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波动对资产价值评估的影响机制
欧阳石流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 400054
引言
在现代金融体系中,资产价值评估是投资决策、风险管理及资源配置的核心环节。然而,金融市场波动的常态化使得资产估值面临诸多挑战,波动性不仅反映市场价格的短期扰动,更通过复杂的传导机制影响资产的内在价值评估。近年来,全球金融市场的频繁波动加剧了资产价格的不确定性,传统估值模型的适用性受到质疑。如何理解波动性对资产价值评估的影响机制,成为学术界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1 金融市场波动的特征与传导路径
1.1 金融市场波动的核心内涵与表现形式
金融市场波动,本质上是指金融资产价格在一定时期内偏离其长期均衡水平的上下起伏变动。这种波动体现了市场对各类信息的动态反应,涵盖宏观经济数据的发布、政策法规的调整、企业微观经营状况的变化以及投资者心理预期的波动等诸多因素。从表现形式上看,股票市场中股价的大幅涨跌、债券市场里收益率的频繁波动以及外汇市场上汇率的急剧变动等,都是金融市场波动的直观呈现。例如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盈利预期向好,股票市场往往呈现上涨态势,股价波动相对较为积极;而当经济陷入衰退,企业业绩下滑,投资者信心受挫,股票价格则可能大幅下跌,波动幅度显著增大。
1.2 波动性在金融体系中的传导机制分析
波动性在金融体系中具有复杂的传导路径,一方面通过资产价格渠道,金融市场中某一资产价格的波动会引发投资者对相关资产的重新定价。如股票价格下跌会导致投资者对持有股票的风险评估上升,进而促使其调整投资组合减少股票持有,增加债券等相对稳健资产的配置,这又会进一步影响债券市场的供求关系与价格波动。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之间紧密的业务联系形成了风险传导网络,当一家金融机构因市场波动遭受资产损失时,可能引发其信用风险上升导致资金紧张,进而减少对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拆借或信贷投放,使得风险在金融机构间蔓延。投资者的情绪与预期也在波动传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市场的负面波动容易引发投资者的恐慌情绪,通过社交媒体、金融舆论等渠道迅速传播,促使更多投资者采取避险行为。
2 资产价值评估的理论框架与关键要素
2.1 资产价值评估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论基础
资产价值评估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和均衡价值论,劳动价值论认为资产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效用价值论强调资产的价值源于其为所有者带来的效用或满足程度;均衡价值论则主张资产价值由市场供求关系达到均衡时所决定。在方法论上主要有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成本法是基于资产的重置成本,扣除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和经济性贬值来确定资产价值;市场法通过寻找市场上类似资产的交易案例,对比分析并调整差异来确定评估对象的价值;收益法则是根据资产未来预期收益的现值来评估其价值,广泛应用于对具有持续盈利能力的企业或项目的价值评估。
2.2 影响资产价值评估的核心变量解析
影响资产价值评估的核心变量众多,首先是资产的预期未来收益,这是决定资产价值的关键因素。以企业股权资产为例,企业未来的净利润、现金流量等预期收益越高,其股权价值通常也越高。其次,资产的风险水平对价值评估影响显著。风险越高投资者要求的回报率越高,从而降低资产的现值。例如,高风险的新兴科技企业,由于未来经营不确定性大,其股权价值评估时所采用的折现率往往较高。再者,资产的剩余使用寿命也会影响其价值。对于固定资产,剩余使用年限越长,在未来能够为企业带来收益的时间跨度越大价值相对越高。市场利率、通货膨胀率等宏观经济变量也会对资产价值评估产生重要影响。
3 金融市场波动对资产价值评估的影响机理
3.1 波动性预期对折现率调整的作用路径
金融市场波动的加剧往往会提升投资者对未来市场不确定性的预期,这种波动性预期会直接作用于资产价值评估中的折现率。当投资者预期市场波动增大时,为补偿承担更高的风险,他们会要求更高的回报率,从而导致折现率上升。以股票投资为例,在市场波动加剧期间,投资者会对股票未来收益的稳定性产生担忧,为了确保投资能够获得合理回报,会提高对股票投资的必要收益率,这使得在运用收益法评估股票价值时,折现率相应提高。折现率的上升会对资产现值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同等预期收益下折现率越高,资产的现值越低,进而降低了资产的评估价值。
3.2 市场情绪传染对资产定价偏差的影响
市场情绪在金融市场中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当金融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时,投资者的情绪极易受到影响并相互传染。在市场上涨阶段乐观情绪蔓延,投资者往往会过度乐观地估计资产的未来收益,忽视潜在风险,导致资产价格被高估出现定价偏差。反之,在市场下跌阶段,恐慌情绪迅速扩散,投资者可能过度悲观,对资产未来收益预期过于保守,使得资产价格被低估。例如,在股票市场牛市期间,投资者受乐观情绪驱动,大量资金涌入股市推动股价不断攀升,部分股票价格远远脱离其内在价值;而在熊市时,恐慌情绪笼罩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股价被严重低估。这种市场情绪传染引发的资产定价偏差,会给资产价值评估带来极大干扰,使得基于市场价格的评估方法难以准确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
3.3 风险溢价重构与资产估值逻辑的动态关联
金融市场波动会促使风险溢价发生重构,风险溢价是投资者因承担风险而要求获得的额外回报。在市场波动加剧时资产的风险特征发生变化,投资者对不同资产的风险认知和承受能力也相应改变,从而导致风险溢价的重新调整。例如,在经济不稳定时期股票市场风险增大,投资者会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来补偿投资股票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使得股票的风险溢价上升。这种风险溢价的重构会改变资产估值的逻辑。以债券和股票的相对估值为例,当股票风险溢价上升时,债券的相对吸引力增加,投资者可能会减少股票投资增加债券投资,进而影响债券和股票的价格以及它们在投资组合中的价值占比。资产估值逻辑的动态变化要求资产价值评估人员及时调整评估方法和参数,以适应市场风险状况的改变准确评估资产价值。
结语
金融市场波动与资产价值评估的关系本质上是风险与收益动态平衡的过程,本文研究表明,波动性通过折现率调整、情绪传染及风险溢价重构三条路径深刻影响资产估值逻辑。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机器学习技术在波动性预测中的应用,以及ESG因素对估值模型的修正作用。对于实务界而言,构建动态估值框架、强化压力测试能力将是应对波动性挑战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陈天霞.金融市场波动下企业的融资策略调整与风险管理探讨[J].现代商业,2024,(23):181-184.
[2]阮蕴明.金融资产的价值评估方法探讨[J].商展经济,2022,(19):69-71.
[3]陈庚戊.数据资产价值评估的动态模型建构路径[J].商业 2.0,2024,(20):24-26.
[4]王霞,唐怡,刘丹,等.新质生产力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J].中国资产评估,2025,(04):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