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考虑疲劳损伤的工程机械关键部件寿命评估方法研究

作者

张磊

身份证:12010719881003571X

工程机械广泛应用于各建设领域,其关键部件在交变载荷下易产生疲劳损伤,是导致失效的主要原因。传统寿命评估方法多基于经验或静态分析,未充分考虑疲劳影响,结果偏差较大。因此,研究考虑疲劳损伤的寿命评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可提高评估精度,优化维护计划,避免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提升设备可靠性与设计水平。

一、疲劳损伤机理分析

1. 疲劳损伤的基本概念

疲劳损伤是指材料或构件在交变载荷作用下,由于微观结构的变化和裂纹的萌生、扩展,最终导致失效的过程。在工程机械中,关键部件所承受的载荷往往是复杂多变的,包括拉伸、压缩、弯曲、扭转等多种形式。这些交变载荷会使部件内部产生应力集中,导致材料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如晶粒变形、位错运动等。随着载荷循环次数的增加,微观结构的损伤逐渐积累,最终形成裂纹。裂纹在交变载荷的继续作用下不断扩展,当裂纹扩展到一定程度时,部件就会发生失效。疲劳损伤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发展速度与载荷的大小、频率、波形以及材料的特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2. 影响疲劳损伤的因素

影响工程机械关键部件疲劳损伤的因素众多。载荷谱是影响疲劳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工程工况会使部件承受不同的载荷谱,包括载荷的幅值、频率和分布等。例如,在矿山开采中,装载机的工作装置需要频繁地进行铲装和卸载作业,承受的载荷幅值较大且变化频繁;而在道路施工中,压路机的振动轮则主要承受高频、小幅值的振动载荷。材料的特性也对疲劳损伤有着重要影响。材料的强度、韧性、硬度等性能指标决定了其抵抗疲劳损伤的能力。部件的几何形状、表面质量、制造工艺等因素也会影响疲劳损伤的发展。例如,部件表面的粗糙度、加工缺陷等会导致应力集中,加速裂纹的萌生和扩展。

3. 疲劳损伤的累积理论

为了描述疲劳损伤的累积过程,学者们提出了多种疲劳损伤累积理论。其中,Miner 线性累积损伤理论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该理论认为,材料在交变载荷作用下的疲劳损伤是线性累积的,即每一级载荷引起的损伤与该级载荷下的疲劳寿命成反比。当各级载荷引起的损伤之和达到 1 时,材料就会发生疲劳失效。然而,Miner 线性累积损伤理论没有考虑载荷顺序和载荷相互作用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后来,学者们又提出了一些非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如 Corten-Dolan 理论、Manson-Halford理论等,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载荷顺序和载荷相互作用的影响,提高了疲劳损伤评估的准确性。

二、考虑疲劳损伤的寿命评估方法

1. 基于实验的寿命评估方法

基于实验的寿命评估方法是通过对关键部件进行疲劳试验来获取其疲劳寿命数据。常用的疲劳试验方法包括实验室疲劳试验和现场实测疲劳试验。实验室疲劳试验可以在控制的条件下对部件进行加载,模拟实际工况下的载荷谱,从而准确地测量部件的疲劳寿命。现场实测疲劳试验则是在实际工程现场对部件进行监测,记录其实际承受的载荷谱和应力应变数据,然后通过数据分析来评估部件的疲劳寿命。基于实验的寿命评估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且对于一些大型复杂的工程机械关键部件,实验难度较大。

2. 基于数值模拟的寿命评估方法

基于数值模拟的寿命评估方法是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等工具,对关键部件进行力学分析和疲劳寿命预测。建立部件的三维模型,并对其进行网格划分。根据实际工况施加相应的载荷和边界条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部件内部的应力应变分布。结合疲劳损伤累积理论和材料的 S-N 曲线,预测部件的疲劳寿命。基于数值模拟的寿命评估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估部件的疲劳寿命,且可以对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和优化。但该方法的准确性依赖于模型的准确性和材料性能参数的可靠性。

3. 综合评估方法

为了充分发挥基于实验和基于数值模拟的寿命评估方法的优势,提高寿命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近年来出现了综合评估方法。综合评估方法是将实验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相结合,通过实验数据来验证和修正数值模拟模型,从而得到更为准确的寿命评估结果。例如,可以利用现场实测的应力应变数据来修正有限元模型中的载荷边界条件,提高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实验室疲劳试验获取材料的疲劳性能参数,为数值模拟提供可靠的输入数据。综合评估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的优势,减少评估误差,提高评估效率。

三、案例分析

1. 案例背景

以某型号装载机的工作装置为例,对考虑疲劳损伤的寿命评估方法进行验证。该装载机主要用于矿山开采作业,工作装置在作业过程中承受着复杂的交变载荷,容易产生疲劳损伤。为了准确评估工作装置的寿命,采用上述综合评估方法进行研究。

2. 寿命评估过程

对工作装置进行现场实测,记录其在实际作业过程中的载荷谱和应力应变数据。建立工作装置的有限元模型,根据实测的载荷谱施加相应的载荷和边界条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工作装置内部的应力应变分布。通过实验室疲劳试验获取工作装置材料的疲劳性能参数,结合 Miner 线性累积损伤理论,预测工作装置的疲劳寿命。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数值模拟模型进行修正和优化,得到更为准确的寿命评估结果。

3. 结果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得到了该装载机工作装置的疲劳寿命评估结果。结果表明,考虑疲劳损伤的综合评估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工作装置的寿命,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与传统的寿命评估方法相比,综合评估方法考虑了疲劳损伤的影响,提高了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对数值模拟模型的修正和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评估结果的精度。该案例验证了考虑疲劳损伤的工程机械关键部件寿命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结语

本文系统研究了考虑疲劳损伤的工程机械关键部件寿命评估方法,分析了疲劳损伤机理及主要影响因素,探讨了实验、数值模拟和综合评估等多种方法,并通过案例验证了综合评估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更准确反映实际寿命,为设备维护与设计优化提供依据。相比传统方法,综合评估结合实验与模拟数据,显著提升了评估精度。当前研究在疲劳累积理论和复杂工况模拟方面仍有不足。未来需深入研究疲劳微观机理,完善累积模型,提升实验与模拟技术,并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提高评估可靠性,促进工程机械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柠.石油机械关键零部件疲劳寿命预测与结构优化研究[J].进展,2024,(13):85-87.

[2]付高峰.纺织机械关键零部件的疲劳寿命预测与可靠性分析研究[J].纺织报告,2025,44(05):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