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煤矿机电设备动态响应与优化控制方法分析

作者

习奉恩

陕煤集团神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陕西神木 719300

引言

煤矿产业作为我国能源供应的重要支柱,其生产效率和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煤矿机电设备作为煤矿生产的核心装备,涵盖了提升机、通风机、采煤机、刮板输送机等多种类型,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着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随着煤矿开采深度和规模的不断增加,对机电设备的性能要求也日益提高。机电设备的动态响应能力,即设备在面对工况变化、负载波动等外界干扰时,能够快速、准确地调整自身运行状态,保持稳定工作的能力,成为衡量设备性能的关键指标。

1 煤矿机电设备动态响应机制

煤矿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动态因素的影响,如负载的突然变化、电网电压的波动、地质条件的改变等。以采煤机为例,在采煤过程中,由于煤层硬度的不均匀性,采煤机截割部所承受的负载会频繁变化。当遇到坚硬煤层时,负载瞬间增大,这就要求采煤机的驱动电机能够迅速做出响应,增加输出转矩,以维持正常的截割速度。从控制原理上来说,设备的传感器会实时监测运行参数,如电机的转速、电流、温度等,并将这些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和反馈信号,对执行机构发出调整指令,如调节电机的电压、频率等,从而改变设备的运行状态,以适应外界干扰。在这个过程中,信号的传输速度、控制系统的运算速度以及执行机构的动作速度共同决定了设备的动态响应速度和精度。

2 煤矿机电设备动态响应与优化控制方法

2.1 智能控制算法在机电设备中的应用

(1)模糊控制技术。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智能控制方法,它不需要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而是通过模糊规则来实现对系统的控制。在煤矿通风机的控制中,模糊控制技术具有显著优势。通风机的运行工况复杂,受到井下瓦斯浓度、温度、风量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采用模糊控制技术,可以将瓦斯浓度、温度等作为输入量,通风机的转速作为输出量。根据专家经验制定模糊控制规则,例如,当瓦斯浓度升高且温度升高时,增加通风机的转速。模糊控制器通过对输入量进行模糊化处理,依据模糊规则进行推理运算,最后将输出结果解模糊化,得到通风机的实际控制转速。这种控制方式能够快速、有效地根据井下环境变化调整通风机的运行状态,提高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神经网络控制。神经网络控制是模拟生物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学习和训练,实现对复杂系统的建模和控制。在煤矿提升机的控制中,神经网络控制可以有效提升其动态响应性能。提升机在运行过程中,负载变化频繁,传统控制方法难以实现精确控制。利用神经网络强大的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以提升机的速度、位置、负载等参数作为输入,控制器的输出作为控制提升机电机的信号。通过对大量运行数据的训练,神经网络可以学习到提升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最佳控制策略。当提升机的负载发生变化时,神经网络控制器能够迅速调整控制信号,使提升机保持稳定的运行速度和精确的位置控制,有效减少了提升机在启动、加速、减速和停车过程中的冲击和振动,提高了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2.2 智能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

(1)传感器技术在设备状态监测中的应用。在煤矿机电设备上安装各类传感器,如振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等,实时采集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各种物理量,为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提供数据支持。例如,在采煤机的摇臂、齿轮箱等关键部位安装振动传感器,通过监测振动信号的幅值、频率等特征参数,能够及时发现齿轮磨损、轴承故障等潜在问题;在提升机的电机和制动器上安装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的温度变化,当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防止设备因过热而损坏。(2)基于数据分析的故障诊断方法。利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对传感器采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建立设备故障诊断模型。例如,采用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对采煤机的截割电机电流、振动等数据进行训练和分类,能够准确识别电机的正常运行状态、过载、匝间短路等不同故障模式;利用深度学习中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对提升机的振动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和故障诊断,通过对大量历史故障数据的学习,CNN 模型能够自动识别出提升机的各种故障特征,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3)故障预警与智能维护决策。智能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不仅能够实时诊断设备故障,还能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趋势分析,提前预测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为设备的智能维护提供决策依据。例如,通过对带式输送机输送带张力、电机电流等参数的长期监测和分析,利用时间序列预测模型预测输送带的寿命和故障发生时间,当预测到设备即将出现故障时,系统自动生成维护计划,包括维护时间、维护内容和所需备件等,实现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减少设备停机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

2.3 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与协同控制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与协同控制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在机电设备上安装各类传感器和通信模块,将设备的运行数据实时传输到远程监控中心。管理人员可以在监控中心实时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设备的温度、振动、压力等参数。一旦设备出现异常情况,如温度过高、振动过大等,系统能够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提醒管理人员进行处理。同时,基于物联网的协同控制可以实现多台设备之间的联动控制。例如,在煤矿的运输系统中,当采煤机的出煤量发生变化时,通过物联网系统可以自动调整刮板输送机、胶带输送机的运行速度,实现煤炭的高效、稳定运输。这种远程监控与协同控制方式,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的管理效率和动态响应能力,减少了因人工干预不及时导致的设备故障和生产停滞。

结语

煤矿机电设备的动态响应特性直接影响其运行稳定性、可靠性和生产效率。通过对采煤机、提升机、带式输送机等典型设备的动态响应分析可知,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着复杂多变的载荷和工况,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而采用先进控制算法、智能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以及协同控制技术等优化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改善设备的动态响应性能,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从实际应用来看,优化控制策略在煤矿机电设备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和维修成本,提高了煤炭开采效率和安全生产水平。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对煤矿机电设备动态响应与优化控制的研究,融合更多先进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5G 通信等,实现煤矿机电设备的智能化、无人化运行,推动煤矿行业向更加高效、安全、绿色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仇凯,颜雷,陈云龙.煤矿机电设备健康管理与预防性维护[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4(4):124-126.

[2]马传高,刘玉水.矿山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策略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4(2):145-147.

[3]邱钏,郭富强,路兴军.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修[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3(22):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