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造价控制体系构建研究

作者

郭一辰 王玉玺 杨焱

山东鲁中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086

引言

随着水利工程行业的迅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如何高效控制工程造价,合理分配和使用建设资金,提高投资效益,已成为业界广泛关注并亟须解决的议题。

1 全过程造价控制对水利工程管理的意义

首先在项目的规划与设计阶段,通过对总投资额进行科学的测算和确定以及对各项支出的详细排列,可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为各项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并在整个建设周期中得到合理的资金分配和使用,从而保证施工过程中资金流畅、开支合理,防止出现因存在资金缺口而导致施工进度延迟等不利影响。其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原计划之外的变化情况,给工程造价带来了很大的变动。然而,通过应用全过程造价控制手段,可以针对这些变量情况制定相应的调整方案,监察变更价值的真实性、公正性以及经济性,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2 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造价控制体系构建

2.1 优化专项规范管理体系

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造价控制体系的高效运行,虽然能够对项目建设效益实现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推动水利建设事业水平不断提升,但是从工程项目建设实践出发,在实际运行中依然会出现诸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必须完善造价专项规范管理体系,要求各个参与主体都能够严格依照相应的规范要求,从阶段性造价控制目标出发,深入做好整体造价管理,确保造价控制活动有序推进。专项管理应当涵盖投资估算、设计概预算、设计变更、投标清标、工程签证管理、现场跟踪审计、竣工结算等多个方面,结合水利工程项目具体类型,明确在具体工程项目施工中应当达到的技术深度、应当完成的基础资料清单等,为各个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规范依据,以此推动造价管理工作朝着规范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2.2 投资决策阶段

基于项目定位及市场需求,开展多维度的可行性论证,重点评估建设规模、功能配置、技术标准与经济效益的匹配性,同时开展市场调研、区域经济分析、对标同类项目,明确投资方向与成本约束条件,形成精准的投资估算框架。依据国家定额标准、区域材料价格指数及行业经验数据,采用生产能力指数法、比例估算法等科学方法编制投资估算,预留合理的预备费以应对地质条件、政策调整等不确定性风险。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确保估算覆盖全生命周期成本;构建多部门协同评审机制,组织技术、经济、法律等专家对方案进行联合论证,重点审查技术可行性、成本合理性与资金筹措计划。

2.3 设计阶段的应用

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应通过精准的初步预算编制和可行性分析来保障设计方案的经济合理性。在具体操作中,造价管理团队应结合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将设计方案转化为数字化模型,进行虚拟建造和成本分析。在此过程中,造价团队可利用 BIM 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成本估算,识别潜在的设计优化空间。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还应通过对设计变更和细节优化的控制,防止不必要的费用浪费。在设计过程中,水利设计往往会经历多次修改和调整,每一次的设计变更都可能带来额外的费用。因此造价管理团队需要在设计变更的每一阶段都进行精确的成本估算和风险预测,评估变更对项目造价的具体影响。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造价团队可以通过量化水利面积、结构尺寸等设计细节的变化,提前预判其对施工成本的影响,并与设计团队密切沟通,避免不必要的设计调整。在设计方案修改的过程中,造价管理团队应运用“设计变更成本分析法”,量化每一项变更的经济影响,并提供合理化建议,确保设计过程中避免因频繁变更而导致的预算超支或资源浪费。

2.4 招投标阶段

作为工程项目前期奠定造价基础的重要工作,招标控制价的编制应充分理解现行的行业标准和规范以及相关政策文件;然后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结合各个方面的相关要素,编制科学合理的招标控制价,并保证工程量清单和定额等内容与实际相符,从而在招投标阶段确保造价的管理和控制在合理可控的范围内,以避免后期工程建设出现额外的费用和纠纷。对投标文件进行经济性审查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有助于对各个承包商投标报价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从而为选择最佳的投标者提供参考。在招投标阶段,也要注重对施工单位的资质、信誉等方面的审查,需保证所选承包商有能力、有信誉完成工程。建立完善的招投标管理体系,明确各方面的职责与权利,规范招投标程序,增强招投标过程的透明度与公正性,可为水利项目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2.5 施工阶段

(1)变更管理。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建立健全变更审批制度。任何变更都应经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协商确定,并履行相关审批手续。变更前要充分评估对造价的影响,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变更。(2)工程计量与支付。按照合同约定的计量规则和支付程序,准确计量已完工程量,及时支付工程进度款。同时,加强对施工单位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确保资金专款专用,防止资金挪用导致工程进度延误或质量问题。例如,监理单位每月定期对施工单位上报的工程量进行现场核实,建设单位根据监理单位审核结果支付工程进度款,有效控制了工程造价和工程进度。(3)施工现场造价控制。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返工浪费。同时,严格控制施工材料的采购、验收、保管和使用,降低材料损耗率。例如,在某高层水利施工中,通过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垂直运输设备和施工人员,减少了塔吊等待时间和人工窝工现象;加强对钢筋、水泥等主要材料的管理,实行限额领料制度,有效降低了材料成本,从而控制了工程造价。

2.6 竣工阶段

在工程竣工阶段,工程成本控制是确保项目整体预算与实际成本支出之间精准关系的关键环节。通过精细的预算编制和全面的成本控制,项目能够实现预算内完成并按时按质交付。除了直观地反映每一项造价预算与实际成本支出之间的关系外,还需要密切关注水利规模、施工工期等因素。项目管理者在进行竣工阶段的工程成本控制时,应严格按照水利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控制要求,并加强对施工材料、人力资源和机械设备等成本信息的监管。此外,在动态追踪和管控项目支出、收益等成本信息方面也至关重要。充分了解生产资料、文件及相关信息,并根据具体的成本控制准则科学编制报告,详细记录水利全过程中有关经验和教训。

结语

水利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要求企业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和敏锐性,及时发现并有效应对潜在的风险。在水利工程项目实践中,企业应将这些理论成果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指南,不断优化和完善造价风险管理体系。同时,应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新的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技术革新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石雪强.水利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与管理方法探析[J].珠江水运,2024(8):99-101.

[2]张亚杰.水利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探析[J].内蒙古水利,2023(7):71-72.

[3]王菲.水利工程造价全过程的控制管理要点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5):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