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堂中项目式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温泉
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古城乡中心学校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在中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项目式学习的重要意义、实践过程以及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相应探索,旨在提升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更好地契合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
关键词:中小学信息技术 项目式学习 实践探索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要传授学生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更要培养他们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等。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围绕真实项目展开学习的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有着独特的应用价值。
二、项目式学习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应用的意义
(一)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往往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而项目式学习通常会设定一个有趣且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项目主题,例如制作校园电子小报、设计班级活动宣传视频等。学生在参与这些项目的过程中,因为有着明确的目标和实际成果产出,能更好地调动自身积极性,主动投入到学习与探索之中。
(二)培养综合能力
项目式学习要求学生从项目的规划、实施到最后的展示评价等多个环节全程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自主收集信息、分析问题,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进行创作,如利用文字处理软件撰写内容、图像编辑软件设计版面等,锻炼了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在小组合作完成项目时,学生要学会分工协作、沟通交流,有助于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此外,面对项目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学生需要不断思考、尝试新方法去解决,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提升知识整合与应用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涵盖了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如软件操作、网络应用等。项目式学习打破了章节式教学的局限,让学生将不同板块的知识融合起来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实现知识的系统性整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如何在真实情境中运用知识,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
三、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项目式学习的实践过程
(一)项目设计阶段
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精心设计项目主题。例如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可以设计简单的“制作我的电子名片”项目,让他们学会文字输入、简单的图片插入等基础操作;对于初中学生,可以开展“校园网站页面设计”项目,涉及到网页布局、超链接设置等更复杂一些的知识技能。同时,要明确项目的目标、要求以及评价标准等,让学生清晰知晓努力的方向。
(二)项目启动阶段
教师向学生介绍项目背景、目标以及具体任务,引导学生组建小组,一般每组 4 - 6 人较为合适,确保各小组内成员能力互补。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初步制定项目计划,包括任务分工、时间安排等内容,教师在旁进行适当指导,帮助学生完善计划。
(三)项目实施阶段
各小组按照计划开展项目工作,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查阅资料、互相请教等方式完成各自负责的任务。比如在“校园环保宣传动画制作”项目中,负责脚本撰写的学生要构思有趣且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情节,负责动画制作的学生则要运用动画制作软件,将脚本内容转化为生动的动画,期间会涉及到角色设计、动作设定、添加音效等诸多环节。教师要在教室里巡视,及时解答学生遇到的技术问题,引导学生调整项目方向,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四)项目展示与评价阶段
每个小组将完成的项目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向同学们介绍项目的思路、实现过程以及亮点特色等。然后开展多元化的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小组成员互评以及教师评价。评价指标可以从项目的功能完整性、技术运用熟练程度、创意新颖性、团队协作效果等多方面进行考量。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让他们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以便后续改进。
四、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探索
(一)时间把控问题
项目式学习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周期,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课时有限,容易出现项目无法按计划完成的情况。对此,教师一方面要优化项目设计,精简不必要的环节,确保项目在合理的课时内能够完成;另一方面,可以将部分项目任务安排在课外时间,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完成,同时教师通过线上平台进行指导和监督。
(二)学生能力差异问题
学生个体在信息技术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小组合作中可能出现部分学生主导、部分学生参与度低的现象。教师要提前了解学生情况,在分组时尽量做到均衡搭配,并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给予更多的指导和鼓励,让他们在项目中也能有所收获,提升能力。
(三)教学资源不足问题
部分项目可能需要一些特定的软件、素材等教学资源支持,但学校的信息技术硬件和软件配备可能存在欠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开源软件或者免费的网络资源来解决部分需求,同时积极向学校反映,争取完善教学资源配置,保障项目式学习的顺利开展。
五、结语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项目式学习是适应新时代教育要求的有益尝试,虽然在实践过程中会面临诸多问题,但通过不断地探索、优化项目设计、完善教学管理以及加强教学资源建设等举措,能够充分发挥项目式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真正提升综合素养,为其未来适应信息化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总之,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让项目式学习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基于项目式学习构建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策略探究[J]. 梁戈.考试周刊,2023(35)
[2] 基于真实情境的小学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特征与应用——以《设计版面制作报刊》为例[J]. 詹璐娜.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3(08)
[3] 利用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策略——以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为例[J]. 王斌峰.学苑教育,2023(24)
[4] 培智学校小学阶段项目式学习中信息技术应用策略探究[J]. 曹猛.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