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源中废气检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吕修花
身份证号码:320382198412178123
引言
在环境污染源中,废气检测工作的好坏,对环保及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都有很大的影响。我国废气检测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已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并不断完善和改进流程和技术。在开展废气检测工作中,需要对环境状况、废气组成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并设计出科学的取样策略与检测方法,提升检测人员的专业素养,以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与稳定性,保障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1.环境污染源废气检测的重要性
第一,废气检测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可以用于检测污染物的释放和评估环境质量。通过对废气成分、浓度和排放量的在线检测,可以全面了解废气的排放特征,并对其潜在的生态危害进行预警,为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奠定基础。第二,废气检测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出更好的治污对策,确保控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高精度的废气捕获数据可帮助相关部门对控制方案实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并为下一步的最优决策奠定基础。第三,对企业的环保责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对这些污染物的监测,企业能够发现并改正不符合要求的污染物,从而防止超标排放被追究法律责任。
2.环境污染源中废气检测存在的问题
2.1.检测人员能力问题
在实际废气检测工作中,检测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对检测结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当前部分检测人员存在专业技能不足、对检测技术和标准理解不透彻等问题。这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操作不规范、数据记录不准确、结果分析有误等情况。此外,部分检测人员缺乏持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意识,使得他们的专业技能难以跟上废气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废气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可能对环境保护工作造成一定的阻碍。
2.2.检测技术选用问题
为了准确地进行废气成分的检测,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废气检测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目前在实际应用中,所采用的方法常常会出现很多问题。废气的检测有很多种,对于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其检测的方式也是不同的。比如,在氮氧化物中,通常采用电位法、分光光度法、光谱吸收法等方法来检测。然而,由于缺乏合适的检测手段,导致测试数据与实际 氮氧化物浓度存在偏差。此外,一些检测单位对检测方法的选取存在着随机性,没有对检测方法的适用性、灵敏性和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导致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3.仪器设备管理问题
首先,部分检测单位对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不够重视,导致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老化、损坏或精度下降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还可能对检测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其次,一些检测单位在仪器设备的校准和检定方面存在不足。校准和检定是确保仪器设备准确性的重要手段,但部分单位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校准和检定,导致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偏差。最后,还有一些检测单位在仪器设备的选购和使用方面存在不合理之处,如选购的设备不符合检测需求、使用不当导致设备损坏等。
2.4.检测现场管理问题
首先,现场环境的复杂性给检测工作带来了挑战。废气排放现场往往存在着高温、高压、高湿等恶劣条件,这些条件不仅增加了检测人员的操作难度,还可能对检测设备的性能产生影响,从而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其次,现场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也是一个突出问题。在废气检测过程中,由于涉及有毒有害气体的采集和处理,如果现场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极易发生安全事故,不仅威胁到检测人员的生命安全,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此外,现场检测流程的不规范也是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检测单位在现场检测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操作流程和标准,导致检测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随意性和主观性,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解决环境污染源中废气检测问题的对策
3.1.定期开展检测培训,提高检测人员的能力
首先,要对检测人员进行培训,让检测人员了解废气检测的基本原理及方法,了解检测仪器的使用情况。其次,在废气检测技术发展的同时,要对废气检测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使其对最新的检测技术及仪器有一定的了解,并对其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提高检测的精度与效率。最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污染物,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测训练,以保证检测人员能针对不同污染源的特性,选用适当的处理方法。
3.2.依据具体污染特性,合理选用检测技术
由于废气中含有多种不同的污染物,其检测方法和检测工艺也不尽一致,因此,环境检测部门应根据不同的污染物特性,选择合适的检测手段。对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需要使用先进的光谱技术和定电位检测方法。这些技术灵敏度高、精密度高,能精确检测废气的浓度。针对有机化合物的特点,选择气相色谱法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对复杂有机物进行快速、准确的分离和定量。对于大气中的微粒,可以使用传统的称重法和光学方法,通过使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电镜等方法来精确测定微粒的含量和粒度分布。
3.3.完善设备管理制度,加强设备更新维护
要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就需要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第一,建立设备采购、使用、维护及校准全过程控制体系,确保采购设备符合相关法规、标准;第二,要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校准与保养,确保检测设备的准确性与灵敏度;对于常用的检测设备,如气体分析仪和微粒采样器,应根据使用频率和设备的性能参数,制定相应的校准和维护方案,避免设备的老化和故障对检测的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
3.4.完善现场管理制度,严控现场工作环境
首先,要严格地管理好所处的环境状况。由于现场的温度、湿度和风速等都会对检测的结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需要对检测场地的环境状况进行严格的监控,将外部的各种干扰降到最低。其次,要确保检测仪器能够准确反映出废气的真实排放情况,检测场地内的仪器布置应满足一定的条件。避免放置在易受风及其它因素影响之处,以保持其良好的状态。最后,环境检测部门还应加强对现场作业人员的标准化管理,确保作业人员能够根据标准化的工作流程操作,将人为失误降到最低。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环境污染源中的废气检测在保障环境质量和人民健康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当前废气检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改进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环境污染挑战,建设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焦金玲,韩超,余宏涛.污染源废气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当代化工研究,2023(07):43-45.
[2]张翠菊.环境空气和废气样品采集细节问题探讨[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2):88-89.
[3]张宁.环境污染源中废气监测的流程及质量控制[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19):45-47.
[4]李姝.对环境污染源中废气监测问题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1):124-125.
[5]江璐,徐新宏.环境中污染源废气检测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J].云南化工,2019,46(1):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