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大树移植技术要点
周博
河南省安阳市园林绿化科研所 455000
引言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大树移植作为园林绿化施工中的一项关键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它不仅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较为成熟的园林景观,还能在生态保护、城市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大树移植技术要求高、难度大,若操作不当,极易导致树木死亡,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因此,深入探讨大树移植的优势价值,并严格把控其技术要点,对于推动园林绿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大树移植的优势价值
1.1 快速形成景观效果
大树移植能够打破时间限制,在短时间内构建起较为成熟、美观的园林景观。例如,在城市新建的广场、公园或道路两旁,移植胸径 10-20 厘米的大树,经过精心养护,当年即可形成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景观效果,极大地满足了城市建设对快速成景的需求。这种快速成景的优势,使得城市能够在短时间内提升整体形象,为市民提供更好的休闲娱乐和生活环境,也为城市的招商引资、旅游发展等创造了有利条件。
1.2 改善生态环境
大树在生态系统中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它们的树冠庞大,能够有效吸附空气中的尘埃、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同时,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调节局部气候,降低周围环境温度,增加空气湿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此外,大树还能减少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在城市中移植大树,相当于快速增加了城市的绿色生态屏障,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1.3 保护古树名木与珍稀树种
在一些地区,由于城市建设、自然灾害等原因,古树名木和珍稀树种的生存环境面临威胁。通过科学合理的大树移植技术,可以将这些面临生存危机的树木迁移到更适宜的环境中进行保护。这不仅能够延续这些珍贵树木的生命,保护生物多样性,还能将它们作为活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传承,让后人能够领略到古树名木和珍稀树种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
2 大树移植的技术要点
2.1 树木与实践选择
应优先选择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树种,这类树种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性强,移植后成活率较高。同时,也可根据园林景观设计的需求,适当选择一些观赏价值高、生态功能强的外来树种,但要确保其在本地能够正常生长,不会对本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大树移植的最佳时间是在树木的休眠期,即春季发芽前和秋季落叶后。在这两个时间段,树木的生理活动较为缓慢,蒸腾作用弱,树体内储存的养分较多,移植后有利于树木伤口的愈合和新根的生长。具体来说,春季移植宜在土壤解冻后、树木萌芽前进行;秋季移植宜在树木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进行。此外,在一些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季节也可进行大树移植,但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技术措施,如增加遮荫、喷水降温等,以降低树木的蒸腾作用,提高成活率。
2.2 挖掘与包装
在大树移植前 1-2 年,需要进行断根处理。断根的目的是促进树木侧根和须根的生长,减少移植时根系的损伤,提高成活率。断根一般采用环状断根法或平行断根法。环状断根法是在树木树冠投影外侧挖一条环状沟,沟宽 30-40 厘米,深 50-60 厘米,切断沟内的根系,并对伤口进行修剪和消毒处理;平行断根法是在树木两侧各挖一条平行的沟,进行断根处理。断根后,要对沟内进行施肥、浇水,促进新根的生长。在移植前,根据树木的土球大小,确定挖掘范围。土球直径一般为树木胸径的 8-10 倍,高度为土球直径的 2/3 左右。挖掘时,应尽量保持土球的完整性,避免根系损伤。对于较大的土球,可采用机械挖掘;对于较小的土球,可采用人工挖掘。挖掘过程中,要及时对根系进行修剪,去除受伤、腐烂的根系,并对伤口
进行消毒处理,防止感染病菌。
2.3 种植
在种植前,要根据大树的土球大小和根系情况,挖掘合适的种植穴。种植穴的直径应比土球直径大30-50厘米,深度应比土球高度深20-30厘米。种植穴底部要平整,并施入适量的基肥,如腐熟的有机肥、复合肥等,以提供树木生长所需的养分。同时,要在种植穴底部铺设一层厚度为 10-15厘米的疏松土壤,防止土球底部积水。将大树小心地放入种植穴中,调整树木的位置和方向,使其树干保持直立,树冠朝向符合园林景观设计要求。然后,将土球周围的包装材料拆除,并用疏松的土壤填满种植穴,分层踏实,确保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填土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损伤根系。树木定植后,要及时浇足定根水。定根水要浇透,使土壤充分湿润,以促进根系与土壤的结合。浇水后,要检查土壤的沉降情况,如果土壤有明显沉降,要及时补充土壤,并再次浇水。在后续的养护过程中,要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湿度,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
2.4 养护管理
大树移植后,由于根系尚未完全恢复,树木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受到风吹、雨淋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倒伏,需要对树木进行支撑固定。常用的支撑方法有三角支撑、四角支撑和井字支撑等。支撑材料可选用钢管、木桩等,支撑点应选择在树干的 1/3-1/2 处,支撑要牢固,避免树木晃动。大树移植后,由于树势较弱,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定期对树木进行检查,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于常见的病虫害,如蚜虫、红蜘蛛、白粉病等,可采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或物理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同时,要注意保护树木的天敌,维护生态平衡。另外,大树移植后的第一年,一般不进行施肥,以免造成根系损伤。从第二年开始,可根据树木的生长情况,适时进行施肥。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的化肥,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则。在春季树木发芽前,可施一次氮肥,促进树木的生长;在秋季树木落叶后,可施一次磷钾肥,增强树木的抗寒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树移植在园林绿化施工中具有显著的优势价值,能够快速提升城市景观效果、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珍贵树木资源并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同时,大树移植也是一项技术含量高、操作复杂的工作,在工作中要严格遵循其技术要点,从树木选择、移植时间确定,到挖掘、种植以及后期养护管理等各个环节都做到科学规范,确保大树移植的成活率。
参考文献:
[1]吴娴,祁鹏,吴正兵,刘新红.城市园林绿化中大树移植与养护技术[J].种子科技,2022,40(18):52-54+63.
[2]王晶晶,胡海峰,李霞飞.浅谈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大树移植技术要点[J].模型世界,2021(10):103-105.
[3]崔晓敏,石丰瑞.大树移栽技术措施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应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09):240-241.
[4]路秉翰,戴伟,谭忠庆,许铭宇,袁坤,谭广文.园林绿化工程中扁桃大树移植及养护技术[J].湖南林业科技,2018,45(06):105-108.
[5]宿海良,杨强,王驷鹞,等.园林绿化施工中大树移植技术与养护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22,47(9):65-69.
[6]陶刚石,高明伟.保障反季节全冠大树栽植成活率的技术措施——以中关村科技园绿地改造提升工程为例[J].现代园艺,2022,45(17):82-84.
[7]王纪庆. 园林大树移植技术及移后养护管理——以长春市动植物公园为例[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2,25(06):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