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药理学课程对高职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
王翠竹
吉林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省吉林市 132000
摘要:本研究探讨护理药理学课程对高职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提升作用,围绕理论与实践衔接、风险意识培养及沟通能力发展展开分析,并提出情景模拟教学、案例驱动学习和多元评估体系的优化策略。研究发现,情景模拟强化了护生应对复杂临床情境的能力;案例驱动学习促进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深度融合;多元评估体系全面考核护生的学习效果,推动知识向实践能力的有效转化。通过优化课程设计与教学方式,护理药理学课程为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也为高职护理教育改革提供了参考路径。本研究为培养符合现代医疗需求的护理人才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护理药理学课程;高职护生;临床实践能力
引言
护理药理学是高职护理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药物作用机制、用药安全性及护理干预等知识的掌握能力。这些知识在临床实践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药物管理、用药指导及患者教育等环节。随着医疗护理的精细化发展,临床实践能力已成为高职护生职业能力的重要衡量标准。然而,当前护理药理学课程的教学设计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使得护生在面对复杂临床情境时可能缺乏足够的药理学知识支持。
1护理药理学课程对高职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
1.1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衔接
护理药理学课程为高职护生提供更加系统的药物知识,主要包含药理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及禁忌症等。然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相关的理论知识只有被有效转化为实践能力,才能能够进一步发挥作用。药物作用机制的理解能够更加有效的帮助护生在护理操作中准确评估患者的用药反应。例如,在监测患者使用降压药物时,护生不仅需要更加充分的关注血压数值的变化,还需要能够结合药物作用时间预测药效峰值,以此为基础调整护理计划。相应的理论与实践的衔接,需要通过情景模拟、案例教学等手段加以强化。此外,药理学知识还能更加充分的提升护生对药物组合使用的判断力,有效的规避药物间相互作用引发的不良后果。课程中加入临床案例分析环节,使护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在真实情境中的应用,从而建立知识与实践的桥梁,进一步促进职业能力的全面发展。
1.2风险意识的培养
药物的使用伴随着一定的风险,高职护生在临床中具有着识别和预防用药风险的重要职责。护理药理学课程通过教学,确保实际的学生了解药物相关风险的来源及其应对策略。例如,患者在静脉输注抗生素时,可能出现过敏性反应甚至休克等各种问题,这要求护生具备快速识别并采取应急措施的能力。药理学课程中,依托于设置药物过敏反应处理的实训环节,确保学生在模拟环境中体验如何判断、应对用药风险,这种教学模式大幅度提升护生的风险意识。此外,课程中对特殊人群用药的教学,如老年人、孕妇和儿童的药物剂量调整,也进一步强化学生在临床工作中的敏感性和责任感。药理学课程不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也凭借风险案例的呈现,培养护生在复杂护理情境中的冷静与专业判断。
1.3沟通能力的提升
护理药理学课程在培养护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也能够为医患沟通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支持。用药教育是护生与患者沟通的重要环节,依托于合理解释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护生能够缓解患者的疑虑,进一步增强其对治疗的信任。例如,当患者对抗癌药物的强烈不良反应表现出抵触情绪时,护生能够有效的运用药理学知识,向患者说明药物对病情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护理手段减轻不适感。课程中依托于角色扮演和情景对话训练,护生在模拟场景中练习与不同类型患者沟通的技巧。此外,药理学课程还更加重视培养护生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将复杂药物信息传递给患者的能力,这能够提升医患沟通的效率,也大幅度强化患者的依从性与护理质量。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良好的沟通能力已经成为护生综合职业素养的重要体现。
2护理药理学课程提升高职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策略
2.1强化情景模拟教学
依托于仿真医疗环境,学生能够在接近真实的条件下进行药物护理操作。例如,模拟高血压患者因突然停药引发急性并发症的场景,护生需要进一步根据药理知识分析原因并立即采取干预措施。在相应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熟悉药物的作用机制,还需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判断和决策。情景模拟教学的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提供允许学生犯错和总结经验的安全空间,从而大幅度减少实际临床操作中的失误。与此同时,这种教学方式还能更加充分的帮助护生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因为许多模拟案例需要多个角色的配合完成。课程设计中融入相应的场景化教学,不仅使理论知识更加具象化,还能进一步帮助护生更快适应临床复杂环境,充分的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2.2注重案例驱动学习
护理药理学课程通过案例驱动学习,能够有效帮助高职护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护理情境。一个经典的教学案例可能涉及糖尿病患者的用药管理,其中包含药物种类、剂量调整和不良反应监测等内容。通过分析案例,学生可以深入理解药物的实际应用流程,同时也能提高对复杂问题的思维能力。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要求护生熟练掌握药理学基础知识,还需要他们从患者的具体情况出发,综合考虑药物治疗方案的合理性。案例驱动学习还特别适合培养护生的批判性思维,因为他们在讨论中需要不断提出假设、分析问题并验证结论。此外,课程中引入不同类型的案例,例如慢性病管理或急性药物中毒处理,可以让护生获得更广泛的实践视角。通过这种方式,案例驱动学习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技能的过程变得更加自然和高效。
2.3建立多元评估体系
单一的考试形式难以全面评估护生的药理学学习效果,因此,构建多元评估体系成为提升临床实践能力的关键策略之一。这种体系可以结合理论考试、实践操作考核和综合情景测试,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临床应用能力。例如,实践考核中设计一项静脉输液的模拟任务,护生需要正确选择药物、计算剂量并完成输液过程,同时解释药物作用和潜在风险。综合情景测试则可以将学生置于复杂的临床案例中,例如一个患者因多种药物联合使用而出现不良反应的场景,评估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多元评估体系还应注重过程性评价,通过日常学习表现和课堂讨论参与度反映学生的进步。这样,不仅能提高评估的全面性,还能激励护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提升上保持均衡发展。
结语
护理药理学课程在高职护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强化情景模拟教学,护生能够在接近真实的环境中熟练掌握药物护理操作;案例驱动学习则有效促进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深度融合,提升了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多元评估体系的建立,进一步完善了学习效果的全面考核,推动了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上述策略共同构建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体系,不仅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更为高职护生适应现代护理需求奠定了坚实基础。这种系统性的优化,为护理教育的实践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助力培养更高质量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逯凤肖. 高职护理药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大学,2021(32):74-76. DOI:10.3969/j.issn.1673-7164.2021.32.023.
[2] 刘玲,李德英,李胜,等.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护理药理学实践教学的探索研究[J]. 科技视界,2020(7):12-13.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20.07.005.
[3] 张欢欢,罗瑞,彭小珊.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方法及发展研究[J]. 科学咨询,2020(23):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