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英语新教材活动设计创新探究
郭智敏
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中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学校 010010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然而,目前初中英语新教材的活动设计多存在单一性、缺乏互动及与实际生活脱节等问题,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本文旨在促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英语活动设计现状
1 当前活动设计的特点
1.1 活动内容的单一性
当前许多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活动设计仍然以传统的练习和复述为主,缺乏多样性。这种单一的活动形式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限制了他们的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究精神。例如,很多活动仅仅是通过填空、选择题等形式进行语言知识的简单呈现,而缺乏情境化和生活化的设计,这使得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实际交流中。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活动内容应当更加丰富多样,涵盖听、说、读、写的全面能力培养。
1.2 学生参与度的不足
在当前的活动设计中,学生参与度普遍较低。由于许多活动仍然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自主表达和参与空间受到限制。教师往往在活动中承担过多的主导角色,造成学生仅是被动接受知识而非主动参与学习。研究表明,学生的积极参与对于语言习得至关重要。因而,活动设计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体验,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合作讨论和自主探究,从而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3 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
现阶段,在初中英语活动设计中,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许多教师在课堂中惯于采用单一讲授式教学,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听讲的状态,缺乏充分的实践和体验。这种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在核心素养导向的背景下,教学模式需要转变为更加互动和协作的形式,使学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因此,创新教师的参与角色,并采用协作式教学方法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2 现有活动设计存在的问题
2.1 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现有的活动设计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许多活动依然停留在传统的知识传授层面,内容单调且缺乏趣味性。这样的活动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他们对学习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动机与他们的兴趣密切相关,缺乏趣味的活动很难维持学生的专注度。因此,设计新教材的活动时,应将趣味性和吸引力作为重要考量,以便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探索欲望。
2.2 缺乏对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
很多活动设计未能全面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通常只侧重于语言知识的积累,而忽视了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等重要素养的发展。这种片面的活动设计无法达成核心素养的目标,致使学生的综合能力未能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在活动中,学生可能学习了大量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但在实际交流中却难以灵活运用,缺乏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活动设计应着重整合多种素养的培养,确保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能够全面发展其综合素质。
2.3 活动与实际生活脱节
不少传统活动设计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导致学生难以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这种脱节现象使得学习变得抽象而无趣,学生看不到所学内容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例如,某些阅读理解活动仅仅依赖课本中的文章,而缺乏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情境,这会使学生感到这些学习内容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无关。因此,在活动设计时,应更加注重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真实语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更能增强其语言应用的实际效果。
二、核心素养导向的活动设计创新思路
1 整合多元文化背景
首先,活动设计需要融入不同文化元素,以丰富教学内容。通过引入来自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饮食、节日及艺术等内容,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他们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例如,可以组织关于“圣诞节”的活动,让学生了解这一节日的历史和庆祝方式,甚至模拟庆祝场景。这不仅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增加了对其他文化的认识,促进了他们的跨文化理解和兴趣。
其次,设计旨在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活动同样至关重要。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或模拟真实的国际交流场景,鼓励学生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进行互动和交流。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不仅应学习如何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还需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下可能出现的沟通障碍,如语气、习俗及肢体语言等。
2 强化实践性与互动性
首先,情景模拟活动的设计可以极大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通过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如购物、点餐或旅游等,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这种活动不仅让学生了解到语言的实际应用,更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此外,情景模拟活动还能提升学生的参与感,使他们在互动过程中积极尝试、探索语言的使用。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扮演不同角色,进一步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强语言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其次,鼓励小组合作学习也是提升互动性的重要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比如制作海报、进行小组讨论或进行演讲等。这种模式不仅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还培养了他们的沟通与协作能力。在小组中,学生可以互相分享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不仅增强了语言实践的机会,还培养了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信息技术手段
首先,引入多媒体资源可以有效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教师可以利用视频、音频、动画和图像等多种媒介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为生动的学习材料。比如,通过观看国外电影片段,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听力理解能力,还能更直观地感受文化差异和语言使用场景。此外,多媒体资料能够提供即时反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在设计活动时,教师应选择符合学生兴趣和认知水平的多媒体材料,以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增强学习动力。
其次,利用在线平台进行互动交流也为语言学习提供了便利。教师可以利用各种网络工具(如在线讨论区、社交媒体或学习管理系统)创造一个虚拟的交流环境。通过这些平台,学生可以在课外继续交流,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和心得体会。这种线上互动不仅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联系,还能培养他们在网络环境中使用语言的能力。
三、总结
本文围绕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英语新教材活动设计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分析当前活动设计的不足,提出了整合多元文化、强化实践性与互动性、以及运用信息技术等创新思路。希望通过这些探索,能够为初中英语教育提供新的视角,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桂金.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索[J].读写算,2025,(14):124-126.
[2]侯金香.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英语高效听说课堂的构建策略[J].甘肃教育研究,2025,(08):57-59.
[3]任小莉.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范式的构建[J].中学生英语,2025,(14):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