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王一帆
身份证号:410526199701099073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蓬勃兴起,暖通空调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传统的暖通空调系统能耗巨大,不仅给能源供应带来了沉重压力,还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全球倡导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将节能技术应用于暖通空调系统已成为建筑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通过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能降低建筑的运营成本。因此,深入研究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暖通空调节能技术概述
在当今建筑领域,暖通空调系统能耗现状不容乐观。从能耗占比来看,建筑中暖通空调能耗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一般可达到建筑总能耗的 40% - 60% ,部分大型商业建筑甚至更高。传统暖通空调系统能耗高,主要原因在于其设备效率低下,部分老旧设备运行能耗远超行业标准;系统设计不合理,如冷热负荷计算不准确、管道布局混乱等;以及运行管理粗放,缺乏科学的调控手段,导致能源浪费严重。而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性。在节能减排方面,通过采用高效的节能技术,可显著降低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减少建筑对能源的需求,从而为建筑整体的节能减排目标做出重要贡献。在环境保护上,节能技术的应用能够减少因能源消耗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降低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从经济角度而言,节能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的运营成本,减少能源费用支出,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使建筑在长期运营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2、常见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原理与特点
2.1 地源热泵技术
地源热泵技术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转移。在冬季,热泵机组从地源(浅层水体或岩土体)中吸收热量,向建筑物供暖;夏季,则从建筑物内吸收热量并释放到地源中,实现制冷。该技术节能效果显著,比传统空调系统节能 30%-40% 。环保性好,不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和污染物。运行也较为稳定,受外界环境温度变化影响小。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商业建筑及工业建筑,尤其在冷热负荷相对稳定、地质条件适宜的地区应用优势明显。
2.2 太阳能技术
太阳能集热原理是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辐射能收集起来,通过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转换成热能加以利用。在暖通空调系统中,太阳能可应用于热水系统,利用太阳能加热水,为建筑提供生活热水或作为供暖的热媒;还能用于制冷系统,如通过太阳能驱动吸收式制冷机实现制冷。其优点是清洁可再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能减少对常规能源的依赖,降低运行成本。缺点是受天气和季节影响大,能量密度低,前期设备投资成本较高。
2.3 蓄冷蓄热技术
蓄冷蓄热原理是在电力负荷低谷期,利用制冷或制热设备将冷量或热量储存起来,在电力负荷高峰期释放使用。冰蓄冷是利用制冰设备将水制成冰来储存冷量,其蓄冷密度大,但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相对较高;水蓄冷则是通过储存冷水来实现蓄冷,成本较低,系统简单,但蓄冷密度小。蓄热技术在暖通空调中有诸多应用案例,如一些大型商业综合体,在夜间利用低谷电加热水储存热量,白天用于供暖和空调系统,有效降低了高峰时段的电力需求。
2.4 余热回收技术
余热来源广泛,可分为高温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等。按温度高低可分为高温余热、中温余热和低温余热。余热回收方式有直接回收和间接回收。技术手段包括热交换器回收、余热发电等。通过余热回收技术,能将原本废弃的热量重新利用,减少能源浪费。例如,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经余热回收设备可用于预热空气或水,进而为暖通空调系统提供热量,大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
3、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应用
3.1 合理规划建筑布局与朝向
建筑布局对暖通空调负荷有着显著影响。若建筑布局紧凑且相互遮挡,会影响自然通风和采光,增加室内热量积聚,导致暖通空调负荷增大。合理的建筑布局能使建筑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损耗。同时,建筑朝向与自然通风、采光密切相关。朝南的建筑在冬季可获得更多阳光照射,减少供暖能耗;良好的自然通风可在过渡季节降低空调使用频率,从而达到节能目的,有效减轻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负担。
3.2 优化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在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系统类型的选择至关重要。集中式系统适用于大面积建筑,便于集中管理和控制;分布式系统则更灵活,可根据不同区域需求独立调节。合理配置空调冷热源,如采用地源热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能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3 节能设备的选型
高效节能的空调机组、水泵、风机等设备具有能耗低、性能稳定等特点。选择这些设备时,应根据建筑的实际需求和负荷情况,遵循节能、环保、经济的原则。设备的匹配性对节能效果影响巨大,若设备之间不匹配,会导致能源浪费。例如,水泵流量过大或风机功率过高,会增加运行能耗。因此,确保设备合理匹配,能使暖通空调系统在高效、节能的状态下运行。
4、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应用暖通空调节能技术,需关注多方面实施要点。管道安装时,要做好保温措施,选用优质保温材料,减少热量散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设备安装需严格遵循规范,保证安装质量,防止因安装不当导致设备运行效率低下、能耗增加。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能源管理,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设备空转,降低不必要的能源消耗,确保节能技术有效落实。而节能技术的质量检验与调试是确保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效果的关键环节。系统性能测试要依据相关标准,采用科学方法,如检测风量、风压、制冷制热能力等。评估节能效果需明确指标,运用专业检测手段,如测量能源消耗、计算能效比等。调试过程中,若发现问题,如设备参数异常、系统运行不稳定等,要及时分析原因并进行优化,保障系统高效节能运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意义重大且前景广阔。其不仅能显著降低建筑能耗,减轻能源供应压力,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同时,有效降低了建筑运营成本,提升了经济效益。尽管当前应用中面临技术成本高、系统兼容性差等问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市场认知度的提高,这些问题必将逐步得到解决。未来,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将朝着更加高效、智能、环保的方向发展,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 谢勇. 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13): 72 - 74.
[2] 王晓忠. 建筑工程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技术要点及应用研究[J]. 机械管理开发, 2022, 37(06): 320-321+324 .
[3] 冯天琪, 杨鹏翔. 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技术要点及应用策略分析[J]. 新型工业化, 2022, 12(12): 140 -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