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混合式学习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识字写字精准教学模式

作者

郑华丽

广西防城港市第三中学 538021

摘要:目前,混合式学习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识字写字精准教学模式,通过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教学目标、内容、过程与评价的高度精准化。线上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灵活的预习方式,线下教学则通过互动和个性化指导,巩固了学生的知识掌握与应用能力。课后评价环节,线上测评与教师批改相结合,不仅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实现个性化辅导。该模式有效提升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为未来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理念;小学语文;识字写字;精准教学

1混合式学习理念下精准教学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赋能教育“双减”政策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在此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实现此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工具,精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识别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干预,进而避免无效或重复的练习,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增效。同时,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应用,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优化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在“双减”政策的现实驱动下,基于混合式学习理念的精准教学模式,是实现减负增效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小学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

2混合式学习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识字写字精准教学实践

2.1课前规划

基于精准教学模式中的“精准确定线上教学目标”以及“精准选择线上教学内容”,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结合课文内容,设计有效的线上学习活动,确保学生在课前能够实现识字写字的初步掌握,并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1.明确学习目标在《传统节日》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具体如下:(1)认识“统、贴、宵、巷、祭、舟、艾、堂、乞、巧、郎、饼、赏、菊”14个生字,并能准确掌握其字音、字形和字义;(2)会写“贴、街、舟、艾、敬、转、团、热、闹”9个字,确保字形正确、笔顺规范;(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各个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2.整合学习资源在明确学习目标后,教师需整合丰富的学习资源,以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内容,并通过多种形式的线上活动,帮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识点。首先,教师可以选择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如传统节日的动画片段、节日习俗的实景图片、节日歌曲的音频等,直观地呈现课文中提到的节日场景,让学生在观看和聆听中加深对节日的理解,同时初步接触相关生字。其次,教师可以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多维度呈现字形、字音与字义,帮助学生初步掌握生字。在字形学习中,以“舟”字为例,教师可以展示一艘小船的图片,并通过动画演示“舟”字的书写顺序,帮助学生理解其字形构造;在字音记忆中,教师可以录制“贴、宵、祭”等字的发音示范,并让学生在家中跟读,反复练习,确保字音准确;在字义理解中,教师可以设计与字义相关的图片和情景对话,如展示“祭”字时,可以结合清明节祭扫的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祭拜”的含义。为了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更加主动,教师还可以设计线上练习题,如字形识别、字音配对等互动题目。

2.2课中顺承

基于学生课前线上学习的情况,教师需精准实施线下教学过程,确保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回顾学生在线上学习中接触的关键生字和节日信息。以“乞”字为例,教师可以提问“‘乞’字在七夕节中有什么作用?谁能说说‘乞’字的构造是什么?”,快速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乞”字的字形和字义。如果发现学生对“乞”字的构造不清楚或对其在七夕节中的应用存在困惑,教师可以针对此薄弱点进行重点讲解和巩固。例如,教师可以借助生字卡片展示“乞”字的结构,指出“乞”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字。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乞”字的字形构造,教师可以通过描红或者在黑板上逐笔示范书写“乞”字,强调其笔顺和形态特征。随后,教师可以反复引导学生朗读“乞巧”的发音,并通过和“骑”字进行对比,强调两者的区别,以避免学生混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七夕节的习俗,展示一些七夕节乞巧活动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理解“乞”在节日中代表的是“乞求”巧手的意义。通过将“乞”字与七夕节习俗结合,学生能够更容易地将抽象的字义与具体的文化背景联系起来,进一步加深对“乞”字的理解和记忆。在知识点的巩固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情景模拟活动,以进一步内化和应用所学内容。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有限,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引导小组选择一个其熟悉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随后,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节日活动的情景卡片,如春节拜年、元宵节赏花灯、端午节赛龙舟等。小组可以根据卡片内容进行情景模拟。例如,教师可以提示扮演孩子的学生在拜年时说“祝你新年快乐!”,或者引导在端午节情景中的学生说“快看,那艘龙舟跑得真快!”。模拟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和表达,关注其是否正确使用了学到的生字。在小组表演结束后,教师可以带领全班进行简单的讨论,让其他小组猜测表演的节日是什么,并指出使用了哪些关键生字。如果猜对的同时还能正确解释生字的用法,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此种设计不仅能够增加活动的趣味性,还能有效促使学生在实际语言环境中应用和巩固生字。

3结语

混合式教学将线上与线下的教学优势相结合,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实现了对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呈现和学习过程的个性化支持。在此背景下,精准教学作为一种注重教学目标、内容、过程与评价各环节的精细化管理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关注。该教学模式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注重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实时监测和反馈,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彦敏,梁琴.基础教育“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困境与突围——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24(06):65-74.

[2]王彩萍.基于互动式微课的小学语文混合式学习——以说明文专项复习课为例[J].亚太教育,2023,(15):185-188.

[3]王浩.微观学习任务群: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新样态[J].教育科学论坛,2023,(19):15-18.

[4]魏皓洁.小学语文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转型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2,(02):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