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前期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方法
胡晨亮 焦中宇
山东英才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104
摘要:建设项目前期决策阶段对于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至关重要。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阶段工程成本管理的关键性、面临的挑战以及有效的管理策略。通过执行合理的决策流程、强化设计环节的成本管理、实行限制性设计、优化成本信息共享平台等手段,能够显著提高工程成本的管理水平,保障建设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建设项目;前期决策;工程造价;有效控制;限额设计
一、引言
建设项目前期决策阶段是整个工程项目的重要开端,对于后续的施工和运营具有决定性影响。在这一阶段,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是确保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键。本文将围绕建设项目前期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方法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建设项目前期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建设项目前期决策阶段包括项目策划、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等环节,这些环节对于项目的整体造价具有决定性影响。具体而言,工程造价控制在该阶段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恰当设定投资额度:在项目初期决策时,深入分析市场需求、资源状况和技术可行性等因素,有助于恰当地设定投资额度,防止因投资过度而造成资金的无谓浪费,或因投资不足而致使项目无法成功。
2.改善设计规划:在设计阶段,工程成本的控制尤为关键。在项目早期决策时,强化对设计规划的评估与优化,确保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
3.避免成本失控:在建设项目执行过程中,多种因素可能导致成本超出控制。通过在项目初期进行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成本控制,可以有效避免和减少成本失控的风险。
三、建设项目前期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尽管建设项目前期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造价资料共享程度有限: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资料在收集及整合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制度尚未建设完善,导致造价资料共享程度有限。这使得造价人员在开展工作时,难以获取全面、准确的造价信息,影响了工程造价控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在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往往被轻视:我国的建筑项目长期以来忽略了项目初期阶段的关键性,造价控制主要集中在项目后期,甚至到了工程结算阶段。这种做法使得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变得薄弱,设计成果的经济效益无法得到充分展现。
3.众多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导致协调困难:工程造价与众多部门如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等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些部门对工程造价的态度和行为有显著影响,使得工程造价控制更为复杂。
四、建设项目前期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方法
针对建设项目前期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有效的控制方法:
4.1 实施科学的决策程序
科学的决策程序是确保建设项目前期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有效控制的基础。具体而言,应包括以下步骤:
1.明确项目目标和需求:在项目策划阶段,应明确项目的建设目标、功能需求、投资规模等,为后续的设计和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2.开展可行性研究:通过市场调研、技术分析、经济评价等手段,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确保项目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3.进行投资决策分析: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和投资环境,进行投资决策分析,确定项目的投资规模和投资方案。
4.2 加强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设计阶段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在前期决策阶段,应加强对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具体方法如下:
1.推行限额设计:将整个项目按设施部位或功能的不同,划分为若干单元,设计人员根据限定的额度进行方案筛选与设计。这种“限额设计”方法能有效控制整个项目的工程造价。
2.加强设计审查和优化:在设计阶段,应加强对设计方案的审查和优化,确保设计方案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实现工程造价的最小化。具体可通过多方案比较、经济评价等手段进行。
3.提高设计人员的成本意识:设计人员应具备基本的结构和造价知识,以便在设计时考虑到成本因素。避免因追求造型而忽视成本,确保设计既美观又经济实用。
4.3 建立完善的造价资料共享平台
针对造价资料共享程度有限的问题,应建立完善的造价资料共享平台,实现造价信息的共享和交流。这不仅可以提高造价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还可以促进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提升。具体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
1.建立统一的造价管理数据库:将各类造价资料进行整理和分类,建立统一的造价管理数据库,方便造价人员查询和使用。
2.加强造价信息的交流和共享:通过定期组织造价人员培训、交流会等活动,加强造价信息的交流和共享,提高造价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3.推动造价管理信息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造价管理信息化进程,实现造价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共享。
4.4 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的协调与合作
针对工程造价管理机构众多、协调难度大的问题,应加强各机构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具体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
1.建立协调机制:建立由各相关部门参与的工程造价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会议,共同研究和解决工程造价控制中的问题。
2.划分明确的职责:确保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的职责明确划分,防止工作重叠和责任模糊的问题发生。
3.强化信息交流与共享:提升各机构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水平,保障工程造价信息的精确度和时效性。
五、案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说明建设项目前期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方法,本文选取某大型建设项目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5.1 项目概况
该项目为某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项目,总投资额超过数十亿元。在项目前期决策阶段,该项目遇到了诸多挑战,如造价资料缺乏、设计方案复杂等。
5.2 控制措施及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该项目采取了以下控制措施:
1.加强市场调研:通过市场调研,了解项目的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2.推行限额设计:将项目按功能部位划分为多个单元,设计人员根据限定的额度进行方案筛选与设计,有效控制了工程造价。
3.构建全面的造价信息共享体系:借助于创建统一的造价管理数据库以及增进信息交流,造价工作者的效率和精确度得到了提升。
4.强化设计审核与优化工作:通过审查和优化设计计划,确保了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工程成本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降低。
经过上述控制措施的实施,该项目在前期决策阶段成功实现了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为后续的施工和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结论
建设项目前期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是确保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键。通过实施科学的决策程序、加强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推行限额设计、完善造价资料共享平台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工程造价的控制水平。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建设项目前期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方法将更加完善和科学。
参考文献:
[1]方美玲.建设工程项目决策、实施阶段全过程造价控制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24,(07):58-60.
[2]钱文瑾.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决策阶段造价控制方法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3,(17):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