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国有企业政工工作在新时代员工思想引领中的创新策略研究

作者

梁洪

贵州航天风华实业有限公司 贵州省遵义市 563319

关键词:国有企业;政工工作;新时代;员工思想引领;创新策略;智慧政工;价值认同

引言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进入新时代,全球格局深刻调整、科技革命加速演进、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对国有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员工思想领域的多元、多变特征日益凸显,传统的、程式化的思想政治工作(政工工作)模式在引领力、吸引力、实效性上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立足时代坐标和员工需求,实现政工工作在思想引领功能上的深刻转型与创新突破,成为当前国有企业加强党的建设、凝聚发展共识、激发内生动力的重大课题。本研究旨在探索新时代国有企业政工工作引领员工思想的创新路径,为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一、理念创新:构筑以价值认同为核心的思想引领新格局

思想引领的本质是价值认同的塑造与深化。新时代国有企业政工工作创新,首要在于理念的革新,必须超越简单的政策宣贯和纪律约束,转向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深度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与文化建设。要深刻理解员工在新时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包含物质需求,更涵盖精神富足、价值实现、尊严体面等深层诉求。政工工作需树立“以人为本、引领发展、融合共生”的新理念,将思想引领与企业使命愿景、员工职业发展、个人价值实现紧密联结。着力构建具有企业特色、时代特征、群体共鸣的核心价值体系,使之成为凝聚全体员工意志、规范行为选择、激发奋斗精神的思想基石和精神纽带。通过价值理念的深度浸润,实现员工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认同、自觉践行的转变,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机制创新:构建智慧赋能与精准施策并重的运行新体系

面对员工群体的代际更迭、需求分层、兴趣分化,传统“大水漫灌”、“一刀切”的政工工作机制亟待变革。机制创新的核心在于提升工作的智能化、精准化、协同化水平。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智慧政工”平台,实时感知、动态分析员工思想动态、情绪状况、关注焦点与潜在风险,为精准研判和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建立员工思想状况常态化调研与分层分类分析机制,识别不同群体(如青年员工、技术骨干、一线工人、管理人员等)的差异化思想特点和需求痛点。在此基础上,推行“精准滴灌”式引领策略,设计个性化、菜单化的思想教育内容与活动载体。同时,强化政工部门与人力资源、生产经营、工会、共青团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将思想引领有机嵌入选人用人、绩效考核、评优表彰、关怀帮扶等企业管理全流程,形成齐抓共管、同频共振的“大政工”格局。

三、载体创新:拓展沉浸式、互动化、泛在化的传播新阵地

载体是思想引领的桥梁和触角。新时代员工信息获取与社交方式高度依赖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政工工作必须主动占领网络新阵地,实现载体的多元化、现代化和亲和化。在巩固用好传统宣传栏、内部报刊、报告会等阵地的基础上,大力拓展新媒体平台应用。精心运营企业微信公众号、学习型 APP、内部社交网络、短视频账号等,打造集理论学习、政策解读、文化展示、互动交流、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线上综合平台。内容呈现要契合网络传播规律,善于运用微视频、H5、动漫、直播等生动形式,增强吸引力与感染力。同时,积极创设线下沉浸式体验场景,如打造企业文化展厅、主题文化长廊、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特色职工书屋等实体空间,组织情景式党课、主题沙龙、文化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思想引领可感可触、入脑入心。实现线上线下载体无缝衔接、优势互补,营造无处不在、润物无声的思想引领氛围。

四、内容创新:打造兼具思想深度与时代温度的供给新范式

内容是思想引领的灵魂。创新政工工作,必须解决内容供给与员工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提升内容的时代性、思想性、针对性和亲和力。内容生产要坚持“内容为王”,深挖理论富矿,紧密围绕党的创新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结合国家发展成就、行业前沿动态、企业改革实践,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和转化。避免空洞说教,将宏大叙事与微观视角相结合,善于用员工身边的发展变化、先进典型的生动故事、企业攻坚克难的历程来诠释理论、印证道理、传递价值。聚焦员工普遍关心的职业发展、能力提升、权益保障、心理健康、生活服务等现实议题,提供有温度、有干货的指导与支持,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解决思想问题。内容表达要力戒官话套话,提倡清新朴实、生动鲜活、富有哲理的语言风格,善用网言网语,拉近与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的心理距离,实现思想引领的“软着陆”。

五、队伍创新:锻造专业化、复合型、高素养的政工新力量

政工队伍是落实思想引领创新策略的关键主体。新时代对政工干部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专业能力、媒介素养、人格魅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队伍建设的创新重点在于优化结构、提升能力、激发活力。要拓宽政工干部来源渠道,注重从生产经营一线、技术业务骨干、优秀青年员工中选拔培养,优化队伍年龄、知识、专业结构。建立健全常态化、系统化的培训体系,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管理学、心理学、传播学、网络技术应用等复合知识技能的培训,着力提升政工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及调查研究能力、政策宣讲能力、舆情应对能力、心理疏导能力、新媒体运营能力。完善政工干部的考核评价与激励保障机制,科学设置考核指标,突出工作实绩和引领效能,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增强岗位的吸引力和职业荣誉感,激发其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政工铁军。

结论

新时代国有企业政工工作面临员工思想多元化的深刻挑战,亟需通过系统性创新提升引领效能。研究表明:思想引领的核心在于构建以价值认同为基石的理念体系,将企业战略与员工发展需求深度融合;机制上需依托智慧化平台实现动态监测与精准施策,强化跨部门协同的“大政工”格局;载体创新要打通线上线下沉浸式传播渠道,增强引领的渗透力与亲和力;内容供给须兼顾理论深度与现实温度,以微观叙事解构宏大主题;队伍建设的核心是锻造具备政治素养与复合能力的专业化政工铁军。这五大创新维度相互支撑、协同发力,共同构成新时代思想引领的有机体系。唯有坚持守正创新,方能将政工工作转化为凝聚发展共识、激发内生动力的核心引擎,为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的国有企业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和精神支撑。

参考文献:

[1]罗雨迪.新时代国有企业青年职工职业心态及其思想政治工作引导研究[D].湖北省:湖北工业大学,2020.

[2]刘琳琳.新时代国有企业政工干部素质提升和工作创新[J].活力,2022,(08):154-156.

[3]赵君.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研究——以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例[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21,(05):26-29.

[4]赵志.思想政治工作在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农垦,2022,(12):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