,水晶,乳白色,燃烧,寒冷,暴风雨,俏皮,热情洋溢,迅速等。

(一)水和冰:本身属性

水作为现实存在,具有其物理属性,在观念分析上也需要区分液态和固态(冰)的水。因此,在旅游叙事“在贝加尔湖的冰镜上”的文本中,水以冰的形态呈现:“您听过贝加尔湖的音乐….听起来像是枪声,在冰面上回荡”隐喻与联想语义领域“冰”相关,能够唤起潜在消费者的情感和评价,具有吸引力和审美价值,相应的旅游团团名也证明了这一点,如:“奥尔洪水晶城堡”,“泡泡和浮冰”,“贝加尔湖奥德赛”,等等。

(二)水和水文地名

贝加尔湖旅游文本中的水的观念在水文地名(地名、海洋地名、水文地名等)中体现。需要注意的是,水概念具有民族独特性,这很大程度上与俄语的世界图景以及通古斯语,突厥语,鄂温克语有关。因此,水的目标域投向了具有丰富含义的地名。地名“贝加尔湖”(Байкал)的词源归因于突厥语,布里亚特 - 蒙古语或通古斯语的起源:“Baigal-Dalai”(来自布里亚特语。 - “自然”; “天然海”),“Bai gall”(来自蒙古语-“丰富的火”)。

(三)水和水域形状

水观念的隐喻将目标域投向了水域特有的形状:例如贝加尔湖的湖吉他,吉他湖会唱歌,他唱着关于贝加尔湖山脉和海岸的神奇旋律…在本例中,吉他湖展现了一组形象和解释性认知模型,因为“吉他湖”在感知上和它独有的形状相关联。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隐喻模型“吉他湖是一个神奇而强大的地方”,无数的隐喻和对比证明了当地水名在语言、认知、信息和文化潜力方面的独特性,在当地的旅游特征中具有重要的时空美学意义。

(四)水和颜色词

水观念的隐喻在带有颜色词的旅游文本中不断出现。对材料的分析可以得出,水在颜色词方面的观念是通过次要颜色词实现的,次要颜色词是由“共同语义”表达的主要颜色词的变体,这种变化出现在再命名的颜色形容词中(群青、海蓝宝石),其结构为“名词颜色词 + 名称。”在该隐喻中目标域具有多样性,可以是珍贵的宝石,也可以是美丽的色彩。例如:神圣的贝加尔湖...他们称它为大海。

从例子得出,对于水观念的分析基于其高度的隐喻,这是因为旅游广告文本具有情感评价、吸引力和暗示的特征:贝加尔湖是俄罗斯的明珠;苛刻的贝加尔湖。

三、结论

在认知语言学方法的背景下,隐喻被我们视为对物体、现象、事件进行具象表现的一种手段,并作为一种影响广告旅游叙事文本的潜在接受者的手段。水的隐喻概念在联想语义领域的框架内得到阐述,从物理属性、水文地名、水域形状和颜色词方面分析,这使得研究水观念和对水的情感评价和交流水平相关的隐喻层面成为可能,特别是在情感层面考虑水观念的功能特征,以及研究水观念在广告旅游文本中的民族独特性。

四、参考文献

[1]仇梦竹.认知语言学视角下俄语电视商业广告中的多模态隐喻[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DOI:10.27061/d.cnki.ghgdu.2019.004606.

[2]李山,芦建顺.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俄语地名[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03):61-63+69.

[3]王欣.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水”的隐喻研究——以《肖申克的救赎》为例[J].今古文创,2021,No.83(35):22-2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1.35.010.

[4]周巍.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俄语隐喻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9(S1):214-216.

[5]张萌.认知语言学视角下隐喻的翻译方法[J].文学教育(下),2021,No.531(01):152-153.DOI:10.16692/j.cnki.wxjyx.2021.01.061.

[6]Хомякова, Е. Г. Когнитивная лингвистика: мифы и реальность / Е. Г. Хомякова // Studia Linguistica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 2010. – № XIX. – С. 10-15. – EDN RVBBRH.

[7]Голубев Н. А. Формирование локального текста: ивановский опыт: автореф. дисс. ... к. филол. н. Иваново, 2014.

[8]Рязанова С. В. Пространство и время в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ом творчестве: дисс. ... к. филос. н. СПб., 2018.

[9]Lakoff,George & Mark Johnson.Metaphor We Live By [M].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3-4.

作者简介:王笑寒(2000-),女,汉族,硕士,东北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俄语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