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公路改扩建施工对既有交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作者

刘技江

陕西交控通宇交通研究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100

引言

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区域的发展,原公路系统很难满足新时期对公路服务能力的需求,加之新的路网系统规划以及路网联通性的要求使得公路改扩建成为必然。但是公路改扩建需要在不停止交通的情况下去完成,为此,必然会对施工现场的交通组织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引起如车道数量减少、交通流交织、临时设施布置等导致的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多发以及出行延误等问题的发生,严重影响城市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转。因此有必要开展施工对既有交通系统的影响规律及其缓解策略方面的研究,这对完善我国公路工程施工期交通组织方面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本文对公路施工过程中对原有交通系统的各项指标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根据具体的影响提出了科学的解决方案。

一、公路改扩建对既有交通的影响机制分析

1.1 阶段性的道路通行能力变弱情况

施工区域内由于存在断道、缩窄和线型调整等因素影响,占用部分通行车道,缩减了通行面积,降低了通行能力,在高峰期会使得已饱和运行的路网变得更为拥堵,造成车辆滞留和排队的情况;在关键路段、节点和枢纽段的改扩建施工会对整个路网造成外溢影响,致使局部拥堵转为全面拥堵。

1.2 交通流组织的时空矛盾愈发严峻

施工期间由于道路空间被重新划分后,各种方向行驶车辆需要绕行和合道。不同的行驶方向车辆会在转换过程中出现汇集或交叉等情况,从而增大了交通冲突点的数量。如果此时交通信号配时、标志设置及导向设施等布置不规范,则会造就更多的驾驶员的误判及操作失误的情况发生。部分路段的施工区域并没有划分好施工区和交通区,导致在一些路段出现了人、车混行的现象,以及交通紊乱等情况。

1.3 驾驶人认知行为受限

施工期间的道路环境与原来有很大不同,原来的驾驶路径、视线、交通标志都改变了,并且用的是临时性的设施,对驾驶人的认知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临时标线如果不清楚,或者标示的不准确、不合理,或者标线与标志的指引矛盾,会造成驾驶员行驶方向错误或者采取急刹车和加减速而违规变更车道,引发交通拥堵事故或者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

二、公路改扩建期间交通干扰的表现特征

2.1 交通堵塞现象严重并且蔓延

因为施工区域道路容量减小、交通流重新分配而造成交通瓶颈现象加剧,从而造成多级拥堵,拥堵在受阻的车辆后面依次蔓延到上游其他路段,并可能导致上行路线其它路口或者主干道的交通瘫痪,所以受堵时间非常之久且不易疏通,甚至有可能在高峰期或特殊活动中,令整座城市路网系统的通行能力降低很多倍,以至于可能造成更大范围的交通瘫痪。

2.2 交通安全风险上升

施工区范围大、车流量大、车速快、车道交织频繁、标志标线变位多、驾驶人注意力容易分散,存在较大事故风险;施工车辆和社会车辆混行时,因作业干扰及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交通冲突隐患大;施工区域内交通参与者对施工区交通组织模式不熟悉,易发生追尾、侧撞、非机动车与行人冲突等问题。

2.3 公共交通运营受阻

公路改扩建施工时往往要调整公交车站点、线路绕行和拉长站距等,使得公交通行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同时也会使乘车乘客更加不易达到目的地,乘车站距进一步加大,公交车上的乘客流动性降低,乘坐人次减少,乘坐时间增长。

2.4 交通流时空分布的杂乱无章变动

施工过程破坏了原有的交通流通行节奏及行驶轨迹,不同车辆的时空分布不再平衡,部分车辆绕行到周边的次干路或者支路,造成非规划性的绕行流量大增;局部路段承受的交通压力明显上升,早晚高峰期到达的高峰流量的时间有所延后或提前,打破了原有的信号配时及交叉口通行逻辑,使得堵车时间变长;大量的交通流发生错位重组,局部时段会出现车流量大以及交通高峰时间提前或推迟的现象,使得该系统进入一种不稳定状态,若不通过提前预警并采取措施调整车辆的时分段分流转功能引导至其他路段,则可能会影响到全网的运行情况。

三、施工影响缓解的对策研究

3.1 注意合理划定施工区域及交通空间

在施工组织设计时,要根据施工及交通流量结构进行施工场地划分,在保证满足基本通行的情况下尽量不压减主线通行能力,可通过分段施工、半幅通车、逆向利用、高架转移等措施减少占用土建长度;对于交通量较大处,先保主线通行能力,并临时调整施工围挡范围,允许一定通行流量;在有条件路段,通过设置安全隔离带、临时护栏和指路标牌进行隔断、指界、指引,使行人和车辆有秩序地通行。

3.2 精工细作式交通组织及诱导策略

建立多时段多路径的交通组织方式,对日常流量与高峰分布特点不同的情况分时段、分路径设置车道;夜间及低峰时段快节奏安排施工进度,提高道路使用率,减少高峰时段的通行压力;采用潮汐车道、可变车道、信号优先等措施提高交通的适应性;及时发布路况诱导信息,通过诱导系统向驾驶员发布路况信息,指引绕行线路;降低施工区内的交通压力,减少交叉口车辆冲撞密度,以减少交叉口的车辆冲突,降低不同相位间的相位差,缩短信号周期的方式提高交叉口的整体通行能力。

3.3 施工信息透明化以及出行预警

搭建全功能信息发布平台,实时公布工程、交通组织和绕行线路,扩大公众知情权和交通出行选择权;通过广播、导航、APP、路侧电子屏等手段同时公布信息,并进行时时共享;在施工变更或阶段交替时期形成动态更新;根据突发事件或施工异样情况建立应急处置流程和信息预警机制,做好出行保障和应急准备。

3.4 加强对现场管理和技术保障

施工现场应配齐专职交通协调员,实时了解现场情况并做好动态调整,加大施工车辆出入管控力度,杜绝施工作业扰乱通行,加强智能施工管理平台推广,运用视频监控、感应识别和数据分析掌握交通运行动态,做到人机结合。优选低噪、高效率、快装型施工机械,降低施工作业对通行空间的影响时长,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过程中的交通运行协调水平。

结束语

公路改扩建项目是重要的改善交通系统质量的工程项目之一,会对现有交通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准确识别施工干扰方式、研究干扰影响机理、合理设计交通组织和减缓措施是实现建设、运行两方面的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运用合理的手段进行施工区划,完善优化组织方式及加强信息发布和技术配套等是现阶段避免施工干扰的有效方法,同时在后续施工过程中也会一定程度上降低对交通系统造成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 高速公路改扩建沥青路面拼接施工工艺[J]. 张正珂.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5)

[2] 高速公路桥梁拓宽中几个问题的讨论[J]. 王学军;杜进生;吴沛林.公路,2008(07)

[3] 基于法线偏差的旧路平面线形拟合精度评估方法[J]. 刘苏;王文强;查旭东;徐卓揆.中国公路学报,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