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地区学龄前儿童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策略研究
曹秀英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儿童保健科 青海 810000
摘要:目的:分析西宁地区学龄前儿童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策略。方法:共收集2024年9月—2025年6月之间的3000名学龄前儿童作为对象开展研究,对其进行健康体检资料的分析和研究,对儿童的体格发育和营养发育情况、龋齿和贫血发病率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学龄前儿童男女身高、体重达标率,龋齿和贫血的发病率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宁地区学龄前儿童健康状况一般,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干预,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一定支持。
关键词:西宁地区;学龄前儿童;健康状况调查;干预策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儿童的健康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学龄前儿童,作为身心发展最为关键的阶段,其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个人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1]。因此,了解和研究西宁地区学龄前儿童的健康状况,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西宁地区位于中国青海省,是一个具有独特地理环境和人文背景的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西宁地区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及社会经济状况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对儿童的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活压力及传统文化的变迁,可能导致儿童在营养、心理和生理等方面出现各种健康问题[2]。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西宁地区学龄前儿童的健康状况进行系统调查,探索影响其健康的各类因素,并基于调查结果提出有效的干预策略,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筛选2024年9月—2025年6月来自8-10所幼儿园的3000名学龄前儿童作为对象,收集儿童的健康体检资料,包括身高、体重、血红蛋白、视力、龋齿等。其中包括男1572名,年龄在3-6岁之间,平均4.5岁;女1428名,年龄最小3岁,最大6岁,平均5.5岁。
1.2方法
参考外省市,依据我省实际制定适合的《西宁市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调查问卷》,针对儿童的饮食行为、运动睡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同时由于学龄前儿童在幼儿园时间长、饮食结构为三餐两点为主,且大部分饮食和活动均在幼儿园进行的基本特点,对幼儿园饮食食谱、食物重量、幼儿人数等相关信息,实施营养膳食的分析,对各类营养素是否充足和全面进行检测。
1.3观察指标
综合分析健康指标,了解儿童身高、体重达标率、低体重、生长迟缓、消瘦、超重、肥胖、视力不良、龋齿的患病率。其中:①儿童体格发育和营养发育评价参考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2年发布的《7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②龋齿参考的是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龋齿的标准。③贫血按照《儿科学》相关内容。④视力不良参考的是《儿童保健学》中的相关诊断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EXCEL和SPSS22.0实施数据分析和处理,其中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x²检验,P<0.05证明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体格发育和营养发育评价
如表1,学龄前儿童男女身高、体重达标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达标率达到了85.50%。
2.2龋齿和贫血情况
如表2,学龄前儿童男女龋齿与贫血发病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儿童的健康状况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学龄前儿童是身体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健康状况对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3]。然而,近年来,西宁地区的学龄前儿童在健康状况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口腔健康和贫血是其中的两个主要健康隐患[4]。为此,有必要通过调查分析这些健康问题的现状,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干预策略,以改善西宁地区学龄前儿童的健康水平。
在西宁地区对学龄前儿童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后,我们发现这一地区儿童的生长发育指标普遍达标,整体健康状况令人满意。根据相关数据,学龄前儿童的身高和体重达标率均符合国家标准,整体达标率达到了85.50%。这不仅反映出该地区在儿童健康方面的努力,也为今后的健康干预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在对男女儿童的身高、体重达标情况进行比较时,结果显示没有显著差异(P>0.05),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西宁地区对男女儿童在健康管理方面的同等重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发现了一些性别因素带来的差异。在体重问题上,女童的消瘦率较高,而超重和肥胖率则呈现出相对较低的趋势[5]。这一现象值得进一步探讨,其原因可能涉及多方面的因素。首先,从生物学角度来看,男女儿童的生长发育速度不同,女童在某些阶段可能更倾向于消瘦,而男童则可能较为健壮。其次,社会文化背景也可能影响儿童的体重管理。在某些文化中,男孩被普遍认为需要更多的营养以支持其生长和运动,这或许会导致男童体重偏重。同时,女孩则可能受到审美观念的影响,家长在饮食方面对女童的控制也相对严格,导致女童的消瘦问题。除了性别差异,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儿童的身高和体重达标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营养摄入、家庭经济状况、家长的健康教育水平等。餐饮习惯的建立、应激环境的影响、身体活动的参与等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在制定干预策略时,我们必须综合考虑这些因素[6]。为此,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几项干预策略,以促进西宁地区学龄前儿童的健康成长:①加强营养教育:针对家长开展营养与健康知识讲座,提升其对儿童合理饮食的认知。教育家长造就良好的饮食环境和模式,鼓励均衡摄入各种营养素,避免过多摄入高热量和高糖分食物,以防止儿童消瘦或肥胖的发生。②建立健康体检机制:定期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及时发现体重及生长问题。通过建立健康档案,跟踪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③鼓励身体活动:在幼儿园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儿童参与户外运动。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如游戏、体育课等,提升儿童的身体素质和运动兴趣。
研究结果提示:龋齿发病率:通过口腔健康检查,发现儿童龋齿的发病率较高,但男女儿童间的差异同样不显著(P>0.05)。这提示我们在口腔健康教育和防治工作上需要加强;贫血发生情况:贫血是影响儿童健康的重要因素,调查发现西宁地区的学龄前儿童贫血发生率亦未显示出显著性别差异(P>0.05)。但贫血的发病情况仍需引起重视。为了有效改善学龄前儿童的健康状况,本文提出以下干预措施:①口腔健康干预:通过组织社区活动、讲座和健康教育课程,重点宣传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和基本知识。使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儿童和家长了解口腔保健的必要性,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联合当地卫生部门及幼儿园,定期开展口腔健康普查。通过专业的牙科医生对儿童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专业的建议与指导;发放《儿童口腔健康指南》,教家长和教师如何有效指导儿童进行口腔卫生习惯的养成,包括正确的刷牙方式、牙线的使用以及漱口水的选择和使用时机;定期组织“口腔健康日”活动,邀请专业牙医为儿童进行现场口腔护理指导、科学知识讲解和互动游戏。鼓励儿童参与竞赛,如口腔健康知识问答,以增强趣味性和参与感[7]。②贫血防治措施: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定期举办关于贫血知识的健康讲座。邀请营养师和医生,就贫血的危害、预防知识进行深入讲解,提高家长和儿童对贫血问题的认识;制作富含铁质食物推荐清单,建议家庭在日常饮食中增加如红肉、禽肉、鱼类、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有助于防治贫血的食物。同时,提供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膳食指导,帮助家长科学安排儿童的饮食;根据社区儿童健康状况,适时引入补铁产品,向家长推介适合儿童的补铁剂。同时,开展补铁产品的知识普及,确保家长明白如何正确使用;建立与当地医院合作的机制,为贫血儿童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8]。根据医生建议,制定补充计划,进行定期的健康跟踪与评估,确保贫血干预措施的有效落实。
综上,西宁地区学龄前儿童的健康状况整体较好,但仍存在如龋齿和贫血等问题。通过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儿童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曹黎,陈丽婷,张媛,等. 深圳市学龄前儿童健康素养与健康状况的关系分析[J]. 中国健康教育,2024,40(4):316-320.
[2] 田菁. 动机式访谈对改善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状况的效果[J]. 医学信息,2022,35(19):186-188,192.
[3] 刘敏,王莹,刘期芬. 学龄前儿童久坐行为时间与身体活动水平、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1,29(4):418-420,434.
[4] 杨军,朱晶,杨帆,等. 学龄前听障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龋病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23,21(5):500-502.
[5] 戴晶晶,上官海燕. 杭州市学龄前儿童微量营养素摄入状况及健康状况调查[J]. 饮食保健,2020(43):288.
[6] 吴金曦,毛建成,朱柳萍。 余姚市3~6岁学龄前儿童体质健康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实用医学,2024,36(10):1312-1315.
[7] 张燕飞,蔡蕾,杨钰云. 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状况与口腔不良习惯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22,37(24):4599-4602.
[8] 马艳美,周杨,郭林啸,等. 儿童奶粉干预对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24,30(6):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