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背景下机电设备维修应用效果
白志军
陕煤集团神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陕西神木 719300
引言
煤矿开采过程中,受运行环境、运行操作和人员素质等因素影响,机电设备极可能出现运行故障和运行缺陷。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维护手段和措施,会埋下安全隐患,不仅影响煤矿生产安全性和高效性,也会制约煤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因此,加强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刻不容缓,是提升煤矿生产效率、生产安全性、生产效益以及促使企业长远稳健发展的重要举措。煤矿需要研究机电设备运行状态和管理情况,结合生产需求和运营管理需求制定机电设备管理维护措施,加快形成标准化、精细化、集约化的管理模式,提升管理能力,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保证机电设备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1 煤矿机电设备智能化管理的意义
1.1 保障煤矿生产安全
机电设备是保证煤矿生产顺利开展的前提,由于煤矿生产环境恶劣,需要严格遵循规范化流程。针对机电设备进行科学管理,利用智能化管理技术,实现对机电设备的智能调控,保证机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尽量减少开采环节意外事故出现概率。
1.2 促进绿色转型
煤矿机电设备智能化管理,能够简化生产流程,优化机电设备运行参数,减少能源消耗,特别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步深入背景下,煤炭产业必然会向着绿色环保、可持续方向发展。积极引进智能化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废弃物高效处理,完成回收再利用,减少开采活动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加快绿色煤矿发展步伐。
2 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和维护理念落后
首先,部分煤炭企业对设备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只要设备能运转即可,忽视了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导致管理维修人员缺乏责任心,对设备使用情况记录不够细致,甚至出现漏记、错记。例如,某煤矿的设备使用记录表中,经常缺失设备故障时间、维修时间等信息,阻碍维修;其次,管理维修人员工作流于形式。部分企业虽然制定设备管理制度,但重视程度不足,并未全面落实,降低应用效果。例如,某煤矿虽然规定每月进行一次设备检查,但检查过程中只是简单查看设备外观,没有进行性能测试和故障排查,导致设备潜在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最后,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观念滞后,在设备启动前未按规定预热,导致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频繁故障,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2.2 煤矿机电设备专业人才匮乏
一方面,虽然部分企业成功建立了专业培训机构,但培训内容较少,大部分为理论教学,没有进行应用能力培养,培训机构通常侧重于书本知识的传授,缺乏对操作能力的训练,导致培训效果不佳。此外,部分企业在培训过程中未能结合煤矿工作环境,使培训内容与需求脱节。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管理维修人员已经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但由于企业对这些人才的聘用缺少投资,导致企业内部人才流失严重,这些高技能人才被其他企业以更高薪酬和更好的工作条件吸引,使原企业面临人才断层风险。
3 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
3.1 优化管理理念
一方面,提高机电设备前期运行管理质量。在设备采购阶段,要利用市场调研和供应商评估,选择信誉良好、技术实力雄厚的生产厂家,对厂家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查,包括设备材质、工艺、性能参数。聘请第三方检测机构对设备进行检测,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查;对于关键设备,进行试运行测试,保证设备能够稳定工作。在设备安装过程中,严格按照设备安装说明书和标准操作,安装完成后进行测试,包括设备运行稳定性、性能参数准确性,保证设备在投入使用后能够稳定运行,减少故障。另一方面,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在设备安装完成后,全面检测设备的物理性能,包括设备的振动、噪音、温度,确保设备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各项指标符合标准。对于关键设备,定期进行性能检测,及时处理问题。在设备安装前,考虑设备的使用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粉尘。对于恶劣环境下的设备,采取防护措施,如加装防护罩、定期清洁,让设备在恶劣环境下仍能正常工作。
3.2 注重提高机电设备人员的综合素质
机电设备人员是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的直接实施者,他们的责任意识、专业技能、操作能力会对机电设备管理维护质量与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开展机电设备管理维护工作时,必须提高机电设备人员综合素质,打造一支专业化、创新化机电人才队伍,夯实人才保障基础。 ① 进行机电设备人员招聘时,可适当提高门槛,综合评估人员学历、专业知识、技能、职业操守和工作能力等,挑选符合岗位需求的优秀人才,满足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要求。 ② 制定岗位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机电设备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系统提升机电设备人员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以及维护水平,确保能以扎实的业务能力、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高度负责的态度开展机电设备管理维护工作,实现提质增效。
3.3 科学制定机电设备维护保养计划
通过制定科学的机电设备维护保养计划,能够及时发现、解决机电设备运行中的问题,保证设备运行安全稳定,减少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年限,节省维修维护成本。机电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包括日维护保养计划、周维护保养计划、月维护保养计划和年维护保养计划,全面覆盖机电设备维护保养各个环节,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和漏洞,提升机电设备保养效果。 ① 编制机电设备清单。科学分类所有煤矿机电设备,详细登记、录入设备名称、型号、编号、使用功能、质量性能,一目了然。 ② 制定设备维修保养计划和方案。根据机电设备特点、使用情况、环境条件、维修保养历史编制维修保养方案和计划,列明日常维护、定期保养、季度检查、年度维修等保养内容,并确定维修保养时间、维修保养人员,确保机电设备人员严格按照计划方案开展设备管理维护工作,避免计划内容随意更改。
3.4 智能化诊断系统
机电设备管理过程中进行智能诊断,主要是依托强大的数据作为支持。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利用传感器全面收集设备运行参数,通过建立数据模型,精准识别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错误。一般来说,常见的故障诊断分为评估诊断和系统检测,需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对机电设备进行检测,了解设备运行性能;其次,结合机电设备故障表现以及故障特点收集运行数据,了解可能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因素以及故障产生机理;最后,利用协同方式对故障因素诊断,通过对故障位置进行分析,明确故障原因。使用智能诊断系统能够为机电设备运行维护提供保障,确保机电设备始终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电设备在很多企业的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机电设备使用阶段,容易出现各种故障,导致设备无法继续工作,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使用机电设备过程中,设备管理人员要做好机电设备的检查工作,了解机电设备发生故障的原因,制定解决措施。除此之外,机电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同样具有一定作用,需要引起工作人员重视,通过创建巡检制度等方式,有利于机电设备长久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亓玉浩,朱申,刘帅.信息化在厂矿机电设备管理维护系统中的应用[J].产业创新研究, 2023(20):140-142.
[2]许坤.刍议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时代汽车,2022(6):2.
[3]王善学.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的现状与对策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22, 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