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干成孔旋挖桩施工技术分析
赵国保 张永生
确山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河南驻马店 463000 汝南县农村公路管理所 河南驻马店 463000
1 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干成孔旋挖桩施工技术概述
干成孔旋挖桩施工技术是现代道路桥梁工程中一种重要的基础施工方法,其主要优势在于能够有效应对复杂的地质条件,确保桩基的稳定性与承载力。该技术以其高效、环保和安全的特点,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开挖桩和沉桩等施工方式,成为基础工程领域的重要选择。
干成孔旋挖桩施工技术的核心在于旋挖钻机的应用,通过旋转和下压的方式将钻头深入地层,形成符合设计要求的桩孔。该过程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城市密集区域,能够有效降低施工噪音和振动。此外,干成孔施工方式避免了水泥浆对环境的污染,使得施工过程更加环保。
在实施干成孔旋挖桩施工时,施工单位需进行全面的前期准备,包括地质勘察、施工方案制定、设备选型及人员培训等,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通过合理的施工管理与技术支持,干成孔旋挖桩施工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工程需求,提高道路桥梁的整体安全性与耐久性。
2 成孔旋挖桩施工
2.1 施工准备
在进行干成孔旋挖桩施工之前,充分的施工准备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首先,需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察,评估地质条件,包括土层结构、地下水位和岩土性质等,这将为后续施工提供重要依据。其次,施工单位应根据项目需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明确施工流程、设备选型及人员配置。此外,施工前还需进行必要的设备检验与维护,确保旋挖钻机、混凝土泵及其他辅助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以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设备故障而导致的工期延误。
同时,施工安全也是准备阶段的重要内容。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普及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每位工作人员了解并遵守安全要求。此外,现场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做好施工区域的围挡和警示标识,以保障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周边环境的保护。
2.2 测量定位
在干成孔旋挖桩施工中,测量定位是确保桩位准确、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步骤。首先,施工单位需依据设计图纸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常用的有全站仪、GPS 定位等现代测量技术。这些技术能够提高测量的精度和效率,确保桩位的准确性。测量工作开始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初步清理,确保测量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在进行测量时,需建立基准点,并根据基准点进行各桩位的放样,以确保每根桩的位置、方向及深度均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应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因素,如地形、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等,避免对施工造成影响。在完成桩位放样后,施工人员应对测量结果进行复核,确保无误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这一环节不仅关系到桩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还直接影响到整个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因此,细致严谨的测量定位工作是道路桥梁施工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确保了后续施工的高效与安全。
2.3 钢护筒埋设
在干成孔旋挖桩施工中,钢护筒的埋设是确保桩基稳定性和施工质量的重要步骤。钢护筒主要用于保护钻孔及桩内混凝土不受外界环境影响,防止土体坍塌和水土流失。在进行钢护筒埋设前,首先需根据施工设计要求,选择合适规格和厚度的钢护筒,以满足不同地质条件下的使用需求。钢护筒的埋设通常采用机械化操作,施工单位应确保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转,以提高埋设效率。在实际操作中,需将钢护筒垂直放置于预定位置,确保其与桩位的准确对接。埋设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周围土体情况,及时调整埋设深度和方向,防止因地质变化导致的偏差。埋设完成后,应进行钢护筒的稳固性检查,确保其能够承受后续的钻进和混凝土灌注压力。此外,施工人员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如地下水涌入等,以保障钢护筒的完整性和施工安全。
2.4 钻进成孔及清孔
在干成孔旋挖桩施工中,钻进成孔及清孔是关键环节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桩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钻进过程中,施工单位需选择合适的钻头和旋挖设备,以适应不同地质条件。钻进时,施工人员应严格控制钻进速度和钻进压力,避免因过快的钻进速度导致钻头磨损加剧或产生振动,从而影响孔壁的完整性。完成钻进后,清孔是确保混凝土灌注质量的必要步骤。清孔工作主要是通过高压水或气体将孔内的岩屑、泥浆及杂物彻底清除,以确保混凝土能够均匀灌注并充分与周围土体结合。在清孔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清洗方式,保证孔内无残留物,并定期检查孔深和孔径,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2.5 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在干成孔旋挖桩施工中,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是确保桩基强度和稳定性的重要环节。首先,钢筋笼的设计应根据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进行合理配置,选用合适的钢筋规格和数量,以满足承载力及抗拉强度的要求。在制作过程中,施工单位需严格遵循图纸及规范,采用焊接或绑扎等方式将钢筋按照预定结构组装成型,确保其整体性和牢固性。完成钢筋笼的制作后,应对其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焊接质量、钢筋间距及直径等,确保符合设计标准。在安装过程中,钢筋笼需谨慎放入已清理干净的钻孔内,务必保持其垂直度和中心位置,以避免后续混凝土灌注时出现偏移或变形。在此过程中,应使用支撑架或吊装设备辅助定位,确保钢筋笼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位移。此外,为了保证混凝土与钢筋笼的良好结合,施工人员应在灌注混凝土前,确认钢筋笼的稳定性,并做好混凝土灌注的准备工作。
2.6 混凝土灌注
混凝土灌注是干成孔旋挖桩施工中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桩基的强度和耐久性。在进行混凝土灌注之前,施工人员需确保钢筋笼的稳定性及其与钻孔壁的良好结合,以避免在灌注过程中出现偏移或变形。灌注时,通常采用重力灌注或泵送方式,施工单位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灌注方法。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应采用分层灌注的方式,每层灌注高度不宜过大,以减少离析和气泡的产生。在灌注过程中,施工人员需持续监测混凝土的流动状态,及时调整灌注速度,确保混凝土能够顺利填满整个桩孔。此外,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耐久性,可以考虑在灌注过程中添加适量的外加剂,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抗渗性。在灌注完成后,应对混凝土的养护进行适当安排,以确保其在初期能够获得充分的强度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干成孔旋挖桩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与技术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桩基的强度与耐久性,确保结构安全。同时,该技术适应性强且环保,为现代基础工程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因此,在未来工程实践中,应继续优化和创新相关技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和环境保护要求。
参考文献:
[1]陈洋.干成孔旋挖桩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方法[J].居舍,2022,(15):34-37.
[2]周致开,汤欣.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干成孔旋挖桩施工技术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2021,(28):119-121.
[3]冯帆.干成孔旋挖桩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20,(15):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