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路桥试验检测中的平整度检测方法探究

作者

孔令曦 徐大卫 牛连杰

淄博路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6100;山东鲁中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086

引言

在道路桥梁项目建设过程中,路基路面平整度是衡量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通过开展平整度检测能够了解工程施工成果,及时发现质量难题,合理进行整改,以此推动路桥建设质量得到提升。但由于当前对于路桥平整度的试验检测方法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如何选择最佳检测方式成为相关单位及人员重点考虑的难题。

1 平整度检测技术概述

作为衡量道路表面质量的关键指标,平整度是通过规定的标准量程,对道路表面的凹凸情况进行间断或连续量测所得出的不平整程度的量化表示。这一指标反映了道路表面的几何形态,且与路面各结构层次的平整度状况紧密相连。在公路工程中,从路基到路面,每一结构层次的平整效果都会累积并最终体现在路面上,形成整体的平整度表现。路面的平整度对公路使用性能有着深远影响。不平整的路面会增大行车阻力,增加燃油消耗,并会引起车辆的附加振动,加速车辆零部件磨损。更为严重的是,路面平整度不佳会对行车安全构成威胁,因为车辆在不平整的路面上行驶时,操控稳定性会受到影响,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在公路工程施工和养护期间,检测与评定平整度占据重要地位。各级质量管理部门在公路路面质量控制环节中,要将平整度作为检测指标,基于科学的检测方法和严格的评定标准,保证路面平整度与设计要求相符合,在保证公路使用性能和车辆行驶安全的同时,提升公路交通整体服务水平。在具体检测环节中,综合使用三米直尺、连续式平整度仪、车载式颠簸累积仪等专业的检测设备和仪器,提高平整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质量。专业的检测设备和仪器可以对路面凹凸情况作出客观的评定,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检测人员在检测期间,结合专业知识和操作工具,准确地分析检测结果,并按照评定标准客观、公正地评价路面平整度。

2 路桥试验检测中的平整度检测方法

2.1 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在路桥工程的平整度试验检测中,需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第一,采用 3m 直尺法检测简单易行,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在操作时,将 3m 直尺置于测量表面,观察直尺与路面间的间隙,同时使用塞尺测量最大缝隙高度,精确到 0.2mm ,以直观反映路面的局部平整度情况。第二,连续式平整度仪法,适用于长距离、连续的平整度测量。通过机械或激光传感器连续采集路面高程数据,可自动计算平整度指数,提供全面的平整度信息,适用于工程质量验收和路况评估。第三,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法,通过测量车辆在路面上行驶时的颠簸情况,可评估平整度,适用于快速评估道路行驶舒适性,特别是高速公路和长距离道路的检测。

2.2 确定测试位置和频率

路桥工程的平整度试验检测中测试位置和频率的确定,关系着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工程的整体质量评估效果。第一,测试位置的确定。根据施工需要,在关键施工段或疑似质量问题区域实施单杆检测。需从头到尾连续测量,通常每 10 尺(约 )作为一个测量单元,以保证全面评估路面状况。针对旧路面已形成车辙的区域,需选取车辙的中间位置作为测量点,以准确反映车辙对平整度的影响。第二,测试频率的确定。根据工程规模、施工进度和质量要求来设定测试频率。对于大规模的路桥工程,建议至少每季度开展一次全面的平整度检测。在施工过程中,若遇到关键施工节点或质量控制的重点阶段,需适当增大检测频率,以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问题。对已投入使用的道路桥梁,也需定期检测,确保每年至少开展 1 次全面的平整度评估,保证路桥的安全和舒适性。

2.3 准确记录和处理数据

路桥程的平整度试验检测中,准确记录和处理数据是保证检测结果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关键环节。第一,在检测过程中,需要详细记录每个测量点的数据,包括测量位置、时间、天气条件等,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同时,使用精确的测量工具,如 3m 直尺和塞尺等,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记录数据时,要避免人为误差,如读数错误或记录笔误等。第二,在处理数据时,首先,要筛选并剔除异常数据,以免其对整体结果造成不良影响;其次,计算筛选后的数据,包括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指标,以全面评估路面的平整度状况;最后,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为后续维护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3 路桥平整度控制措施

3.1 保障路基填筑质量

保障路基填筑质量是提高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基础,只有路基的压实度、平整度、弯沉值等指标满足要求,才能在后续的基层及面层施工过程中有效保障各结构层的平整度。对于天然压实度及承载力不满足要求的地基,需要通过换填、复合地基等方式进行处理;对于含水率过大的软弱地基,需要采用砂井、沙袋及塑料板排水。路基填料的含水率要满足含水率要求,确保路基压实度达标,对于含水量过大的填料,需要翻晒、掺加水泥等外加剂,进行改良处理。

3.2 保障基层施工质量

基层施工应保障压实度及平整度满足要求,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为路面施工提供良好的基础。基层应采用多台设备全断面摊铺,将间距控制在10m 左右,注意控制横坡,以满足平整度及横向排水的需求。应提高基层混合料的稳定性,避免出现离析现象,影响基层施工质量。

3.3 保障面层施工质量

(1)严格把控原材料。严禁选用风化程度高、含水率大、易压碎的骨料;严格控制施工配合比,根据路面试验段施工效果,及时优化施工配合比,力求达到最佳压实度,使平整度满足规范要求。(2)严格把控沥青混合料。应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并做好保温措施,避免因到达施工现场时温度过低,无法达到最佳压实效果。运输过程中应遮盖车厢,避免沥青混合料被污染,运输车辆应控制车速、匀速行驶,防止过度颠簸,避免出现固结、离析等现象。(3)严格控制沥青摊铺质量。在摊铺沥青前,需要对基层进行全面清理,混合料到场温度不宜过低,控制好摊铺速率( 1~ 4m/min ),每台摊铺机单次摊铺宽度应小于 9m ,防止布料器过长导致沥青混合料离析。摊铺过程中,熨平板应与沥青面保持垂直,防止在摊铺过程中发生摆动。当沥青面层之间需要搭接时,应确保搭接宽度满足要求。(4)严格控制沥青碾压质量。碾压设备应匀速行驶,行驶速度过快,会导致沥青混合料未完全压实,压路机产生的轮迹会影响平整度;行驶速度过慢,会导致沥青混合料在碾压完成前就已冷却,路面出现局部凸起。压路机的运行路线及碾压方法不对,会导致沥青混合料内部温度不均匀,压实效果差。碾压过程中采用多台碾压设备,避免采用单台压路机导致沥青路面出现纵向推移与横向裂纹。随时检查碾压效果,出现问题应及时进行调整。

结束语

随着当前路桥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无论是新建路面还是改扩建路面均需要对平整度进行试验检测,以保障施工质量,提升路桥通车效果。而对于平整度检测方法的合理运用至关重要,具有准确度高、可靠性强等优势,为相关施工活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保障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切实提升路桥建设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扬.道路桥梁试验检测技术要点及应用研究[J].交通科技与管理,2024(21):127-129.

[2] 彭 刚 . 路 桥 施 工 中 平 整 度 作 用 因 素 及 优 化 [J]. 汽 车 周刊,2024(11):96-98.

[3]许锦鹏,李章珍,高晨扬.沥青路面平整度作用因素及控制方案[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24(03):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