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实效性提升路径:现状剖析与多元实施策略建构
吕海姣
汪清县汪清第六中学 133200
引言
爱国主义是中华精神的核心所在,青少年阶段恰恰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的时期。党的二十大指出,要通过核心价值观实现铸魂育人的目标,而主题班会是高中德育的重要阵地,它所具备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会对学生的国家认同以及责任感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目前部分班会出现了诸如“过于注重形式而轻视内涵”“着重于灌输却忽视体验”等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其教育效果仅仅停留在表面,很难激起学生内心的共鸣。在全球化、新媒体环境的背景下,多元文化所带来的冲击以及信息呈现出的碎片化特征,进一步增加了教育的复杂程度。所以,提高主题班会的实际效果,这既是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要求的切实落实,同时也是应对当下时代所带来挑战的必然需要。本文从现状剖析入手,结合理论与实践,提出一套系统化的优化策略,以便可以为普通高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普通高中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的现状剖析
(一)内容设计:同质化与认知断层并存
当下,部分高中所开展的爱国主义主题班会内容存在着“一刀切”的状况,并没有充分顾及到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例如,高一至高三年级均采用相似的英雄人物事迹或历史事件讲解,在设计上缺乏递进性。导致低年级的学生难以对抽象概念有透彻的理解,而高年级的学生则会因为重复学习而使得自身的兴趣有所降低。并且,部分班过度地依靠教材里既定的内容,没有结合航天成就、科技创新等时事热点做进一步的拓展,让教育和现实之间出现了脱节。这种同质化的内容不但无法满足学生存在差异的各种需求,而且也很难激发深层次的情感共鸣。
(二)组织形式:单向灌输与参与不足
传统的班会模式往往以教师讲授作为主要方式,学生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互动环节也仅仅局限在问答或观后感分享等方面,形式单一。部分学校仅仅是通过播放纪录片或利用PPT讲解的方式完成爱国主义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缺乏亲身参与的实践体验。相关调查表明,学生对于纯理论教学的满意程度明显低于参与式活动。并且,在班会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存在不足,没有充分发挥短视频、虚拟现实等现代手段的沉浸式优势,使得班会的吸引力受到了限制。
(三)评价机制:重结果轻过程
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着特殊性,其成效往往很难借助标准化测试加以量化。目前,许多学校在进行评价时,仍以“班会记录是否完整”“活动照片是否达标”等表象指标为主,却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以及行为转化的跟踪。例如,有一部分学校并没有建立班会结束之后的长效反馈机制,无法评估学生的爱国认知是否得到提升、报国志向是否坚定。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既无法为教学改进给出相应的依据,同时也很难激励学生把自身的爱国情感切实转化成为实际的行动。
二、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多元实施策略建构
(一)内容优化策略:时代性与文化浸润结合
在当下的新时代环境之中,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的内容规划务必要充分融合时代特性以及文化浸润作用,以强化教育的针对性以及实际效果。首先,要把班会内容和国家层面的重大事件紧密地关联,例如,可以通过“神舟十八号”载人航天任务成功发射的契机,精心设计“科技强国与青年使命”
的主题班会。借助邀请航天科研人员开展线上连线分享活动,将航天科技领域的前沿知识和青年学生的职业规划相互结合,引领学生深入地思索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战略二者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科技报国情怀以及社会责任感。除此之外,还要充分借助本土的红色文化资源,以强化学生的情感认同以及他们对于文化的亲近之感。
(二)形式创新策略:技术赋能与沉浸体验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的形式创新务必要充分借助技术赋能,以实现沉浸式的体验以及多元的互动效果。首先,开发专门用于爱国主义教育的APP,把短视频、互动问答、虚拟展馆等多种多样的功能模块加以整合。例如,可以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来精心构建“沉浸式”体验场景,让学生可以身临其境,真切地体验长征路线上所存在的艰难险阻。通过虚拟环境中视觉、听觉等诸多多感官刺激,可以增强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直观感受,并且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与此同时,结合线上答题竞赛等具有互动性质的环节,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参与热情,提升班会的互动性以及趣味性。
(三)协同保障策略:构建全员育人网络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这便要求构建全员参与的育人网络,促成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协同开展育人工作的良好格局。首先,可邀请家长来参与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分享会,借助家校之间的合作形式,切实强化家庭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所起到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主题分享会,可以引导家长和学生共同探讨家国情怀的内涵以及实践路径,由此提升家庭在爱国主义教育参与程度以及责任意识。除此之外,还可以联合博物馆、文联等社会机构开发研学课程,充分借助社会资源拓展教育的空间范围。例如,可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展开合作,开设“传统文化工作坊”,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体验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价值,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及自豪感。
结语
处在全球化以及信息化的汹涌浪潮之下,普通高中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迫切需要进行优化。本文细致分析了当下的实际状况,提出了多样化的实施策略,以突破传统方式所存在的局限,唤起学生内心的爱国情感,同时让学生肩负起应有的责任担当。这些策略要可以真正落地并得以实施,那么将会给高中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增添全新的活力,帮助学生于新时代中深深扎下家国情怀的根基。
参考文献
[1]慈文辉. 杜甫,您来告诉我——高中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设计 [J].新校园, 2024, (04): 73-74.
[2]程平. 以主题活动为载体的高中阶段爱国教育渗透 [J]. 知识文库,2022, (04): 154-156.
[3]魏明珊. 新时代高中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 牡丹江师范学院,2020. DOI:10.27757/d.cnki.gmdjs.2020.000212.
【须注明“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学会“十四五”科研规划课题《普通高中爱国主义 教育主题 班会设计 与实施策 略研究 》(项 目编号:LG243599)”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