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群文阅读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作用探究

作者

姚姬帆

会宁县侯家川镇中心小学

摘要:本文深入分析了小学群文阅读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作用,即群文阅读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文本,帮助其积累素材、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同时,学生比较并分析多篇文本,还能培养逻辑思维,增加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另外,为帮助教师有效开展小学群文阅读教学,文章提出“精选多元文本”“组织深度讨论”“结合生活实践”三种实践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群文阅读;核心素养;实践路径

引言:群文阅读作为一种创新型阅读教学方法,为小学语文教育注入了全新活力。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此背景下,教师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将多篇主题相关的文本组合在一起,拓宽其文化视野,丰富其情感体验,提高其综合素质,进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小学群文阅读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作用

第一,语言建构方面。教师开展群文阅读,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样本,使其了解不同文本的独特语言风格。经典文学作品用词精妙且语句优美,传递细腻情感;科普类文本语言简洁准确,逻辑性强。学生在阅读中接触多样词汇或句式,可积累语言素材,模仿学习不同表达方式,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逐渐将其内化为自身语言能力,在不同情境中灵活运用语言。第二,思维发展方面。“群文阅读”要求教师围绕特定议题选取多篇文本,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归纳、总结。面对不同文本观点与内容,学生需深入思考,探寻其之间的联系,培养自身的逻辑思维。当阅读故事类群文时,学生可以分析不同故事结构,学会理性思考;探讨主题类群文,学生还能借助不同文本解读同一主题,拓展思维深度与广度,提高独立判断能力。第三,审美鉴赏方面。“群文”包括多种文学体裁,既有意境深远的经典诗词,又有情感真实的散文。学生在群文阅读中感受文字美、意境美、情感美,能够比较不同文本的审美特色,学会鉴赏评价文学艺术作品,激发自身的创造欲望。

二、小学群文阅读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实践路径

1.精选多元文本,拓宽阅读视野

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语言运用、思维拓展、文化理解等多个维度方面都提出了明确要求。教师需依据这些要求,精心挑选适配的群文:对于低年级学生,为提高其基础语言表达能力,选取一系列充满童趣且语言节奏明快的文本,使其轻松感受语言的韵律之美,初步领略文学作品的魅力。同时,教师需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向,围绕这些兴趣点精心挑选文本。若学生对宇宙探索充满好奇,教师则围绕这一主题构建群文,选取科普文章《神秘的宇宙》,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介绍宇宙的奥秘,满足其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再搭配科幻小说《太空冒险之旅》,以跌宕起伏的情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能满足自身兴趣,还能接触不同风格的表达方式,不断拓宽阅读视野,自然而然地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此外,教师还关注阅读文本的难度设置,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安排文本的难度层次。阅读初期,教师选择内容简单且表述直白的文本,帮助学生轻松进入阅读世界,建立阅读自信;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后,逐渐引入具有一定深度的文本,引导其深入思考,挑战自我,从而提升思维品质。

2.组织深度讨论,促进思维碰撞

群文阅读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文本,使其在自主阅读中形成各自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深度讨论,能让学生突破个人思维的局限性,从他人的见解中获取新的思路,深入理解文本,使其思维实现从感性向理性的跨越,有效培养其核心素养。教师需从巧妙设计讨论问题入手,围绕群文议题,结合核心素养培养要点,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参与以“传统文化中的节日”为主题的群文阅读后,教师提问“不同节日的习俗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民族情感?”,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群文内容,挖掘文本深层内涵,增加其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与此同时,教师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发言,尊重其独特见解,充分给予其肯定;在讨论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当学生思维出现偏差或讨论陷入僵局时,教师及时给予引导,并在讨论结束后,系统梳理学生的观点,帮助其明确阅读思路,深化其对知识的理解,使其将思维碰撞的成果内化为自身素养。

3.结合生活实践,提高综合能力

首先,日常生活场景是教师拓展群文阅读的绝佳方向。当学生围绕“饮食文化”这一主题完成群文阅读后,教师可以精心组织一场“美食节”活动,要求学生分组制作不同地区的特色小吃。学生需要根据阅读积累的食材信息或制作方法,精心准备材料,动手制作美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运用阅读中学到的专业词汇准确交流食材用量,还要协调分工,解决制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将阅读知识融入生活实践。其次,当“关爱流浪动物”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教师顺势组织以“动物保护”为主题的群文阅读,让学生阅读一系列相关文本后,深入了解动物的生存现状,并鼓励其走进社区,开展关爱流浪动物的宣传活动。学生自己设计制作宣传海报,用生动的文字或图片展示流浪动物的困境及其保护方法,或组织募捐活动,为流浪动物救助站筹集物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清晰,并且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解答各种问题,这不仅能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还能锻炼宣传、组织、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从而提升综合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建构语言到发展思维,群文阅读为学生打开了提升核心素养的大门。教师精选多元文本、组织深度讨论以及结合生活拓展等实践路径,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积累、思考与实践。未来,教师应充分发挥群文阅读的优势,持续探索创新,让群文阅读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工具,为其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任佳琳. 小学语文课堂群文阅读的实施路径 [J]. 小学生(中旬刊), 2025, (02): 49-51.

[2]卢梅金. 立足核心素养优化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实践 [J]. 天津教育, 2025, (03): 114-116.

[3]曾碧波, 朱立贤.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N]. 江苏科技报, 2024-12-16 (B03).

[4]蔡金秀.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J]. 甘肃教育, 2024, (22): 119-122.

本文系白银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BY[2023]G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