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港口航道工程地质条件对施工影响的研究

作者

谭站伶

黑龙江省港航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27

引言

港口航道工程作为内陆与海洋之间的关键桥梁,对国际贸易的推进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伴随我国沿海经济的迅猛增长,港口航道工程的建设规模持续增长,施工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地质因素对施工的限制日益明显。工程地质条件涵盖了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多种地质要素,如地形地貌、土壤岩性、水文地质状况、地质构造和不良地质现象等。这些要素相互影响,对施工的基础处理、结构稳固性、施工安全以及工程成本产生直接影响。深入分析港口航道工程地质条件对施工的影响,明确不同地质环境下的施工挑战,并制定相应的科学策略,对于提升施工质量、减少风险、保障工程顺利完成具有重大实际价值。

一、地形地貌对施工的影响

地形地貌是港口航道工程中首要考虑的地质要素,其特征直接影响施工区域的布局、施工设备的选用以及基础处理的挑战。在平原河流或河口地带,地形较为平坦,陆地宽广,便于施工区域的设计和施工设备的进入,土方挖掘和填充工作相对平衡,施工组织相对简单。然而,这些地区通常有较厚的第四纪松散沉积层,容易引发地基沉降,需要加固地基,这增加了施工的复杂性。

山区河流或峡谷型港口航道工程中,地形起伏较大,岸坡陡峭,陆域面积狭窄,施工场地布置受限,大型设备进场和移动困难,材料运输成本显著增加。同时,陡峭的岸坡易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施工前需进行大规模的边坡治理,如设置挡土墙、抗滑桩等,不仅延长了施工周期,还提高了工程成本。此外,复杂的地形地貌会导致水流条件紊乱,在航道开挖过程中易出现局部冲刷现象,需采取护岸、导流等工程措施,确保施工期间的岸坡稳定。

二、岩土性质对施工的影响

岩土特性对港口航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方案至关重要,其物理力学特性直接决定了施工技术选型和结构的稳固性。土壤性质的差异在施工中的影响显著。例如,黏土因其较大的黏聚力和塑性而知名,但其渗透性较低。在遇到饱和黏土时,施工中可能出现挖土面坍塌、泥浆护壁难度增加等问题。这在沉井或地下连续墙等施工中尤为常见,可能导致孔洞变形和坍塌,影响施工质量。

砂土的颗粒组成较为松散,透水性强,抗剪强度较低,在地下水作用下易发生管涌、流砂等不良现象。在港口航道基坑开挖施工中,若基坑底部为砂土,当降水不当或围护结构止水效果不佳时,极易引发流砂,导致基坑失稳,危及施工安全。同时,砂土在振动荷载作用下易产生液化现象,对桩基施工和码头结构的稳定性构成威胁,需采取振冲碎石桩、挤密砂桩等措施提高地基抗液化能力。

三、水文地质条件对施工的影响

水文地质因素涵盖了地下水位的深浅、地下水种类、含水层特性和渗透率等,这些因素对港口航道工程的施工安全与经济效益有显著作用。地下水位的水平直接影响地基工程的排水难度及基坑的稳定性。如果地下水位偏高,在挖掘基坑时,地下水可能会沿着土壤孔隙或裂缝流入坑内,造成坑内积水,进而影响施工效率并提升边坡滑坡的风险。为了降低地下水位,通常会采取井点降水和管井降水等策略。设计降水计划时,必须考虑含水层的渗透率和厚度。

地下水的类型对施工也存在不同影响。潜水分布广泛,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影响显著,水位变化较大,在施工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水位动态,及时调整降水参数。承压水具有一定的水头压力,若基坑开挖深度穿过承压含水层顶板,可能引发突水事故,对施工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需通过计算确定降压井的数量和深度,确保承压水水头低于基坑底面。

四、地质构造对施工的影响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产物,包括断层、褶皱、节理等,其分布与特征对港口航道工程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深远影响。断层是最常见的地质构造之一,对施工的危害较大。活动性断层可能在施工期间或工程运营阶段发生位移,导致工程结构开裂、变形甚至破坏,因此在工程选址和线路规划时应尽量避开活动性断层。若无法避开,需对断层进行详细勘察,了解断层的规模、产状和活动性,施工中采取跨越、避让或加固等措施,如采用桩基穿越断层破碎带,确保基础的稳定性。

非活动性断层的破碎带往往由松散的破碎岩块和黏土组成,承载力低,透水性强,在基础施工中易出现坍塌、涌水等问题。在桩基施工穿过断层破碎带时,易发生卡钻、埋钻现象,影响成桩质量;在基坑开挖遇到断层破碎带时,需加强围护结构的止水和支护能力,采用注浆加固等方法提高破碎带的强度和完整性。

褶皱构造会使岩层产生弯曲变形,不同部位的岩层受力状态和完整性差异较大。在褶皱核部,岩层受挤压作用强烈,裂隙发育,岩石破碎,易发生坍塌和涌水,施工时需加强支护和降水措施。褶皱翼部岩层相对完整,但可能存在层间滑动现象,在边坡开挖中需关注岩层的倾向与边坡坡向的关系,若二者一致且倾角小于坡角,易发生顺层滑坡,需采取削坡减载、锚杆加固等措施。

结语

港口航道工程地质状况对施工活动的影响贯穿整个工程周期,包括地形特征、岩土特性、水文地质状况和地质结构等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这些因素为施工带来了众多挑战。对地质条件如何影响施工进行深入研究,并采取恰当的措施,对于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和经济性至关重要。通过强化地质调查、改进地基处理技术、合理选择施工手段和设备、以及加强施工监控等方法,可以显著减少地质因素对施工的负面影响,提升施工的效率和可靠性。随着勘探技术的提升和施工技术的革新,未来港口航道工程建设中应更深入地结合地质条件与施工技术,构建更加完善的地质与施工一体化管理体系,为工程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应关注环境保护,实现工程建设和生态保护的和谐发展,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达到生态与建设的双重胜利。

参考文献

1. 胡瑞杰, 王洪岩, 刘立国. 港口航道工程地质条件对施工影响及对策研究[J]. 水运工程, 2017, 42(5): 1-6.2. 刘建民, 赵永杰, 刘立国. 港口航道工程地质条件对施工的影响及防治措施[J].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16, 13(4): 67-72.3. 孙晓峰, 陈建平, 胡瑞杰. 港口航道工程地质条件对施工的影响及优化设计研究[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8, 18(2): 254-259.4. 张志勇, 李春生, 王晓东. 港口航道工程地质条件对施工的影响及防治技术研究[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9, 10(3): 1-5.5. 赵永杰, 刘建民, 孙晓峰. 港口航道工程地质条件对施工的影响及工程实例分析[J]. 建筑材料与装饰, 2017, 34(9): 35-38.