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园仪式教育的意义和策略

作者

伏丽娟

会宁县第二幼儿园

自古至今,仪式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透过仪式而获得的仪式感是促使人们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方式。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在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培育健康的心理素质显得尤其重要。仪式教育作为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途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何更好地开展仪式教育,让幼儿在仪式教育中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认同,是每一个幼教人值得研究的课题。

幼儿园仪式教育丰富着幼儿的生活体验。体验是个体逐渐积累与改造经验、获取知识从而生存于世的必经途径,这一点对童年期的幼儿来说更是如此。好奇、爱好活动是幼儿的天性,“儿童期是先验与经验开始接壤、实现交汇的关键期。”幼儿无时无刻不在体验,亲身感知、直接体验和实际操作是幼儿在园的基本学习方式,幼儿园教师的责任则在于如何在生命之初这一阶段为幼儿提供丰富且有益的成长经历。幼儿园的仪式教育囊括了仪式化、礼仪、庆典和典礼等多种活动形态,贯穿幼儿生活的方方面 面。幼儿的生命体验不仅仅意味着“以身体之”,还包括“以心验之”。一方面,仪式中的幼儿通过游戏、操作、团聚、表演等多样化活动,获得与教师、同伴、 材料互动和亲身实践的机会,在这之中不断积累学习经验。另一方面,仪式主题变化与拓展使得幼儿的生命体验得以不断延展、丰富,让幼儿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不断深化与改造经验,从而获得连续的生命生长。例如,幼儿在二十四节气的仪式活动中依循大自然的万物变化规律顺时而为,获得真实鲜活的生活体验,在体悟、交流中整合建构对大自然、大社会的知识经验,这为在其他课程形式中的学习奠定了重要基础。

幼儿园仪式教育有利于培育幼儿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亲近感、熟悉感、认同感从符号学的意义上讲,教育是人从自然人成长为“符号人”的符号化过程。按照卡西尔的观点,文化是符号的人筑造的“精巧的网”。“人的符号化”指的是人对于符号主动或者被动的接收和积累过程,其中包括感知、习得、理解和认同。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始终面临着如何将庞大的人类文明遗产传递给幼小生命个体这一任务,肩负着培育幼儿对中华民族的亲近感、熟悉感和认同感的重要使命。不同文化体的仪式活动传达着不同的社会价值理念与道德观,仪式也就成为维护与整合特定社会秩序的途径与手段。幼儿园的仪式活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符号意义及活动形式。教师通过设计丰富而系统的教育仪式活动,将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社会价值理念与道德规范渗透其中,如勤劳、坚韧、爱国、勇敢、智慧等,让幼儿在活泼、有趣、丰富的仪式活动中培育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亲近感、熟悉感和认同感,这是我国爱国主义意识早期培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此,教育者不应仅仅将仪式的教育价值局限于对幼儿生命的文化浸润,而且更应关注仪式的人文价值,深入到仪式中幼儿的内心世界,去观察、发现幼儿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从仪式这面“镜子”反思如何让教育变得更有温度、更有力量。

一、开展常规仪式教育

幼儿园以开学、毕业等重要时间结点为契机,组织开展常规仪式教育。举行小班入园仪式。为了给小班幼儿营造良好的入园氛围,学校每年举行一年级新生入学仪式。搭建拱门、铺设红毯、发放开学红包、与卡通人物拍照、印制成长手印树、与父 母合影留念、在留言板上拓手印……幼儿园积极创新形式,让小班幼儿在开学第一天就能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增强安全感、归属感以及对幼儿园的热爱之情;举行新学期开学典礼开学前夕,幼儿园开学典礼工作小组搭建舞台场地,组装音响设备,为新学期的开学典礼作充足的准备。为了给幼儿留下难忘的回忆,开启新学期崭新的篇章,让幼儿调整心态,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幼儿在开学典礼当天邀请一年级新生的爸爸妈妈以及一年级新任班主任、高年级学生代表发言。此外,通过智能机器人、航模等精彩的科技表演,为孩子奉上一场难忘的开学典礼。幼儿在气氛渲染中激昂斗志、奋发向上;举行大班毕业仪式。大班对于幼儿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大班的毕业不仅意味着小学生涯的结束,更象征着小学新生活的开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总结幼儿园生活,学会感恩,幼儿园每年举行毕业典礼。穿越毕业门、向老师鞠躬、与同伴告别……满满的仪式感表达了毕业生对母校和老师的感谢之情,同时也昭示着他们正在用全新的面貌迎接崭新的未来。

二、开展主题仪式教育。幼儿园的主题仪式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满足了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学校将文明礼仪教育纳入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 育中。教育学生见到老师要敬礼问好,见到同学要热情礼貌,上下楼梯要靠右行走……通过一件件小事规范学生的文明礼仪,让文明习惯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使其自觉践行;开展红色仪式教育。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生传承红色文化的责任和意识,幼儿园积极创新红色教育形式:邀请雷锋班班长为志愿服务队授旗,开展“我与英雄爷爷合个影”“我与国旗、队旗合个影”活动……一系列的活动让红色血脉得以更好地传承;开展感恩仪式教育为了增强学生的节俭意识,幼儿园在开餐前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为了让幼儿时刻心存感激,每天放学前各班组织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老师辛勤教导,感谢同学热心帮助,感谢所有关心和爱护自己的人。幼儿园还鼓励学生每天出门前给父母一个拥抱,每天睡觉前对父母说一句“我爱你”。一个个看似简单的举动却传递着大大的能量,在爱与陪伴下,幼儿得以健康快乐成长;开展节日仪式教育。幼儿园尤其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以清明节、 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在清明节举行“阅读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经典诵读活动;在端午节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在中秋节开展中秋文化实践活动;在重阳节开展尊老敬老志愿服务活动。这些仪式活动增强了幼儿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了幼儿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仪式感正在幼儿园的土地上慢慢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今后,幼儿园会继续创新仪式教育形式、丰富仪式教育内容,让仪式教育更好地融入学生生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课题项目:本文系白银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一般课题《幼儿园仪式教育开展研究》,课题立项号BY[2023]G010》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